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文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基建部,河北省邯郸市,056002)
传统的煤炭企业是耗能大户、污染大户,管理普遍比较粗放,节能减排的空间很大。煤炭企业应根据行业实际和自身特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履行社会责任,把节能减排当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建设安全生产保障程度高、资源利用率高、运行能耗低、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生态矿山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低碳矿山、生态矿山、绿色矿山,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煤炭企业应加强科技攻关,加快科技创新,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设备、新材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煤炭资源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煤炭属于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利用率,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应改进矿井设计,创新采煤方法,淘汰落后工艺,大力推广应用薄煤层开采和煤矸石井下充填。采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和井下充填新技术,对建筑物下煤层进行开采,对现有煤炭进行精细开采,不断提高煤炭回收率,降低煤炭开采对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一是实施技术攻关,复采边角煤。一些老矿,开采时间长,矿井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枯竭。与此同时,长期的开采过程中,大多形成数量巨大的边角煤残留资源。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煤炭企业应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实施技术攻关,把小煤窑破坏区域、采空区丢煤、阶段煤柱、残留煤柱以及地质水文损失等边角煤储量,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深挖资源潜力。二是利用煤矸石和超高水材料井下充填。利用煤矸石进行井下充填开采,减少预留煤柱,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并大幅度减轻地表塌陷,有效地保护地面建筑和农田,保护井下水资源;利用超高水材料井下充填技术,不但能解决采空区塌陷问题,而且能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具有发展潜质的充填开采技术。三是突破采煤禁区,开采薄煤层。薄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分布不均,加之断层多、顶板破碎等因素制约,开采难度大,成本较高。近年来,我国一些煤炭企业把薄煤层开采列为一项重点技术攻关课题,经过全力攻关,薄煤层开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作面资源回采率已经达到95%以上,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矿井水,传统的处理办法是将矿井水直接外排,不仅浪费了水资源,又破坏了土地。抓好矿井水的分级处理和综合利用是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一是建立矿井水净化处理站,对外排矿井水进行分级处理,用于电力生产、居民生活和矿区绿化,使矿井水变废为宝。二是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站,使矿区废水经处理净化后被循环再利用。三是建设风、水源热泵项目,利用井下水温差、电厂冷凝水余热和矿井乏风,为办公楼、宿舍、家属院提供冷热源,有效利用地热资源,做到了绿色、低碳的运行,充分体现产煤不烧煤的理念。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矸石。特别是一些老煤炭企业,矸石存量巨大。处理、利用好矸石已成为煤炭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之一。目前,可采取三种办法,对现有生产过程中的矸石进行处理。一是利用地形优势,在经过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的措施后,对矸石进行就地填埋;二是将矸石向老空区或煤柱进行充填,置换煤炭;三是积极联系矸石用户,变煤矿废物为发电、建筑等企业的原燃料。
煤炭企业是电力消耗大户,做好节约用电工作是节能减排的重头戏。一是改进用电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生产用电与居民生活用电系统进行分离,生活用电取消用电补贴,按政府电价实行统一收费。对生产用电,要完善计量与考核,制定切实、合理的用电计划和节电目标,将用电节电指标分解到每个区队、每个班组甚至每名职工,与经济收入挂钩,有效地调动了职工节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大避峰就谷力度。煤炭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调荷节电实施方案和措施,在保证矿井安全的前提下,将占原煤生产用电40%的矿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的大型设备使用,尽可能安排在夜班时间作业。将采掘生产班全部安排在中、夜班用电低谷期,尽可能避开用电高峰期。三是挖内增效。对耗电量大的生产设备安装电表,定期进行标准化计量,避免设备低效运转或空运转。对车间和工段的用电定期统计、分析和通报,节奖超罚。对临近报废、效率低的大功率设备按制度程序进行淘汰或升级改造。
煤炭企业通过实施锅炉烟气脱硫治理改造、焦炉煤气发电、供暖系统改造,以及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太阳能洗浴系统等,淘汰燃煤工业锅炉等老装备,更新高耗能设备,实施电机变频技术改造,安装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装置、高效节能灯等,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既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又可取得较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煤炭企业要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转变单一经营模式和粗放经营方式,确立并实施 “以煤为本,相关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搭建矿区闭合循环的产业链与产品链。
