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3-01-26 23:21
中国煤炭 2013年6期
关键词:煤矿因素基层

秦 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河南省郑州市,450002)

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煤炭行业肩负着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任务,同时煤炭行业又是高危行业,如何处理好扩大生产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党和政府对煤矿企业的要求以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大量的煤矿事故调查与统计研究发现,我国80%以上的煤矿事故直接或间接源于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这种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四大因素之首。因此研究我国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等有关内容对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1 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1.1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定义

目前我国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把人为造成的不安全行为称为“人因失误”。一般认为,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时用“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研究 “人—机—环”系统可靠性时用 “人因失误”更合适。在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中,大多数使用 “不安全行为”这个名词,而且虽然对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表述不同,但各定义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比较早而且较广泛使用的定义是博德所作的阐述,他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引发事故的行为和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

1.2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定义的分类

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有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之分。狭义的定义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基层员工的行为,比如井下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广义的定义则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员工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基层员工的行为 (如煤矿工人的错误操作),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领导阶层的行为 (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和不尽职行为)等。

也有学者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两大类。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煤矿员工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即将采取的行动违反了安全规程或可能引发事故,但仍然采取该行动;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煤矿员工无意之间直接做出的不安全行为,如习惯性行为、失误操作和无意识行为等。

2 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内容

我国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分析、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其中成因分析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早期研究方法一方面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一方面来源于实践观察和经验总结。比如曹庆仁和宋学锋于2006年在《经济管理》发表的 《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其管理途径》一文就借鉴了大量的外文资料。王应德、李丰军和魏相存于2007年在 《中国煤炭工业》发表的 《对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调查分析》一文则主要来源于实践观察和经验总结。

2.2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方法

由于早期的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归纳总结和理论推理,不能从数量上来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因此我国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开始逐渐出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比如郭彬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分析了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殷文韬和傅贵等人使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 (DEMATEL)确定了对煤矿企业员工行为安全有关键影响的因子群;李磊、田水承和邓军等人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分析了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李乃文和牛莉霞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矿工工作倦怠不仅直接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而且主要通过不安全心理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在这些实证研究中,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并广泛使用的权威性量表,基本上不同的研究使用的都是自编的不同量表,这导致各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大大降低。

虽然目前我国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趋于增多,但是在研究方法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居多,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比较少。由于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众多且相互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而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法是特别适合于系统中的某些元素集相互影响,每个元素又受其他元素影响和支配的复杂决策系统,因此在今后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中,使用ANP 是一种更加符合实际的方法。

同时,在影响不安全行为因素的研究中,有关于中介变量的研究,但还没有出现调节变量的研究,但是由于调节变量可以改变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强弱程度,可以为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更多的依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视对调节变量的研究。

3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分类

3.1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虽然关于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因素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分类比较杂乱,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并进行研究。比如把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因素分为内在因素 (员工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知识状态、组织忠诚心和工作努力程度)和外在因素 (工作环境、生产任务、安全规程、管理者和其他员工的行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并认为外在因素通过影响内在因素进而影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还有研究把影响因素分为基层个体因素(一线工人)、基层群体因素 (所在班组群体)和组织因素 (中高层管理人员);还有研究把影响因素分为员工个体因素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知识水平)、安全文化因素 (安全承诺、安全态度、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组织因素 (安全管理、领导因素、工作压力和应急水平)和环境因素 (温湿度因素、噪声因素、照明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

3.2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类

3.2.1 管理层因素 (组织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管理层因素 (组织因素)是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煤矿管理层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 (即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及身体力行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煤矿管理层尤其是高级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安全氛围 (组织内员工共同的对不安全行为的认知)。由于中层与高层管理行为一般具有团体意志,属于组织行为,因此也有学者把管理层因素概括为组织因素。

管理层因素不仅是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因素,也是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间接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影响到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都可以通过管理层的工作加以改变,使这些因素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降到最小。比如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身体状态、工作压力、工作节奏、工作现场环境、心理状态、接受的安全培训、组织承诺和激励机制都会对基层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如果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足够高,便可以通过增强基层员工安全培训,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减少工人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节奏,改善基层员工工作现场环境,提高员工使用的工具设备质量、关注员工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制定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来间接减少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另外班组长的领导能力、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也会直接影响其所在班组的安全氛围进而影响安全生产的质量。

3.2.2 基层员工自身的因素

基层员工自身因素是导致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煤矿基层员工是最易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体,容易导致基层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种。

(1)员工的心理因素。煤炭生产是在具有高度潜在危险性的环境中进行的,员工的心理状态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员工对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感知和判断,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很可能会导致工人做出错误的感知和判断,从而选择不正确的行为方式。与员工不安全行为有较大相关的因素有心理焦虑程度、冒险与侥幸心理、注意力集中程度、时间紧迫或紧急状态下的紧张心理程度、性格倾向、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等。

(2)员工的个体特征因素。不同的员工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几率也不同。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年龄、煤矿从业工龄、工作经验、婚恋状态、家庭状况、同事关系、身体状态和工作岗位等。

(3)员工的知识状态因素。员工的知识状态影响到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行为决策。与员工不安全行为有关的因素主要有教育程度、岗前教育情况、岗位培训情况、理解能力、适应能力、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等。

4 结论

(1)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干预应该从组织视角和煤矿基层员工视角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关于对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因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的视角虽然很多但主要包含于两大因素之中:一方面是组织因素,另一方面是煤矿基层员工因素。因此关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干预措施的研究应该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2)在影响因素中,有研究表明基层员工对组织的组织承诺程度对于基层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会造成影响,员工对组织的组织承诺度越高,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出现冲突时,考虑企业利益的可能性越大。而由于煤矿基层人员流动性大,因此煤矿企业更应该从基层员工的角度考虑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提高基层员工对煤矿企业的组织承诺度。

组织支持感是指员工对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并关心他们的利益的一种知觉和看法,是员工所感受到的来自组织方面的支持,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越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认真程度和努力程度就越高,越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有利组织行为和对组织的忠诚度。因此基层煤矿员工的组织支持感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增强基层煤矿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的角度来研究降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方法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内容。

(3)井下工作多是以班组的形式进行,班组人员的配置影响着整个班组的安全氛围,会形成不同的群体行为。因此应该禁止具有高发、易发危险行为特征的个体集中在一个班组,应该根据基层员工的心理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和知识状态因素对每个班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以防止形成班组的群体不安全氛围。

班组人员进行岗位安排时,要注意做到人岗匹配。一方面保证岗位职责与员工自身因素如心理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和知识状态因素相匹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岗位报酬要与员工的需要、动机以及岗位的性质相匹配。

(4)应该研究并推广一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量表,并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使用,以便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由于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更适合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间又相互影响的客观现实,因此可以成为今后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

[1] 田水承,郭彬彬,李树砖.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个体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 [J].煤矿安全,2011 (9)

[2] 陈红,祁慧,汪鸥等.中国煤矿重大事故中故意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 (8)

[3] 曹庆仁.浅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 (6)

[4] 李乃文,牛莉霞.矿工工作倦怠、不安全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模型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3)

[5] 郭彬彬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6] 梁振东.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7] 殷文韬,傅贵,张苏等.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1)

[8] 王萍,王汉斌,白云杰.煤矿人因瓦斯事故中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群及系统模型 [J] .生产力研究,2010 (4)

[9] 李磊,田水承,邓军等.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6)

[10] 辛广龙,史彦.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J].中国煤炭,2002 (11)

猜你喜欢
煤矿因素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解石三大因素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