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 烨,张建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江苏 南通 226300)
蛴螬是金龟甲 (金龟子)的幼虫,属于鞘翅目金龟甲科,发生的优势种有大黑金龟甲、暗黑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3种。蛴螬生活于土中,取食植物地下部分的幼根、块根、块茎、荚果等。花生的幼果常被侵害,荚果可被吃成空壳 (低龄虫在荚果成熟时常常仅造成果壳被害)[1],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严重者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2]。
花生是通州区秋熟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5 333 hm2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由于本地区复种指数的增加,加之气候变暖和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花生田蛴螬的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品质。长期以来,很多农户在花生生长过程中习惯用化肥追肥,用呋喃丹等高毒农药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高毒农药的残留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危害了生物的多样性,造成水体与土壤污染等。为了有效地控制花生蛴螬的危害,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作者提出用浸水方法来防治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同时在2011-2012年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将进行推广实施。
试验在金沙镇新三园村进行,田地平整,地力均匀。前茬为油菜,且连续3年种植旱茬作物,蛴螬历年发生危害程度中等偏重。供试花生品种为白沙,于常年6月13日左右播种,667 m2播量为2万穴。花生出苗整齐,生长均匀一致。
试验设金龟子卵期、卵孵高峰期、1 龄幼虫发生期对花生田浸水12 h,低龄幼虫发生期分别对花生田浸水12,15,18,21 h,3% 克百威颗粒剂37.5 kg·hm-2和空白对照共9个处理,各处理均在达到浸水时间后将水排放掉。克百威药剂处理在花生封陇前最后1 次中耕除草时,将药剂撒施于行间,再锄入土内。小区面积为11 m× 6 m,挖沟将各小区分开,利于浸水后排水,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 次。
在花生收获时,每小区采取5 点取样,每点为3 穴花生,收取田间取样点的花生荚果,带回室内进行考种,调查花生百果重,并对花生荚果被害进行分级。花生荚果被害分级标准为:0 级,荚果完整,无被害状;l 级,荚果表皮有被害痕迹;2 级,荚果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3 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1/2;4 级,荚、果仁均被害1/2以上。根据上述分级标准,把被害程度达到3 级和4 级,且没有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的花生荚果计为损失果数[2]。花生单价以4 元·kg-1计算。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从表1 可知,在金龟子卵期对花生田浸水12 h,对蛴螬的防效最好,达到99.41%,均高于其他不同发生期、不同浸水时间各处理的防效和3%克百威颗粒剂37.5 kg·hm-2处理的防效。同时,其他处理也有较好的防效,均达90%~9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浸水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从表2 可知,各处理的荚果损失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区,其中,卵期浸水12 h 处理的荚果损失率最低为0。试验最后进行花生的产量损失调查,该处理未见3,4 级被害荚果。卵孵高峰期浸水12 h 处理的荚果损失率仅为0.57%,比低龄幼虫发生期浸水12 h 的荚果损失率降低2.79 百分点;比1龄幼虫发生期浸水12 h,低龄幼虫发生期浸水15,18,21 h 的荚果损失率分别降低0.99,1.72,1.45,1.01 百分点;比3%克百威颗粒剂处理的荚果损失率降低1.04 百分点。
表2 不同浸水处理对花生的产量损失
结合测报工作,指导农户抓住蛴螬的防治最佳适期,即产卵高峰期至卵孵高峰期。此期正值花生开花下针期,对花生田浸水12 h 后将水放掉,对蛴螬有很好的防效。试验表明,在大黑金龟子、暗黑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的产卵高峰至卵孵高峰期,对花生田全田采取浸水12 h 的方法,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且不会影响花生的生长与产量。与对照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相比,具有无农药残留、省时节本、防效好等优点。
为防止夏季白天气温高、光线强、水分蒸发快对花生苗造成灼伤,建议在傍晚进行全田灌水,浸水12 h 后即在次日清晨将水放掉,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刘顺通,段爱菊,张自启,等.35%氯虫苯甲酰胺WG 防治花生田蛴螬田间药效评价[J].农药,2009,48 (10):6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