一些煤炭企业受地质条件影响,劣质煤产量占一定比例。由于劣质煤发热量低,过去只能低价处理,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甚的是矸石堆积、中煤填埋等处理方式大大污染了环境。为此,应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走煤电一体化道路,在煤矿建设坑口矸石电厂,从而消耗矸石、煤泥、劣质煤等,变煤矿的 “劣质”煤为电厂 “优质”电,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以延伸矿区闭合循环的产业链与产品链为指导方针,在充分利用劣质煤的同时,对优质煤也要进行循环规划。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焦化厂等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实现精深加工,将洗选后的精煤提供给焦化厂做原料,再将焦化厂生产的焦炭提供给钢铁行业做原料,既可提高本企业产品价值,又节省钢铁企业的原料成本,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链式生产、循环发展。
对在建的新矿区,规划之初就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设煤焦电化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包括煤矿、选煤、焦化、矸石发电、合成氨及尿素、水泥和铁路专用线等。整个产业链项目以煤矿为基础,煤矿生产的原煤经洗选后,精煤用于焦化厂炼焦;中煤、矸石、煤泥作为电厂发电的燃料;而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与石灰岩资源作为水泥项目的原料;焦化厂则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合成氨,合成氨成为钾盐和尿素的上游原料;水泥余热和电厂所发电能全部上网,除保证产业链项目自身用电外,还可为各项目提供生产所需的蒸汽,还可以解决产业链所在地的集中供热问题。产业链项目实施后可形成节能降耗、综合利用、优势互补、链环生产的循环经济格局。
在通过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同时,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考核奖惩等措施,落实责任,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组建节能减排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障。煤炭企业应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企业各相关职能部室负责人作为成员。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完善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责任链条,确保节能减排在煤炭企业每个环节、每个层次都有人抓、有人管,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圆满完成。
煤炭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节能减排规定,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把工作任务实化、量化,定期到企业各基层单位计量、检查、考核。同时,煤炭企业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凡完不成任务的,有关责任人给予免职或降职。把节能减排完成情况与领导班子年薪挂钩,与奖金福利待遇挂钩,完成任务好的给予物质奖励;完成不好的,降低年薪和奖金等待遇,有效调动煤炭企业各个层面、各个层次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煤炭企业要根据节能减排相关规定,根据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对计量管理办法、计量器具检定管理等规章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完善。建立健全计量器具台账,实行周期检定制度,配强、配精高素质统计人员,确保节能减排数据及时准确无误。同时,煤炭企业应自下而上健全节能减排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按要求如实填报节能减排统计报表,定期报送企业节能减排利用状况报告。
加强宣传教育是强化节能减排理念和意识的重要手段,只有让节能减排成为煤炭企业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节能减排才能持久、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应采取多种渠道,宣传节能减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措施,宣传普及节能减排常识和窍门等等,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煤炭企业在实施精煤战略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下大力气对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整治,建设绿色矿山,巩固节能减排成果,促进节能减排深化。
精煤战略的核心就是将开采出的原煤全部进选煤厂入洗,实现煤炭产品的洁净生产。通过改革传统洗煤工艺,采用跳汰加重介的新工艺等,使洗煤水做到厂内闭路循环,实现洗水零排放。不但有效地控制煤炭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而且将原煤全部入洗进行深加工,使原煤变成工业所需的适合煤种,既能提高售价,增加企业效益,而且可以有效改善煤炭消费地的环境质量。
煤炭企业应树立 “以人为本,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矿井防尘工作。通过实施通风系统降阻工程、增设防尘管路,对煤层进行注水等,形成完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式综合防尘管网,使煤层平均含水率上升,工作面平均全尘浓度降低, 改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
围绕建设园林式单位,绿化矿区、美化矿区。一是建立专职的矿区卫生清洁队伍,建公共美化工程,整修矿区道路、建筑物;二是对旧矸石山进行绿化,通过梯田平整,填土植树或复土造林,恢复生态;三是进行矿区绿化,增加矿区植树种草面积,凡是能种上草木的全部种上植物,建设园林式单位,绿化、美化矿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