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探析
——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为例

2013-01-25 03:15
关键词:信仰维度马克思主义

高 云 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广州 510420)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其诞生一百多年来,与西方各种流派和思潮进行了激烈的碰撞与博弈,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世界上包括西方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认同。“在西方国家民众的心目中,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从未失去‘世纪伟人’的光环。199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位居首位。2002年,在路透社举办的‘千年伟人’评选活动中马克思再次当选。2005年,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最伟大哲学家’评选中马克思再次夺冠。在西方主要国家,有关马克思的书籍一直销量稳定,马克思的著作从来没有离开过英美各大学经济学、哲学系学生的‘教师推荐书单’。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方面的著作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随处可见。”[1]

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需要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心坎里,但由于这种需要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那个年代人们强烈需要的东西这个年代人们是否还强烈需要,值得思考和研究。因此,探究生活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对至今仍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和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具代表性的有:中科院2003年对在京内外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近300名学生所作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2];梅萍和罗佳2011年对华中地区6所高校600名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研[3];杨丽艳2011年对东北林业大学500名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卷调查[4];李俊卿2012年对北京18所高校2590 名本科生所进行的问卷调研[5]等。这些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样本量大。近几年的实证研究样本量平均在500人次以上,且样本分布较集中,参与调查研究的大学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及北方等地区,对南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较少。第二,统计方法较为基础。当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为百分比统计,少数学者采用测量统计技术对结果作分析,且未作问卷效度信度检验,难保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形式,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对南方大学生(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为例)作大样本调研,以了解当前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分析

正式调研前,我们做了(n=100)的预测验,并根据预测验结果从60道题目中筛选出21道题目作为正式问卷的问题。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2份,有效率为89.2%。为减少实验误差,对回收后问卷进行排序,取偶数序号答卷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下称“样本1”),奇数序号答卷作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下称“样本2”)进行交叉验证。取总样本作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9.0与Amos7.0。

(一)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因素设定。用SPSS19.0统计可得,量表KMO值为0.858,适宜作因素分析。对样本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直交旋转抽取因素。以特征根大于等于1为因子抽取原则,参照碎石图确定项目抽取因子的有效性。剔除在同一因素上负荷小于0.60题项,同一项目在两维度上交叉负荷超过0.35的题项,经几次探索最终保留11道题目,筛选出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三因素结构,如表1所示。根据题目内容,将其分为 “理论掌握”、“价值认同” 、“政治信念”三因素并作如下定义:

因素一:价值认同。指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念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及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程度等。

因素二:理论掌握。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价值判断、需要度以及当前对其的掌握、运用程度等。

因素三:政治信念。指大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制度、国体、政体、最高理想的支持与认同,以及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持积极乐观态度等。

表1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探索性因素分析(n=446)

(二)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卷的信度效度。信度检验方面,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量表整体信度达到0.866,各分量表信度依次为0.809,0.800,0.732,均大于0.70,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层面上,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样本2作三因素结构模型验证,发现项目在相应潜变量中负荷的范围为0.59~0.79,介于参考值0.45~0.90之间。结合模型适配的各指标,得出χ2=149.218,df=41,χ2/df=3.639,GFI=0.942,CFI=0.940,RMSEA=0.077,IFI=0.940,TLI=0.919,均符合统计测量学标准,模型有较好的配适度,故可接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三因素模型。

(三)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与影响因素

1.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由于本研究自编问卷测量,此前并无常模体系,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只能通过比较实际平均分与理论均值,并结合众数所在数值范围来了解。如表2所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分理论均值为33,实际测量结果为35.48,高于理论均值;结合众数观察可知,大部分学生得分为37,远远高于理论均值及实际均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整体水平良好,并无出现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其二,在具体维度乃至具体题项上,仍可发现当前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不足之处。

表2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与各维度描述统计

如在“理论掌握”维度,实际均值要低于理论均值,众数、中值均等于理论均值。可见,我国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虽持续时间长且占有一定比重,但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精髓,且未能很好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关,可见过分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忽略理论的相关实践教育的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又如,在“政治信念”维度上,虽然学生选项相对集中且得分高于理论均值,但在具体题目上,如第5题“我认为人类社会一定会走向共产主义”,有60.1%的同学并没有做出肯定的回答。同样,第8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有54.4%的同学持有怀疑态度。这两项调查结果充分说明青年学生并没有完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浅表化,教育内容未能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需要,教育手段流于表面灌输,未能真正深入学生心灵等应该是主要原因。

