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燕
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吴晓燕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不断老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维修养护工程量呈上升趋势,以往水管单位自行维修养护的模式已不适应工程管理的需要。因此,亟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符合维修养护实际的管理办法,用制度和办法约束、规范维修养护行为,严格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实现维修养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企业签订合同前,应对辖区内工程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掌握大量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确定本年度内需要维修养护的日常项目和专项工程项目,确定维修养护工期,为维修养护合同的签订奠定基础。签订合同时,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企业要严格按照上级颁发的维修养护合同文本进行,并对合同专用条款、需要维修养护的项目及工程量进行商讨,双方同意后签订维修养护合同,作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依据,禁止不平等合同条款的出现。
维修养护企业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维修养护职责,行使维修养护权力,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维修养护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将实际进度与合同工期相对照,发现滞后,适时采取措施,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实际进度与合同工期相吻合。水管单位及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掌握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情况。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质量实行水管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维修养护企业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维修养护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规范维修养护行为。监理单位健全质量控制体系,采取措施,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良性运行,及时检查维修养护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水管单位建立质量检查体系,并保证质量检查体系的运行,成立监督、检查小组,督促维修养护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项目建设各方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
(1)项目实施的现场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控制项目质量,完善项目实施程序及质量管理措施,认真落实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填写原始资料,做到原始资料真实、准确,与项目实施进度相一致,真实反映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各方的关系协调,搞好各阶段的质量控制,与进度、投资控制相结合,完善现场检查和验收程序,及时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维修养护企业应成立维修养护项目质量检查机构,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检查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质量标准,按照维修养护合同规定,认真履行各项检查、检测,填写原始记录,积极参与监理或水管单位组织的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水管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和维修养护合同,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维修养护企业加以整改,确保维修养护项目质量。主管单位适时进行检查、督促,促进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是保证项目实施质量的前提,因此,项目建设各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质量管理措施,控制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维修养护企业应制定维修养护检测、检查、人员管理、结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的行为,使之能够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和维修养护合同完成维修养护任务,确保维修养护质量。水管单位制定检查、验收等管理制度和办法,督促维修养护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和合同进行项目的实施,适时组织由项目建设各方参加的联合检查,发现问题责令维修养护企业整改。监理单位应协调好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企业之间的关系,按照监理合同和维修养护合同要求,及时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搞好项目质量抽查,控制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和安全,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管理是水管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战线长、门类多、项目小而多等特点,质量控制、工期控制、计量支付等工作难度较大。因此,水管单位应改革现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参照基本建设的招投标方法,参照监理的管理要求,强化施工合同管理,从而保证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210001)
(专栏编辑:顾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