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鸯,陶明亮,路保通
(1.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人民政府,陕西宝鸡,721300;2.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宝鸡 721600;3.陕西省宝鸡市兽医局,陕西宝鸡 721000)
动物防疫工作是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事关食品安全,是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农村散养畜禽数量在养殖总数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散养畜禽比较分散,饲养量小,农民防疫意识淡薄,给村级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给食品安全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工作仍然沿袭旧的方式,每村一名防疫员,采取一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这种方式不能及时按照畜禽生长进程进行有效的疫病防控,难免出现漏防、抗体水平不达标等问题。虽然每年政府免费提供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但是村级动物防疫工具和设备落后,一针多畜的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疫苗保存不规范,药棉、酒精、针头、注射器等消耗品得不到充分保障,交通工具简陋等,这些问题导致防疫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使动物疫病在畜间传播的可能性增大。疫苗变质引起防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甚至出现免疫应激反应,导致畜禽死亡。
调查显示,村级防疫员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仅占1.5%,初中学历以下占57.3%以上;60岁以上防疫员占总数的12%,50岁以上防疫员占总数的41%以上,而30岁以下仅占总数的6%。村级动物防疫员大部分是由村里年龄偏大的干部组成,其中大部分是兼职人员,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没有专业技术,仅仅是依靠多年的经验间断地开展畜禽防疫工作。由于防疫工作脏、累,环境差,工作量大,报酬低等原因,年轻人不愿干这项工作,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导致防疫工作无人接管,出现严重的人员老龄化和断层现象。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包括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强制免疫、补针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建档记录、疫情报告、养殖信息统计上报等任务,工作量大,时间集中,任务繁重。调查显示,每个村级防疫员每年平均防疫110天,平均防疫5 000多头(只)畜禽。而防疫人员平均年工资仅为800~1 000元,日平均报酬不足10元。村级防疫人员大都是农业户口的本村村民,他们无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
防疫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动物疫病发生、流行、防控等专业知识和预防免疫接种、配挂标识等技术。然而防疫体系中现存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的防疫员对动物防疫认识不够,意识淡薄,甚至政府对防疫工作也重视不够,受传统思想影响,“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现象严重,导致农村防疫工作处于被动地位,防疫效果得不到保障。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畜禽在不同地区之间频繁的调动,增大了动物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无疑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增加了动物防疫的工作量。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报酬也水涨船高,现在外出打工每天工资80~120元,而村级防疫员的日工作报酬仅十来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严重脱节,与工作量增加的趋势相背,与实际的劳动价值不符。
防疫体系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因无经费而无法及时更新,体系中工作人员工资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动物防疫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疫苗的注射过程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甚至发生死亡,一旦防疫工作出现畜禽死亡事件,政府随后的应激治疗、畜禽死亡赔偿费用难以落实,给防疫工作带来阻碍。
首先针对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特殊性进行设施设备的配备,如防疫专用摩托车、电动车,专用疫苗冷藏箱,一次性针头、注射器等消耗品及时配套到位,方便防疫工作的开展。其次,每年对村级防疫员进行培训4~6次,通过集中培训、分片培训、岗前培训等方式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依法防疫的程序、防疫中出现问题的应急处理、最新疫情等知识融入村级防疫员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再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村级防疫员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其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水平。
针对村级防疫员多数为非专业人员的现状,采取系统培训和应急培训两种方式进行全面培训。系统培训是统一培训教材和培训机构,采用农业部编写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工作前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有兽用疫苗运输、保存和使用、动物免疫接种、动物免疫标识佩带、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填写、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疫情观察和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动物疫病诊断技术、动物疫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等。应急培训是利用培训班速效、简洁的特点,不定期培训疫病防治过程中应急知识,内容主要有突发疫情的监测、上报、封锁、现场处理操作规程等,提高其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另外,要积极与大专院校联合,组织防疫员进行专业技术再学习、再深造,对于学习成绩合格的防疫员颁发专业技术文凭,作为聘用村级防疫员的优先条件。
村级防疫工作是公共服务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服务性质,防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畜禽疫病控制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因此健全、完善其相应的政策机制,决定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议将村级动物防疫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每年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防疫工作进行考核,合格后由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下发工资,确保每位村级防疫员每月可领到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的工资,提高防疫员的工资水平。另外,建立健全防疫员基本保障和医疗救助机制,将其纳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范畴,完善防疫员的社会保障机制。
对村级防疫工作从行政和业务两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工作责任目标协议书,明确防疫密度、标识佩带、抗体合格率、疫病监测、免疫记录等工作任务,并与防疫员签订责任协议书,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每年春、秋各召开一次村级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听取防疫工作汇报,查找问题,下达任务,建立考核评分机制,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村级防疫员进行表彰奖励,不称职的停止聘用,将考核结果与劳动报酬奖励相结合,激发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稳定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是开展基层防疫工作的基础,政府要提高意识,认识到村级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将村级防疫工作列入政府的日常事务中,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每个行政村“五有一落实”,即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疫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鼓励有志青年,尤其是具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的高学历人才,到村级动物防疫体系中工作,并为这些人才购买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社会保障,以解决其后顾之忧,稳定村级动物防疫队伍。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动物疫情形势和艰巨而责任重大的动物疫病防控任务,建立一支组织健全、人员精干、技术精良、运转有序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是建设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是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1]李建光,赵文齐,杨云明.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村,2012,(1):119.
[2]王孝忠,欧阳艳,张忆群.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2(7):18-20.
[3]叶金闹日,王光明. 天峻县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畜禽种业,2012,8(5):7-8.
[4]陈军利. 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C]// 宝鸡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宝鸡:宝鸡市畜牧兽医学会,2012:71-75.
[5]罗宏.浅析当前我区农村动物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C]// 宝鸡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宝鸡:宝鸡市畜牧兽医学会,2012:169-171.
[6]李岳祥.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进一步提高动物免疫质量[C]//2012年宝鸡市畜牧兽医学会学术金秋论文集. 宝鸡:宝鸡市畜牧兽医学会,20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