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良宇
(辽宁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3例临床分析
潘良宇
(辽宁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目的总结分析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IM)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IM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发热(100%),咽峡炎47例(88.7%),颈淋巴结肿大46例(86.8%),肝脾肿大44例(83%),部分患儿表现皮疹31例(58.5%),眼睑浮肿25例(47.2%),鼻塞12例(22.6%),消化系统症状10例(18.9%),呼吸系统症状39例(73.6%)。白细胞及变异淋巴细胞在2~3周升高明显,表现典型。3d后测定EBV-IgM阳性率高。结论IM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血象变异淋巴细胞及EBV-IgM出现时间有选择性的检查,综合判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EB病毒;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误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1],临床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有报道我国3~5岁儿童感染占90%以上甚至100%[2],病变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造成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有增多趋势,容易误诊、漏诊。有报道IM患儿淋巴瘤的发生率较健康儿童高3倍[3],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收治住院的53例IM 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IM患儿53例,其中男35例(66%),女18例(34%),男:女为1.9:1;发病年龄:10个月~13岁,10个月~1岁3例(5.6%),1~3岁7例(13.2%),3~7岁26例(49%),>7岁17例(32.2%),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3岁。
1.2 诊断标准
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咽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EBV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或EBV-DNA阳性,血嗜异凝集反应阳性。
1.3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①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热型不规则,发热3~10d,平均发热4.8d;②咽峡炎47例(88.7%),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Ⅰ~Ⅱ度肿大,有疱疹11例,出血点者4例,有40例患儿扁桃体上出现黄白色膜状渗出物,渗出物培养有8例合并细菌感染,12例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在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例中,有7例血常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后行EB抗体检测全部阳性;③颈淋巴结肿大46例(86.8%),表现为单个或成串淋巴结肿大,局部不红,直径1.0~3.0cm,23例在颌下或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大小不一,无明显压痛,5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④肝脾肿大44例(83%),一般为轻、中度肿大,单纯脾大5例,单纯肝大3例;⑤鼻塞12例(22.6%),较一般感冒严重,以年长儿为主,影响夜间休息5例,1例以鼻塞为主要首发症状就诊被误诊;⑥双眼睑轻度水肿25例(47.2%),2例以眼睑浮肿起病就诊误诊为肾炎,1周后出现发热、咽峡炎等其他症状后才得以明确诊断;尿常规正常;⑦皮疹31例(58.5%),一般在发病4~8d出疹,多以红色斑丘疹为主,疹间皮肤正常,2例呈猩红热样皮疹,形态不一,无明显瘙痒,多分布于躯干部;⑧呼吸系统症状39例(73.6%),有咳嗽、流涕、咽痛,5例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⑨消化系统症状10例(18.9%):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
1.4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7例,白细胞总数<4.0×109/L 17例,白细胞总数>10×109/L29例(54.7%),最高为20×109/L。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60%有44例,异型淋巴细胞≥10%有48例,其中10%~19%者21例(43.8%),20%~29%者23例(48%),30%~39%者4例(8.3%)。②肝功能:以酶学升高为主,其中AST升高15例(28.3%),ALT升高20例(37.7%)。③心肌酶学改变,CK、CKMB升高25例(47.2%)。④EBV抗体检测:≤3d,检测10例,阳性2例(20%);3~7d,检测42例,阳性34例(81.0%);>7d,检测8例,阳性8例(100%)。⑤C反应蛋白升高71.7%(38/53),多为轻度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高15例(28.3%)。39例X线胸片诊断显示:11例支气管肺炎,28例支气管炎。
所有患者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每天5~10mg/kg,稀释后静脉点滴,1次/d,疗程5~7/d。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则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病情较重,合并脏器损害者加用干扰素30万~100万U/d肌注,共3~5d;对于合并肝脏、心肌损害的患儿给予护肝、营养心肌等辅助治疗。结果50例治愈出院,3例病情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
EB病毒与鼻咽癌、胃癌、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及IM等多种疾病有关[4],但其感染最常见的是引起IM。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 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本组数据显示,学龄前儿童最常见,占68%,其中男性多于女性。EBV具有明显的嗜淋巴组织性,进入易感者口腔后,通过膜糖蛋白gp350/220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CR2结合而进入其内部增殖,此类B细胞膜表面发生改变,产生新的抗原物质,可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T细胞因此被激活而增殖,由于T,B淋巴细胞之间交互作用,分泌炎性因子,形成免疫复合物而损伤细胞,导致多器官系统病变,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5]。
IM临床表现多变,首发症状不一,对不典型病例很容易误诊、漏诊,一定要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发热、扁桃体有白色分泌物,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仅有颈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淋巴结炎;发热、咽红、皮疹者易误诊为病毒感染。
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EB病毒感染3d后开始出现,2~3周时比例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但可持续4~6周,而大多数患儿就诊时间早于变异淋巴细胞出现时间,故易误诊。因此,对疑似IM的患儿必须反复多次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不能单靠一次检查而否定诊断。EBVIgM一般在感染早期出现,发病3~7d时,阳性率高,持续数周至3个月,是近期EBV感染的可靠标志,且特异性强,对于不典型的IM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本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不典型的EBV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血象变异淋巴细胞及EBV-IgM出现时间有选择性的检查,综合判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6.
[2] 彭文伟.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63.
[3] 肖智辉,文飞球.病毒相关性肿瘤疾病[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 17(2):113.
[4] 戚东桂,刘荣.Epstein-Barr病毒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29(4):252-256.
[5] 孙建军,卢洪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2):78.
R725.1
B
1671-8194(2013)1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