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卫生防疫战略应急力量的建设与思考

2013-01-27 16:32郭金鹏贾瑞忠袁正泉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公共卫生

郭金鹏,王 勇,贾瑞忠,袁正泉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军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增多,应对自然灾害事件、重大传染病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增强和提高,先后圆满完成了抗击SARS、阻击禽流感、防控甲型H1N1 流感、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奥运世博安保等卫生防疫保障任务。自2003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以来,经过结构调整和机构整合,初步建立了以解放军疾控中心为龙头、以战区疾控中心为骨干、以部队疾控机构为基础的三级疾控体系,军队疾控体系更趋合理[1]。2004年底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整体建设,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0年初,国家又在军队一、二级疾控机构组建成立了11 支国家级防疫救援队,卫生防疫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支撑条件全面更新。目前军队围绕疾控机构建立了三级卫生防疫应急处置体系,特别是依托解放军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预编建立了“三防”医学救援大队、野战防疫队、动物疫病应急处置队等国家和军队倚重的应急处置战略机动队伍。

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卫生防疫保障和应急处置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等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军队卫生防疫战略应急力量建设,组织协同军队各级卫生防疫应急机动力量,高效有序地保证各项卫生防疫应急任务的完成,已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战略层面的卫生防疫应急力量的能力建设和发展,阐释了笔者对军队卫生防疫战略应急力量的一些看法。

1 卫生防疫应急工作面临的问题

针对突发事件具有的特点,要求在事件发生后卫生防疫工作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进行响应,这就对应急队伍平时的应急准备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但军队各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在任务定位、建设、考评标准、运行机制和队伍训练等方面还存在漏洞或不足;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军-地之间以及军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组织指挥和协调机制不畅、任务分工不明确、队员现场处置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不平衡等问题。

1.1 任务定位模糊,各级防疫队伍职责分工不明确 目前,军队各级应急防疫队伍的组建在人员组成、装备配置和任务职能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没有形成战略-战役-战术层面合理的应急管理和工作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由于各种应急力量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协调机制,在应急工作中往往存在职责不清,导致战略级防疫队伍和基层防疫队伍都在开展同一层面的任务,难于协同作战,难以发挥高效的整体保障和处置作用。

1.2 应急管理薄弱,应急防疫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当前军队整个应急体系缺乏统一规划、监督和指导,卫生防疫应急体系内单位各自为政,不可避免地造成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资源配置上的浪费。应急卫生防疫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急信息网络化管理以及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另外,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偏少,队伍编组与应急处置岗位要求不完全适应,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员在职培训不规范,训练演练时间少,缺乏高水平、有影响的重量级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1.3 装备配置不齐,更新维护和人装结合不配套近年来,国家先后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卫生防疫应急队伍的装备建设,技术装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改善增加,但总体上还存在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试剂耗材补充和设备维护保养等服务保障措施未及时配套跟上,导致部分装备出现闲置不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应急装备科技含量的提高,增加了维护保养的条件,对操作者和维护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员装备的模块化运行机制还未建立,人装结合训练未能有效开展,致使能力建设与需求矛盾突出。

1.4 应急预案操作性差,应急难以有序进行 虽然军队各级应急队伍根据有关法规制订了数目不等、内容不一的应急预案,初步实现了行动有预案、处置有方案的效果,但总体来说现有预案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未经过检验,技术方案与装备、人员的结合性较差,不能体现专业力量建设人装结合的专业技术水平,未开展相应的公共事件卫生风险评估,缺乏标准的操作规程,专业化、标准化的建设内容欠缺,另外,也缺少实战检验和训练演练来修订完善预案。

2 提高卫生防疫战略应急力量能力的对策

军队卫生防疫战略应急力量不能只考虑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后如何开展现场处置,更要突出对卫生防疫应急管理的研究思考,要站在国家和军队战略角度,围绕应急组织管理和队伍能力建设两方面,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理论、现场流行病学、现场应急处置模式和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等应用性研究,加强常态化下的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和应急态下的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2.1 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2.1.1 建立顺畅的应急协调机制和指挥机制 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我们还沿用着分部门、分事件的分隔管理方式,面对复杂的突发事件处理时,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不够。应成立一个常设性且具有权威性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建立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和指挥机制,通过制订应急预案和计划对各级应急队伍的职责分工给予明确规定,以确保能及时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迅速处理。

2.1.2 建立联动通畅的信息化平台 在战略应急力量层面建立一个综合应急管理信息系统[2],该系统至少包括五大平台:网络通讯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应急联动平台、专题应急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且应充分考虑应急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和联动性,形成跨系统、跨部门的应急联动系统,这样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才能统一指挥、调度并协同处理。

2.1.3 建立常态化的协同训练演练 当前,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因此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训练演练要综合各种复杂因素,由战略应急力量和部门定期组织不同类别的应急队伍开展相互协同联动的训练演练,形成常态化。通过协同训练演练,不断修订完善相互协同联动的应急预案,使之更详细、实用,更接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对新的突发事件及时组织制订和修订标准。

2.2 应急队伍处置能力建设 军队卫生防疫战略应急队伍的组成、职能任务和地位决定了它是一支集组织协调、分析预警、决策咨询、专家指导和现场处置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战略力量,所以这支队伍在长远建设时应尤其注重提高公共卫生信息的分析预警能力、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能力、现场和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和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2.2.1 公共卫生信息分析预警能力 必须能够及时和实时了解掌握国家和军队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情况,可以从国家、军队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中得到相关信息资料,通过在各级卫生机构设立哨点医院或门诊部,开展有关疾病的症状监测和实验室化验,并通过建立的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对监测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判。除进行日常监测、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外,还要监测一些重大传染病的动态演化趋势和社会公共卫生的总体状态变化。开展对突发事件的主动监测并及时预警,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及其发展趋势,以便在早期及时发现隐患、及早确定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人们赢得一定的时机,及时制订、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

2.2.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执行现场应急处置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性强、综合能力要求高,各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流行病学专家进行分析判断,预防控制措施也需要流行病学专家参与制订。因此,现场流行病学应作为队伍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

2.2.3 现场和实验室快速检测能力 现场先进的快速检测手段应围绕机载、车载、便携三位一体的体系结构发展,国外先进国家现场检测装备大多实现了系列化、数字化、智能化、高可靠性,并朝着集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战略应急队伍今后现场侦检装备建设的目标。在实验室应急检测工作方面,应参与国家和组建军队的疾病检测诊断的网络实验室系统,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2.2.4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制订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预案和技术方案,通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岗位技能训练和实兵拉动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队伍对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力量的使用上应考虑三种方式的运用:一是集中展开,突击保障。当突发事件性质严重、发病率高,应急任务艰巨,队伍采取建制行动,对应急工作进行全方位开展并实施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二是专家指导,重点保障。当防疫形势复杂,出现或可能出现新发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就对卫生防疫保障的方法和措施提出新的要求。可根据任务的性质派出专家小组,实施疾病调查监测,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趋势,并为卫生防疫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三是模块支援,分类保障。队伍组成不同功能的模块化分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或保障区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侦检和采样、现场控制和卫生防疫指导等模块化任务,可同时保障多个方向的防疫任务。应急救援装备根据“现场便携装备、基地支援装备、后方保障装备”的需求分为一线、二线、三线装备,应急任务实行定人、定岗、定装,实现应急处置队伍的灵活组配、分级响应、多点支援、科学处置。

[1]方国恩.围绕主题主线积极创新发展努力开创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新局面[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1):1-4.

[2]贾继民,邱尔臣,李海龙,等.应急卫生防疫保障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8):911-912.

猜你喜欢
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公共卫生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