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亚春 庄海茹 (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吉林 长春 130118)
20世纪末,我国以“未富先老”且快速老龄化的特征,急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各项社会养老措施尚不完善,社会尊老、爱老、赡养老人意识弱化,导致日益扩大的养老需求与现有的养老意识、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针对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危机,弘扬传统“孝道”,提升“善事父母”道德规范,对于建立尊老敬老的社会意识,提升社会养老水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的人口统计报告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 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 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先进国家的老龄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1〕。
1.1 老龄人口基数大且“超速老龄化”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的绝对数庞大,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口预期寿命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人们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生育率逐年降低。人口呈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发展态势,其结果是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持续攀高不下。根据预测:到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8%;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5%,中国将成为高度老年化的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比较缓慢,从成年型社会发展为老龄型社会普遍经历近百年时间,而我国完成这一转变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
1.2 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在6 000万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7.35%,而城镇为6.30%。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速度高于城市。这种趋势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加速了农村老龄化的速度。而农村社会养老处于制度缺失的状态,农村的快速老龄化,不但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而且,加剧了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
1.3 老龄化伴随高龄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养老、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将伴随高龄化的出现。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高龄化速度不断加快。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 400万人以上。高龄化的老人增多,意味着养老、医疗、陪护等保障费用的增加,赡养老人的压力增大。
1.4 “未富先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社会未进入富裕社会的情况下,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在一些老龄型国家与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在5 000美元以上,是在达到一定富裕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的。我国是在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养老和医疗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开始了老龄化进程,成为“未富先老”的国家。到上个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型社会时,人均GNP只有800美元。一系列经济上的制约,使我国的养老问题倍显严峻。
在家庭逐步向核心化模式转变,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同时,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各项社会养老措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将使养老现象日渐成为社会的突出矛盾,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2〕。
2.1 家庭的“核心化”弱化了养老功能 家庭养老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养老模式,并形成了一系列敬老养老的传统规范,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强大。随着社会的现代转型,社会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家庭的职能逐步向社会转移。尤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的人口规模减小,由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家庭中的成年主体生活压力大、工作繁重,照料老人的精力有限,难以更好地关注和赡养老人,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而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就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情况调查显示,95%以上的老年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即便是孤老和空巢老人,80%也宁可住在家中。居家养老具有很多社会养老机构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居家养老符合几千年来我国的养老传统,不会存在观念上和心理上的冲突;其次,居家养老延续了老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保持了既有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另外,也方便老人与家人的亲情互动,满足其精神和情感慰藉。老年人比率增加以及养老需求的增大,核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养老不再是个体的家庭问题,而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3〕。
2.2 社会养老功能尚不完善 随着现代核心家庭模式的形成,养老职能逐步向社会转移。但是,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惠及群体有限,保障层次较低,迎对老龄化到来的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从社会养老保障情况看,老龄化的结果是医疗、养老等赡养老人方面的费用增加,扩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整体需求。据2005年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在未来25年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状况,总缺口高达1.8万亿元,平均每年71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面对庞大老龄人口的出现,还不能实现对全体老年人的全面保障。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范围仅限城市中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而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基本上全部游离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外。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仍然是我国居民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完善的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善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考量我们社会文明程度与发展情况的试金石。
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看,社会养老机构容量有限,供养水平、服务层次以及服务种类都不能满足日渐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据统计,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过亿,而国家举办的福利机构1 364家,集体兴办的敬老院39 377个,合计供养人数为75.8万人。可见养老机构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发展规模。已经出现的各种养老机构,供养水平单一,对于老年人多种个性化的需求难以满足。
2.3 敬老、爱老、赡养老人意识弱化 家庭的核心化是导致养老功能弱化的客观因素,而敬老爱老、赡养老人意识淡薄是促使家庭和整个社会养老功能弱化的主观因素。每个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形成与之经济、政治相联系的道德准则,传统敬老、爱老、养老的“孝道”文化在我国几千年传统历史中曾是不变的道德规范。而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批判之后,“孝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因受到剧烈冲击而弱化。批判的同时未将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涵进行有效的继承,导致几千年来形成的“孝道”文化损失殆尽,“孝道”的道德约束力越来越低,“善事父母”这一人性中基本的感恩敬本情怀与行为都变得不再寻常。
在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来,现代家庭关系和伦理观念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孝文化,受经济理性影响以及西方价值观念冲击再次面临重重危机。家庭内部道德失范,无规则可循,不孝现象比比皆是。在儿女众多的家庭中老人无人赡养,相关的起诉案件越来越多;有些子女不但不赡养父母,虐待、打骂父母的现象频频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盘剥、肯老现象也日益突出;子女普遍疏于对老人精神上的关心,导致多数老年人对老年生活充满了不安和恐惧。这些不仅伤害了含辛茹苦的老人,破坏了家庭的温馨和睦,而且阻碍了社会的文明进程,还会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孝道”的弱化,老龄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会更加突出。社会老龄化本身加深了对传统孝道伦理的挑战;而孝道伦理的弱化又反过来加剧了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危机。针对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意识淡薄等现象,传承和弘扬“孝道”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的关键。
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快速转型,带来的家庭结构、社会关系、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并且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协同解决。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危机,养老模式正在向多元化方式转变。社会化养老虽然是一种新的养老选择,但不能就此忽视家庭的赡养义务,以及子女对老人身心的关爱,老年人的情感慰藉还主要来自家庭子女。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尊老、敬老、赡养老人,是每个社会个体以及社会整体应有的意识和无可推卸的责任。对老年人的供养观念、供养水平、供养层次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程度。针对目前整个社会的养老水平层次低,尊老、敬老、爱老意识淡薄的现状,弘扬传统“孝”文化中的合理内容,提升敬老、爱老、赡养老人道德约束,对于建立尊老敬老社会意识,提升社会养老水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孝道”是指一切有关“孝”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文化制度、规范准则等客观存在。它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道德意识和价值理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尊祖敬亲,对长辈的赡养与服从。“孝”是传统社会中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孝”是多层次的,最低层次是“能养”;最高层次是“恭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的实质是一种爱与敬、感恩与回报的情感规范,它不仅是道德之本,也是一切伦理教化之本。因此,“孝”具有多重社会规范功能。首先,“孝”是家庭成员间的伦理规范。家庭秩序正是形成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这些“孝道”伦理,对于和睦家庭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家庭伦理也逐步泛化为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孝”由家庭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由于“移孝为忠”,“孝道”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形成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我们既要传承传统“孝道”中的精华,也要摒弃其糟粕,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内容。“尊”、“亲”、“敬”、“养”就是“孝”文化中的传统美德〔4〕。
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的客观要求。“孝道”的实质就是感恩敬本,因此,秉承孝道的人自然会内化对父母、亲人的爱与责任,并扩展为普遍的尊老、爱老、赡养老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弘扬“孝道”解决的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养老问题,还将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老年人供养水平的提高〔5〕。
“孝”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文明品行,善待老人不只是家庭内部事情,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表现。缺少“孝道”文化的社会,经济多发达都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讲“孝道”伦理,缺少对父母敬爱的人,无论多成功都是一个不完善的人。我们必须倡导具有时代特征的孝道伦理,使“善事父母”成为全社会每个成员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以便在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中,妥善解决养老问题。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2-90.
2 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5-40.
3 计志宏.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J〕.前沿,2010;10:15-7.
4 熊丙辉.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1:32-6.
5 彭希哲,胡 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