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杂交籼稻新品种中浙优10号

2013-01-25 05:16:06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单季稻分蘖力单季

中浙优10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该组合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米质优。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浙审稻2012014),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1 产量表现

200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中浙优10号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68.8 kg,比对照品种增产6.5%;2010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中浙优10号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71.8 kg,比对照品种增产3.6%;2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70.3 kg,比对照品种增产5.1%。201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00.2 kg,比对照品种增产3.3%。

2 特征特性

2.1 经济性状

中浙优10号植株较高,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内卷,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形较大;谷色黄亮,谷粒长粒型,稃尖无色。2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4.3 d,比对照短1.0 d;平均株高131.8 cm,每667 m2有效穗14.1 万,成穗率62.3%,穗长26.5 cm,每穗总粒数189.2粒,实粒数157.4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7.4 g。

2.2 抗性

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与微生物研究所2009-2010年抗性鉴定结果,2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叶瘟2.2 级,穗瘟4.0 级,穗瘟损失率3.2%,综合指数为2.9;白叶枯病7 级;褐稻虱9 级。

2.3 米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9-2010年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47.0%,长宽比3.0,垩白粒率31.0%,垩白度5.5%,透明度3级,胶稠度79 mm,直链淀粉含量12.7%,其2年米质各项指标分别达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6 等和4等标准。

3 栽培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作单季稻种植,播种期一般在5月25-30日,浙江南部平原可适当推迟到6月15日,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事操作习惯,由当地农业技术部门和经销商科学安排。一般亩每667 m2种量7.5~10 kg。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培育多蘖壮秧,秧龄不超过30 d 内。

3.2 合理密植

据各地试种经验,每667 m2插1.2 万~1.5 万丛,密度规格29.7 cm×16.5 cm 或26.5×19.8 cm,最高苗控制在25 万~28 万,有利于提高成穗率。

3.3 统筹施肥

施肥要求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施穗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利健根壮苗、青秆黄熟、粒粒饱满。注意后期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追肥过多过迟造成倒伏。

3.4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要求浅水活棵、湿润壮苗。管水原则是浅水湿润灌溉,即薄水浅插、轻露活棵、浅水分蘖、适时晒田、间歇灌水孕穗、水层抽穗、湿润灌浆、干湿交替,切忌断水过早。

3.5 病虫防治

根据各地病虫预测预报,对螟虫的防治一定要掌握时机,适当增加水量,同时做好对纹枯病的防治工作。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发病区,应加强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单季稻分蘖力单季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中国种业(2020年3期)2020-03-21 05:45:50
太湖县2015年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5年贵池区单季稻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增效控失肥在粳杂甬优8号上的施肥效果研究
水稻品种
新农业(2015年5期)2015-05-21 22:50:32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