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伟,张德英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
风之形成在于寒热不均。人体内如此,人体外的自然界亦如此。
在人体内,通过氧化等机制不断地产生热量,这种热量在身体各处产生的多少不一。如在运动时,肌肉组织中代谢增强产生的热量就多,而其他组织内产生的热量就少,这种热量多寡不一需通过循环系统(气体循环、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使其平衡,包括使其体内各个组织间热量趋于平衡,使人体内与外界热量趋于平衡。或者说差别保持在“不过度”的状态。这种正常状态下的和平的、温和的平衡过程,就是一种疏泄,就是人体内的“风”,因为这种正常的热量均衡需要靠循环的正常,这种循环需要一种畅通、舒展、条达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肝木的正常状态,我们称之为正常的疏泄状态。由于肝主疏泄,所以我们称之为肝主风。若这种疏泄状态失常,责之于肝。如人体内总在氧化生热,此热不断通过毛窍透达于外,使人体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若人之疏泄不及,毛窍透达不畅,内外之间的循环不畅,就会导致热郁于内,致令体内温度相对于外界过高,是为肝木失责,体内既热,于是引来外界之风寒,盖因寒热相引,异性相吸也。所以,我们常常体会到先上火,后感冒。
当感冒之初,体内先有疏泄之失职,故有超常蕴郁之热量,而外寒已到体表,相对人体格外寒凉,故觉外界寒甚,欲加衣被,我们称之为恶寒。但终因体内热量向外界疏泄不及,故体内热甚而见体温甚高。这种寒热在体表相搏击的状态,就是感冒的初始。当然寒热相争,则有胜负,如果热最终战胜了寒,则体表但热不寒。
人站山下,闷然无风;竟上于山,则凉风习习。故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1]”人之高处:头、喉、鼻、目、项背,故伤风者辄见头痛、喉中作痒、鼻干燥或流涕、目赤目胀、多泪、项背拘急不适。
风既属木,最易化火。木之对宫者金也,金合于肺,肺主皮毛,皮毛为人之藩篱,从外来犯者必先冲犯藩篱,故伤风之初每见皮表不适、乍寒乍热。皮毛内合于肺,故见肺家咳嗽、吐痰等症状。
风合于木,土则为对宫,故伤风者可见脾胃症状。西医所谓胃肠型感冒,感冒兼见急性脘腹疼痛、泄泻、呕吐。
风导致的结果且看巽卦。初爻一阴,后致两阳。起于阴,终于盛阳。故见初则恶寒,后但热不寒,这就是热最终战胜了寒,故见但热不寒。若体内之风不和,疏泄迄未正常,则热郁之势必不得终结,则寒邪复作。斯人感冒不断,或见寒热往来。风邪之性开泄,本易于散,然若风与他邪相合,搏结为患,狼狈为奸,则病之变化,遂见万端。是之谓:风为百病之长也。
风为木,制之者金也,故麻黄、石膏、薄荷、菊花诸般辛药可制风散风也;风为木,抗之者土也,故甘草、白术、藿香诸般土药可抗风也。风为木,主之者肝也,故茵陈蒿、黄芩、柴胡、麦芽诸般肝胆药可行其疏泄之能,使风归正化也;白芍、沙参诸药,酸而入肝,凉而属金,是入肝木而行其金肃之权,从风内制风者也。凡水亏之地,如沙漠等则多风,因水亏则失稳也,是谓水亏风动,治此者又当滋水以息风,此沙参、麦冬之取也。此言治风大略,至若临床又当分别。如风挟寒而外感则宜用麻黄,风挟热外感则宜用薄荷,风少热炽则宜用石膏,内风胀于头则宜收以菊花,如此等等,若能会心于药,用合病机,则谁云风难治哉?
医家论中风,皆谓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2],明清以后以内风立论,而后者之认识比前者进了一步,余以为不然。虽然此证多类似于近代所谓脑血管意外,而古人不提脑血管意外之名,但古代非无此证,古人亦非不会治疗此证。但古人何以风名之,盖从其象言也。方药中教授曰:“象之所始,道之所生。[3]”此病象于风者有三:其一位于上。巅高之处,惟风可到。风主于肝,肝会于巅,此病位在于脑,与风与肝合也。其二急而变。风之起也,或于瞬间,变化急骤,朝夕有异。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风邪之至,疾如风雨。”此病起也仓促,其变也无定。或愈之于一二日,或死之于七八日,或遗留下终生残废,或恢复之大致正常。其三因热发。某地区有反常之热,则必招致寒风之袭,此所谓热极生风。此病之初,多有内蕴之热,其症或见心烦不寐、头昏蒙而足轻,其脉或见寸有余而尺不足。热引风袭,因发此病。但此病名之曰中风者,不惟象似,其理亦同也。风之外感于人,与肝有关,盖肝为将军,公侯之干城,为人体之保卫者也;肝不虚弱,疏泄有度,则内无蕴热而卫外得固,如是则不得外感之疾。天卒寒冷,流感肆虐,人无蕴热者,不被其伤也。风之内伤于人,更与肝关系密切。肝脉有余之人,易得筋急抽搐之病;肝失疏泄、血不条畅,乃发中风之疾。凡脉见涩滞、上有余而下不足者,易发中风;凡脾气不暴、性情温和者,较少中风,此明证也。故中风一证,多因郁滞而失于疏泄、蕴热而内引肝急,引风来袭,风入于内而发。凡中风之后,则较少感冒,而表现为头痛舌强、筋急不利诸症,为风入于内之象,以透风和肝之品调之,疗效满意。然既名中风,则与外在之风不无关系,吾观此病,乍寒乍热之气候,初春深秋之季节多发,盖因此时风盛也。
[1] 牛兵占.黄帝内经素问译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249.
[2] 王再谟.中医内科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4.
[3] 方药中.医学承启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