2.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因素。

(1) 从整体水平上看,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显著差别,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党员学生显著高于非党员学生,且二者差异最为明显。在学历、生源、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申请助学贷款等因素上,无显著差异,具体如表3所示。

(2) 性别分组中,男生在“价值认同”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即女生已形成的价值取向与共产党价值观念的一致性程度更高,女生有更强的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对党的认可度、对党组织决议的拥护度更高。而在“政治信念”、“理论掌握”上,女生虽略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

(3) 文理科生在“价值认同”及“理论掌握”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文科生在这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尤其在“理论掌握”维度,t值为4.66(大于3),更多的文科生表示能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并能将原理应用于分析社会现象与问题中。这可能与文科生教育中更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有关。在“价值认同”维度上,文科生更倾向于认同马克思主义有助于解决中国现存的问题,且以“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生信条。

(4) 党员与非党员组中,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三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非学生党员组,可见党员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倾向性上及理论知识结构掌握上均优于非党员大学生,当前大学生党建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但在“价值认同”上,当谈到“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并没有过时”及“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有助于解决中国现在的问题”两个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性项目时,党员得分虽略高于非党员,但二者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即便是学生党员,也存在价值认同上的迷茫性和模糊性。

表3 不同群体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量表得分比较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5) 学历、生源、学生干部与否及是否申请助学贷款等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不显著。硕博生虽比本科生掌握了更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但由于价值认同及政治信念较低,整体上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没有显著高于本科生。是否申请助学贷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无显著影响,一定程度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不大。但此样本仅从“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及“未申请助学贷款学生”角度分组,家庭条件优越与否的大学生与二者在该信仰上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值得指出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定位为党领导下的学生群众组织,将班级、社团等组织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要高于一般学生。而调研结果却显示二者并无显著区别,这与党和国家对学生干部队伍的预期有所出入,可见目前广东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该结论与李俊卿2012年北京高校的调查结果不一致,是学生干部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确实存在地域差异抑或抽样误差所导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对策与建议

如前文所述,当前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处中等略偏上水平,虽不存在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但仍需要提升。根据上文分析,本研究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特别加以重视:

第一,在今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应更注重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尤其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方面,我国虽素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现实成效与预期总有一定距离,很多学生表示虽经多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但仍对其一知半解,仅能应付考试,无法掌握精髓,并灵活运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积累现实案例,努力寻找这些案例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结合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同时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以满足他们现实参与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青年学生是 “准社会人”,他们激情澎湃、思维活跃,学以致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愿望强烈,教育者应因势利导,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施展才华,“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之树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才会变得常青。

第二,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更应重视“情”的培养。从细分维度上看,“价值认同”的价值观维度与“政治信念”的信念维度都与情感相关,因此,从情感上拉近执政党与大学生的距离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途径。为此,教育者须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摆到议事日程,首先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信、真用,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青年学子。教育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使他们从内心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因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6]。

第三,通过营造“中国梦”的共同愿景,深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6]中国梦,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强国梦、富民梦。它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矢志追求,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描绘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换句话说,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链,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条价值链上的一个链子。因此,加强青年学生“中国梦”价值认同教育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迫切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教育者必须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熟悉党情国情,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使青年学生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此外,结合上文研究发现党员大学生与非党员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有较大的差异,而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在较大范围地培养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应充分借鉴党员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形成良好的信仰氛围。因为氛围的熏陶和价值的认同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可或缺的。

[1] 邬智,卢景辉.大学生入党培训创新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 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

[3] 梅萍,罗佳.对提高“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2,(7).

[4] 杨丽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分析与对策——基于对东北林业大学的调查[J]. 人民论坛,2011,(6).

[5] 李俊卿. 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高校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学术论坛,2012,(7).

[6]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上午)[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 05/04/c_115639203.htm.

猜你喜欢
信仰维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