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香榧产业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3-01-25 19:26何德汀储开江任敬军姚成凤戴文圣
浙江林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嵊州市嵊州香榧

何德汀,储开江,任敬军,姚成凤,戴文圣

(1. 浙江省嵊州市林业局,浙江 嵊州 312400;2.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嵊州香榧产业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何德汀1,储开江1,任敬军2,姚成凤2,戴文圣2

(1. 浙江省嵊州市林业局,浙江 嵊州 312400;2.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介绍了嵊州市的香榧产业和香榧产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嵊州市香榧产业文化存在的问题:香榧产量和种植面积名列前茅,而香榧产业文化却寂然无声;香榧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但在香榧“文化大潮”中无声无息;拥有“茶榧套种”生态种植模式,却闲置“生态文化”香榧无形资源,提出了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重视、举办各种香榧产业文化活动、建设“生态嵊州”特色香榧产业文化的发展对策。

嵊州市;香榧产业;香榧文化;现状与优势;文化与根源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i)是我国特有珍稀干果,被誉为“干果之王”,主产于会稽山区的诸暨市、嵊州市、绍兴县、东阳市等地区。诸暨市的浙江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东阳市的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嵊州市的嵊州市山森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香榧产业界的龙头企业。嵊州市是“中国香榧之乡”,香榧人工栽培历史有1 300多年,嵊州香榧与枫桥香榧齐名,产量仅次于诸暨[1]。宋《剡录》载:“剡暨接壤榧多佳者”,明万历《绍兴府志》载:“木之奇者稽山之榧然嵊尤多”[2],明《陶庵梦忆》载:“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嵊则蕨粉细榧”[3]。

嵊州市香榧产业界现有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嵊州市山森食品有限公司、嵊州市才兴食品有限公司和嵊州市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等,这几大公司的香榧产业文化经营理念与策略反映了嵊州市香榧产业文化现状。公司产业文化沉寂现状突显嵊州市香榧产业文化理念与策略的空缺。

1 嵊州香榧产业与香榧产业文化现状

1.1 产业现状

目前,嵊州市香榧种植面积0.76万hm2,其中投产面积0.3万hm2,盛产面积0.1万hm2,全市有香榧古树近3万株,主要位于会稽山脉西侧,分布在谷来镇、竹溪乡、王院乡、石璜镇、雅璜乡、通源乡、长乐镇等地,香榧年均产量稳定在500 t左右,2012年香榧产量450 t,产值2.1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一个,浙江省林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香榧兴林富民示范村7个。经过十多年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香榧产业已真正成为嵊州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4]。

嵊州市的香榧面积增长迅速,种植面积名列前茅,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香榧种苗基地(谷来镇榆树村),是嵊州香榧产业最大特色之一。香榧产业总体上仅次于诸暨,位居第二。拥有嵊州嘉雨香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加工香榧企业。拥有香榧产业技术顾问和香榧大师,拥有自发组织的香榧种植造林队、香榧专业嫁接队、农民科技培训服务队、香榧炒制队等。具有浙江省最典型的“茶榧套种”生态化种植理念、实践及成功经验。香榧产业发展迅速,政府和民间对香榧产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增无减,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2012年,是嵊州香榧产业界不平凡的一年。2012年,中国香榧产量普遍减产,中国最大香榧产地诸暨减产明显。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嵊州市当年香榧产量明显增加,在生态环境优良的产榧区,增产更是显著,有的农户增产10%,有的甚至增产100%或者更多[5]。

针对诸暨市与东阳市的开荒独林种植理念与实践以及两市2012年明显减产的事实,经过与科研人员交流与实地调研,研究小组认为嵊州市当年丰产原因分为人为因素与客观因素两种:①人为因素,一是嵊州市产业化较早即政府政策因素,二是科技支撑因素;②客观因素,主要是生态化种植,这是香榧丰产的根本原因。嵊州坚持“茶榧套种”的生态化种植理念与实践已有十余年,“茶榧套种”模式在全省最为典型,不但给香榧丰产、稳产提供了决定性客观因素,还提高了茶叶和香榧果实的品质。

生态文化,是嵊州市香榧文化的最大特征。中国香榧生态化种植方面,嵊州走在了行业前面。“茶榧套种”所代表的嵊州市生态化种植理念与实践,是中国香榧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1.2 产业文化

1.2.1 各地香榧产业文化 就香榧产业而言,诸暨市在品牌建设、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上起步早,是第一个“中国香榧之乡”[6],东阳市在2001年获得“中国香榧之乡”称号[7],嵊州市在2004年获得“中国香榧之乡”的称号。就中国香榧产业文化而言,东阳市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做香榧产业文化;诸暨市时不时重拳打出香榧文化组合拳,尽现香榧产业龙头老大雄姿;绍兴县近年来香榧文化旅游有声有色。中国香榧产业领域的“文化热潮”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多年来形成的以数量和历史积淀为核心竞争力的既定现状悄然迈向以文化来保障和提升产业的第二阶段。

