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反性配伍与方药

2013-01-25 12:20郝二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君臣药性方药

郝二伟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 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试论反性配伍与方药

郝二伟1,2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 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对中药配伍中特殊配伍方式反性配伍进行探讨。主要从反性配伍的内容、与反佐配伍区别、与反治法联系、反性配伍方药举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药;药性;反性配伍

反性配伍是药性相反的中药配伍使用的一种配伍方法,也是中医治法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配伍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祛邪扶正、三因制宜、调理阴阳的基本原则,既保留了药物固有药性及功用优势,又通过合理的组合搭配,抑制了各自在治疗中的弊端,解决了临证中许多疑难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现从反性配伍的概念,与反佐配伍的区别,与反治法的联系,常见方药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1 反性配伍内容

反性配伍是通过药性相反的中药配伍使用,使药物之间经过拮抗、制约、协调诸途径而达到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及解毒纠偏等相反相成治疗效果的一种配伍方法。反性配伍的主要内容包括寒热配伍、敛散配伍、升降配伍、补泻配伍、润燥配伍等。①寒热配伍是用寒凉性药与温热性药配伍使用,起到调整机体寒热状态、消减药性寒热、制约药性偏激、防止寒热格拒等作用,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药性与病性不符、寒热格拒、纯寒纯热病证的配伍方法[1]。②敛散配伍是酸敛收涩药与发散药配伍的用药方法,起到调和营卫,防止发散和收敛太过等作用,用于营卫不和、外感风寒、气虚等病证。③升降配伍是浮药与沉降药配伍的用药方法,起到升降气机、升阳降火、升水降火等作用,用于气滞、中气下陷、内伤发热、水火不济等病证。④补泻配伍是补虚药与祛邪药配伍的用药方法,主要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用于治疗虚证、实证、虚实兼夹的病证。⑤润燥配伍是即辛香苦温刚燥药与阴柔滋润之品配伍的用药方法,主要起到燥湿化痰、燥湿利水、滋阴润燥的等作用,用于治疗湿邪为患兼阴血不足、湿温伤阴、肠燥、肺燥等病证。

2 与反佐配伍区别

反佐配伍是佐药与药性相反,功用不同的君臣药配伍使用,不直接对主证或兼证起治疗作用,而从反面协助君臣而起相反相成作用的配伍方式[2]。反佐在兼症较多,药味复杂或君药有大毒时应用,君药与佐药性味相异或相反,反佐药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虽然性味与君臣药相反,治疗中却起到相成作用。反佐药特点是:①反佐药与主药的性味、功用或作用趋向相反,通过诱导辅佐、护正监制、激发推动等作用,与主药合用后有相成之功;②反佐药与主药相反,相反之处不能直接对主证或兼证起治疗作用;③反佐药处于佐药位置,在处方中不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药味宜少、药量宜小[3]。

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等反性配伍虽有相成之效,却是针对疾病病机的寒热交织,虚实夹杂而设。根据正与邪、寒与热对立双方的偏重,相反配伍之药可以处于君臣之位,也可以属于佐药之列。即使属于佐药,其作用是直接治疗主证或兼证,因此与反佐药的作用有明显不同。

3 与反治法的联系

反治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反治法是顺从疾病证候的假象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经》指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所以,反治法也叫从治法,它虽与正治法相对而言,然本质仍属正治。常用反治法,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反性配伍不仅运用于反治法中,正治法中也可采用。如大黄附子汤是“疗寒以热”的正治法,用于治疗寒积便秘实证。

反性配伍与反治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反治与正治,均是治疗原则,反性配伍则是在反治、正治的治疗原则指导下采取的配伍方法。

4 反性配伍方药

4.1 寒热配伍

半夏泻心汤中黄芩配半夏,黄芩苦寒,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辛温,善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药配伍,寒热平调,半夏温胃消痞以和阴,黄芩苦寒泄热以和阳,共奏温中泄热、消痞散结之效。适用于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呕吐、下利之证。

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麻黄辛、微苦、温,为宣肺平喘要药,石膏辛、甘、大寒,为清泻肺热要药,两药配伍,寒热相制,可使麻黄宣肺平喘而无蕴热之弊,石膏清肺泻热而无冰伏之忧,共奏宣肺平喘清肺泄热之功,适用于肺热壅盛之咳喘实证。

4.2 补泻配伍

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为三补,补肾阴为主;泽泻、丹皮、茯苓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三补”与“三泻”配伍以治疗肾阴虚火旺诸证。

枳术汤中枳实配白术,枳实辛散性猛,善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为治胸腹痞满胀痛实证之主药,白术甘温补中,善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为治脾虚诸证之要药,两药配伍,消补并进,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共奏健脾强胃,消食化积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之证。

4.3 升降配伍

四逆散,其证属阳郁厥逆证,缘于外邪传经人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透邪外出的同时,配用积实理气解郁,泻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是升降并投的典型配伍。

三拗汤中麻黄配杏仁,麻黄味辛,质轻而升浮,善宣肺止咳平喘,杏仁苦温润降,善降气止咳平喘,二者虽均为治咳喘要药,但麻黄宣散肺邪而平喘,杏仁润降肺气而平喘,两药配伍,一宣一降!使肺气通调,止咳平喘作用益彰,适用于邪气壅肺之咳喘实证。

4.4 敛散配伍

苓甘五味姜辛汤,干姜、细辛与五味子配伍,治疗上焦饮邪未尽,寒饮续发之证。在用干姜、细辛温肺化饮止咳的同时,配用五味子敛肺止咳,一散一收,非但散不伤正,收不留邪,而且亦有助于肺司开阖之职,使肺之开阖有权,则饮邪无伏匿之处[4]。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桂枝祛风散寒,解肌发汗,白芍敛阴和营,固卫止汗,两药配伍,散收互助,发汗之中有收敛之意,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使桂枝发汗而不伤阴,白芍敛汗而不留邪,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或营卫不和证。

4.5 润燥配伍

杏苏散中杏仁与半夏、橘皮配伍。杏仁苦温而润,宜肺化痰止咳;配伍半夏、橘皮燥湿化痰,治疗凉燥伤肺,肺气不宣,津液不能输布,聚而为痰,引起的外感凉燥证[5]。

归脾汤中当归配白术,当归甘温质润,补血养血,白术甘温苦燥,补脾益气而燥湿,两药配伍滋阴而无滑肠腹胀,虚不受补之弊,同时健脾燥湿还可助后天以化生阴血,且避免健脾药温燥伤阴助火。

[1] 郭玮,曾智辉.试述寒热并用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J].山西中医, 2009,25(1):37-38.

[2] 张雪梅.反佐的内涵及界定[J].浙江中医药杂志,2002,37(11): 461-462.

[3] 张娜,谢鸣.方剂学“反佐”概念探析[J].中医杂志,2004,45(8): 565-567.

[4] 张梅,顿宝生.试论《伤寒论》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3-4.

[5] 项新华,蒋文跃.方剂燥润配伍及其临床运用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0):623-624.

R282.705

A

1671-8194(2013)12-0271-02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2007CB512602);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10-046-04)

猜你喜欢
君臣药性方药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从《氓》看女子的抱怨和依恋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学渣当自强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