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凤洁 李 娜
(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CT科,吉林 四平 136000)
骨样骨瘤的临床影像学和诊断价值分析
楚凤洁 李 娜
(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CT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骨样骨瘤的临床影像学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9例骨样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首先采用CT诊断,然后采用X线诊断,术后进行病理切片验证,判断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卵圆形或圆形的透亮瘤巢,直径在0.3~1.8cm之间,瘤巢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骨质硬化、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等情况,X线诊断瘤巢的准确率为85.7%,CT诊断瘤巢的准确率为98%。结论 临床上应用CT诊断骨样骨瘤的准确率较高,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骨样骨瘤;临床影像学;诊断价值
骨样骨瘤主要是指一种良性的成骨性疾患,具有清晰界限的局灶性病灶,其直径一般<1cm,周围会出现明显的骨反应区,当前,对于这种骨样组织不能够形成正常骨的原因还不明确。此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高,采用X线诊断能够明确,但有些患者由于病灶较小,病变部位较为特殊,从而容易出现误诊情况,而对于患者采用CT诊断,则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帮助[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样骨瘤患者,对其应用CT诊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9例骨样骨瘤患者,其中,男性28例,年龄在12~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5岁,病程在5个月~1.5年之间,女性15~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7岁,病程在7个月~2年之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局部疼痛的临床症状,出现呈现间歇性,逐渐的转为持续性,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痛苦。首先对患者采用CT诊断,然后采用X线诊断,术后进行病理切片验证,判断患者的诊断效果。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片进行诊断,采用Kodak CR设备,取患者的正侧位摄取。然后再对患者采用CT诊断,应用GE Light speed型号的16层螺旋CT机,进行冠状面重建处理。诊断后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对比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2]。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X线片表现49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显示瘤巢,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卵圆形或圆形透亮区,瘤巢主要位于骨皮质内,由于周围出现的广泛性反应性硬化而被遮蔽,瘤巢主要位于关节囊及松质骨内部,周围的反应性硬化相对较轻。
CT表现:对所有患者实行此种方法诊断,49例患者中,有48例均显示瘤巢,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界限较为清楚的低密度区,直径约为0.4~1.7cm之间。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卵圆形或圆形的透亮瘤巢,直径在0.3~1.8cm之间,瘤巢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骨质硬化、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等情况,X线诊断瘤巢的准确率为85.7%,CT诊断瘤巢的准确率为98%。
骨样骨瘤主要是由成骨性的结缔组织与其形成的骨样组织和编织骨所构成的,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在夜间时呈现加重趋势,如果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则能够在20~30min之内缓解。骨样骨瘤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而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3,4],常见的发病部位在长骨位置,尤其是胫骨和股骨位置的发病率最高,如果用肉眼观察,肿瘤主要由瘤巢及周围的硬化骨质组成,瘤巢位于病灶的中心位置,通常较小,界限明确[5,6]。骨样骨瘤的病灶表现较小,主要有瘤巢和反应性的增生骨所构成,其中,瘤巢是进行此种疾病诊断的关键,当前,临床上在诊断此种疾病时应用较多的还是X线平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误诊现象,由此难以给予患者有效的对症治疗[7,8]。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然后对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手术后将病理切片与患者的诊断结果对照发现,前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5.7%,后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8%,这对于提升患者的诊断效果,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9,10]。由此可见,临床上应用CT诊断骨样骨瘤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徐良洲,薛汉忠,连祖胜,陈军.X线平片和CT诊断骨样骨瘤的能力:64层CT后处理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74(11):152-153.
[2] 刘玉珂,张敏,陈伟,等.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85(12):94-95.
[3] 刘旺,刘小禾.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0,31(1):101-102.
[4] 蒋志勇,姜波,陈通,等.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湖北医学院学报,2011,30(6):604-607.
[5] 梁丽宁,成官迅,黎蕾,等.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95(3):77-78.
[6] 唐宇.骨样骨瘤的临床影像学和诊断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10):94-95.
[7] 陈炜,黄仲奎.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附11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0,62(3):39-40.
[8] 孙东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24):4024-4025.
[9] 师卫华,杜小萍.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6):18-20.
[10] 袁泽刚,王威,王攀.苑莎莎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2011,14(6):637-638.
R738;R445
B
1671-8194(2013)26-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