1.2.2 嵊州香榧产业文化 嵊州市有悠久的香榧生产经营历史与文化传统。竹溪乡先民们进行香榧交易的“香榧古道”,见证了嵊州香榧产业的悠久历史;百年前雅璜乡村民裘荒山“种榧防穷”思想反映了嵊州先民们种榧、爱榧的文化传统。悠久的产业历史和文化传统奠定了现在嵊州香榧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根基。原浙江省林业厅厅长陈铁雄视察谷来镇袁郭岭村时,看到包括香榧在内的林业对农业与农村的巨大意义,首次提出“兴林富民”概念,自此以后“兴林富民”作为新型农业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已经成为林业经营与政府决策的核心理念与指导思想。袁郭岭村成为浙江省首批“兴林富民”示范村之一。

嵊州市有悠久的香榧文化历史和丰富的香榧文化文物古迹,以全榧木黄家宗祠为代表的建筑物,以百年榧椅和各式榧木眠床为代表的家具,以全榧木水车为代表的榧木农具等香榧文化载体是极具嵊州特色的香榧文化。嵊州拥有“茶榧套种”生态种植文化理念、实践与经验,嵊州不少产榧区生态优异,生态文化理念深厚,这是优于其他地区的嵊州特色香榧“生态文化”有形与无形财富。

可是,如今中国香榧产业文化舞台上,嵊州香榧产业文化几乎处于空缺状态。嵊州市目前仍处于开启香榧“产业文化”的初始阶段。

2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当今热闹非凡的中国香榧产业与文化舞台上,嵊州香榧产业文化领域仍是一片静寂,文化产业更是无从谈起。

然而,调查发现,嵊州市香榧产业领域内部并非如外部所表现的那样“一片产业文化盲区”,有不少热心于香榧产业文化,并了解香榧文化及其重要性的企业家。如谷来镇“浙江野山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表示致力于中国香榧事业,大力提倡香榧文化,全方位支持香榧文化,期望并支持“中国香榧文化博物馆”建立,期望“嵊州香榧文化博物馆”建立并提供最大便利落户本公司。

由上可见,这种现象表现了嵊州香榧产业领域的自相矛盾:内部不乏热心香榧文化的企业,外部却寂然无声。

通过对嵊州香榧产业与文化现状的综合考察与研究发现,当前嵊州香榧产业文化领域存在一个巨大的自相矛盾群:嵊州香榧产业仅次于诸暨,香榧种植面积名列前茅,而香榧产业文化寂然无声;嵊州香榧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面对当前中国香榧产业领域的“文化大潮”仅做“壁上观”;嵊州不乏热心香榧文化的企业家,而嵊州香榧企业文化若有若无;嵊州拥有“茶榧套种”生态种植为代表的生态文化理念、实践与经验,却坐视弥足珍贵的“生态文化”有形与无形资源的莫名闲置;坐拥国内唯一百年榧木建筑为代表的大批香榧文化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载体,静观其衰,一边挣扎于绍兴地区产业文化洪流一边苦觅文化兴榧良方。这个巨大的自相矛盾群,是目前嵊州香榧产业文化领域的最根本问题。

3 发展对策

3.1 领导重视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者意志及其贯彻实施是促进香榧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嵊州市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宜成立由一把手亲自担任的“嵊州香榧产业文化推进小组”,设立资金专项,有计划分步骤制定实施各项文化促进措施。

3.2 举办各种香榧产业文化活动

强调嵊州特色,以生态化种植理念为核心,以政府决策文化、科技支撑为重点,积极开发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包装文化、节庆文化以及相关建设。

3.3 建设嵊州特色香榧产业文化

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以绍兴市会稽山古香榧群申遗成功为契机,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提升嵊州香榧产业和建设嵊州特色香榧产业文化,为嵊州市在未来香榧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头羊角色做好组织和思想准备。

[1] 金午江. 嵊州市志(1986-2002)[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390-391.

[2] 张元忭,孙矿. 绍兴府志点校本(卷十一)[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3] 张岱(明). 陶庵梦忆 卷四[A]. 续修四库全书·子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黄少平,储开江. 香榧:兴林富民支柱产业[J]. 中国林业,2007(04A):51.

[5] 黎章矩,戴文圣. 中国香榧[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1-52.

[6] 童品璋. 诸暨香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经济林研究,2003,21(4):148-150.

[7] 胡中成,陆锡其,过端云,等. 东阳市香榧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果菜,2006(2):50-51.

Chinese Torreya Industry and Its Culture in Shengzhou

HE De-ting1,CHU Kai-jiang1,REN Jing-jun2,YAO Cheng-feng2,DAI Wen-sheng2
(1. Shengzhou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Shengzhou 312400, China; 2.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China)

Descriptions were made on current Chinese torreya industry and cul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especially in Shengzhou city.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Zhuji has long history and more advantages, while culture development in Dongyang has better result. Chinese torreya industry in Shengzhou has developed very well, with the highest plantation area in Zhejiang province, but the culture has no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ed for further culture development in Shengzhou.

Shengzhou; Chinese torreya industry; Chinese torreya cultur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dvantages

S718.5

A

1001-3776(2013)05-0113-03

2013-05-12;

2013-07-17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项目“嵊州香榧文化研究”(2045200022)

何德汀(1964-),男,浙江新昌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科技推广。

猜你喜欢
嵊州市嵊州香榧
老 爸 和香榧
奖品风波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浙江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车辆管控云平台探析
打造隐喻、自恰、克制的视听空间 浙江嵊州上岛名苑
温柔的江南小城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千年古董
——香榧(fěi)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