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风险及风险测度指标初探

2013-01-27 04:02:37郭斌
中国煤炭工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测度指标

文/郭斌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风险及风险测度指标初探

文/郭斌

国际化经营一般包括产品出口、海外投资和全球化资源配置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遭遇的挫折尚未上升到规律性来认识和把握。因此,对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风险及风险测度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风险

从风险来源看,在国际化经营中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包含以下几类:

1.政府风险。政府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资产被东道国政府没收,资金受到东道国政府的管制,当地的设施被破坏,歧视性的待遇,雇员受到伤害等。政府政策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价格控制,贸易限制,赋税增加,对利润汇回国内的限制等。宏观经济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筹资成本增加,企业收入与资源的分配产生不均衡资。

2.市场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东道国的消费者品位,市场需求状况,替代品、互补品情况,分销商的销售能力等。竞争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东道国的竞争者价格,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等。

3.技术风险。行业技术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技术领先优势的丧失,技术发展不成熟,技术革新过快的恶性循环等。研发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研发成本的增加,研发速度的滞后等。扩散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专有技术优势的丧失等。

4.管理风险。社会责任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环保问题,品牌资本等。投入物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正常生产的维持,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行为风险因素的影响领域:国际经营经验积累,员工价值观,行为差异等。

5.其他国内风险。我国外汇审批制度的影响领域:审批获得的额度少于企业预期,产生资金缺口。

二、企业国际化风险测度指标

1.国际风险测度的一级指标

国际风险测度的一级指标包括风险造成的影响、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可控性三种变量。

(1)风险造成的影响。国际风险是指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无法预期的商业交易结果的消极变化,它会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市场份额等变量造成影响。东道国的各种风险都会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其他经营目标,而且通常都是不利影响。

(2)风险的不确定性。任何国际风险都由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导致灾难转化为机会的可能性,这些结果都是不确定的。风险的不确定性会增加组织对外界应变失败的可能性,而且很难评估各项与决策方案相关的成本和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分为两个方面: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3)风险的可控性。对于跨国企业的管理者而言,风险控制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每一种风险都会造成公司绩效的不稳定性,但对每家公司的影响又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公司战略和财务决策所决定的公司风险暴露情况。管理者在感知到风险时,更倾向于试图控制不确定性的变量。

2.国际风险测度的二级指标

企业国际风险测度的三项决定因素,其中每项因素又包含了多项二级指标。

(1)“风险造成的影响”包含的二级指标。

①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程度。跨国经营企业面对与国内市场完全不同的国外市场,其生产要素的取得主要依赖于国外市场,而产品的销售也主要在国外市场。因此,国外市场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程度”这一指标可以明确地反映出某些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

②风险的影响范围。由于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变成了统一大市场,这使得风险虽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发生,但其影响波及的范围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可能很大。因此,有必要使用“风险的影响范围”这一指标来衡量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便于企业将关注点扩散开,并形成全面的防御体系。

③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盈利能力是体现公司财务状况最关键的指标,通常用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来衡量。公司的支出大于收入,长此以往企业将会出现资金枯竭,最终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因此跨国公司必须时刻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随时监测风险造成的影响。

④对公司成本费用的影响。成本费用是公司为维持日常经营,获取利润所发生的必要支出。通常用成本费用率来衡量公司成本费用的控制情况,成本费用率高,则利润率低。因此,控制成本费用,提高利润已成为跨国公司公司的管理重点。

⑤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对所负债务的综合承担能力,通常用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偿债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运行质量等。此外,企业还应关注汇率波动对企业外币借款、应付账款的影响。

⑥对公司存货、应收账款等管理能力的影响。存货、应收账款占用公司十分重要的营运资金,造成企业经营发生困难,甚至可造成企业停业或倒闭;如果营运资金过多,又可能使企业的资金成本上升,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下降。通常用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来衡量公司对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跨国公司的理财环境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要重点关注此类指标对风险的影响。

(2)“风险的不确定性”的二级指标。

①历史发生频率。这是衡量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风险往往被分为概率性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两类。而概率估计具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根据大量实验用统计方法计算的或根据概率的古典定义计算的概率值都是客观概率;而主观概率则是决策者对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作出主观估计,其概率值因决策者不同而不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可以凭借“历史发生频率”这一指标对风险作出初步判断。

②风险作用的时间。风险的发生往往具有长期积累并瞬间爆发的特点,而风险的作用却很难瞬间消失,因此跨国公司必须提前对风险可能作用的时间进行感知测评,或者压缩风险对公司产生作用的时间。

③引起其他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会遇到很多风险,而企业对某一类风险作出决策时,就会影响到对其他风险做出的决策,这体现了一种风险的变动会引起其他的风险,进而形成多种风险同时影响企业的决策。风险会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间传导,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之间的传递、扩散,跨国公司在感知和测评某一风险时尤其要注意风险的这种连带性。

(3)“风险的可控性”的二级指标。

①风险的可预测性。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可以判断出某种风险的发生概率,而风险的可测性为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跨国公司可以根据对风险的认识与估计,采取不同的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

②风险的可转移性。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若干技术与经济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式。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形式。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风险是否具有可转移性是公司对国际风险进行事前感知的重要部分。

③风险的可规避性。风险规避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即风险造成的可能损失很大或这种风险是纯粹风险而不是机会风险。风险主体有能力且有时间来规避风险是风险规避的主观条件。跨国公司在进入东道国市场经营时,主观上要简单地将风险分为可规避风险和不可规避风险两种。

④企业对风险的偏好。风险偏好是指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一般分为风险爱好型和风险厌恶型两种类型。不同的跨国企业管理者对国际风险的态度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风险相同时,会选择报酬高的项目;报酬相同时,会选择风险小的项目。但若风险较大报酬又高时,对项目的选择就要看报酬是否高到值得去冒险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这时风险偏好就会产生作用。

⑤企业的资源保证。为有效地预测和防范风险,实现控制风险的目标,企业必须给风险管理以资源上的保证,包括机制保证、人才保证和物质保证。跨国企业在感知国际风险的时候,对其强度的评估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企业自身资源保证的对比情况。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信建投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林伟丽)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测度指标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6:00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26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41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KPI与指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