(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
“公共艺术”词源是根据德语“Offentlichkeit”(开放、公开)翻译为英语“The Public”(公众)和英语“Art”(艺术)的合成词,其含义为公众共同参与,在公共场合展示的艺术。它主要包括雕塑、壁画、绘画、建筑、工艺、瓷器等。根据国外、国内学者研究概括公共艺术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公共艺术是与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紧密相关;其二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公共空间的高级文化,是陈列于公共环境中的永久或暂时艺术品 ,具有美化环境、和艺术活动都可以称为是公共艺术。本文主要以中国地域为主,分析其公共艺术功能规定范围在传统与现在的价值取向。
公共艺术缘起于20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的崛起,尤其到了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出现大量的公共艺术作品,之后成立的美国共公事业局。为公共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公共艺术从生活的“奢侈品”改变为生活的艺术品,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公共艺术的本质,为20世纪城市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得到长足发展,公共艺术也逐渐融入我国市民生活中,成为一座座城市的重要文化载体,公共艺术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时代精神的再现。但是从学理和学科体系上说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也近十年兴盛起来,主要中国社会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以大多公共艺术的类型基本是私人化、小众化。解放后开放的私人场所出现的建筑、艺术、雕塑等艺术也大多具有等级分化、尊卑、礼仪制度等规范要求。而实际意义的公共艺术应具有公共性、大众性、参与性、场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公共性是与私人性相对的一个概念,公共性并不是指艺术作品被置于公共空间的简单含义,而是其作品的意义符合社会价值的认同和符合公民的道德伦理、审美情趣。殷双喜指出:“公共性代表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中的新的倾向,可以这样说,公共艺术所追求的主要不是艺术的效果而是社会的效果;公共艺术要解决的主要不是美化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它所强调的不是个人风格,而是最大限度地与深灰公众的沟通交流;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共享的关系。工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他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这段话说明公共性表现出人类公共空间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属性,体现出人类共生共存的价值再现。
现在公共艺术形式有别于传统艺术,主要表现在公共艺术强调大众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含义有二:一是大众参与艺术活动,提升了民众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二是通过大众的参与,提高公共艺术品质和城市艺术氛围,强化艺术与大众的沟通。
公共艺术的场域性可称为地方特色——或称民族性。主要是指作品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上应把自然环境与民族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艺术的语言传递真、善、美。在上海嘉定南大街幽静路上有一组有雕塑,其中有一位古代老学者身穿长衫,鼻子上架着一个圆花镜,一手拿着书,另一手背着,侧身聚精会神看着眼前一个现代穿着连衣裙的少女坐在椅子上,腿上放着手提电脑正在打字,对面就是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作品内涵深刻,表现作者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长衫老者表现的是传统,这正是当今中国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之际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再现。公共艺术的功能就是将先进的艺术意识、观念意识持续不断地浸润到全社会公民头脑思想中,不断提升人得全面发展进程,也是通过艺术家艺术实践,挖掘出公共艺术的当代价值。
艺术的社会性是指对社会的一种艺术干预,正如其他艺术品一样,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作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群体。它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的美学实践来提升和影响公众的公共生活。法国Fred Forest指出:“交流美学具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将我们在环境和世界的进化中感知到的原理,变换为艺术本身。这种功能不再展现的相互分离的物体中,而是展现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艺术——信息’的综合中。在这里,艺术被视为一种‘系统’,被知觉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一种不能被分割,或不能被简化成其他的各个相互分离的物质部分的整体”。从这段话我们可以解读出:首先,公共艺术是社会建构同时也是艺术实践的物质化,通过构思、设计、评议、制作而最后伫立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物,成为人们不得不看的城市文化内容;其次,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生产,所以有着明确的文化品质的要求和表现,标明作者特定环境中赋予特定的文化意蕴;。再次,公共艺术以物化方式塑造人的行为,这是将规定加于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并依此界定和规范人们的言行,也是公共艺术以介入公共空间的方式对人们生活进行“干预”的社会学方式。
我们的社会是由人来组成,人与人之间社会性特征就是共存共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承诺,更是社会实践。不论是远古的石刻艺术、祭祀神坛;还是现代的城市广场、市政中心、现代雕塑等公共艺术都承载一个民族共同价值取向,也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更承载着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注释:
1.孙振华、鲁虹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2.[美国]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1][美国]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孙振华、鲁虹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
[3][美国]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李永清编著《公共艺术》,南京,凤凰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