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太
(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站,海南州 813000)
青海藏羊发展措施及对策
才让太
(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站,海南州 813000)
藏羊,又称西藏羊或藏系羊,在青海省主要分布于青南和环湖牧区。藏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绵羊品种,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成的优良地方品种。长期实践证明,其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发展藏羊产业对增强青海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力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推进科技兴牧,具有重要意义。
藏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一个古老绵羊品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很强的生活能力,在耐粗耐寒方面有一套独特的体态结构和生理机制,在终年露天放牧无补饲,粗放的饲养条件下能正常繁衍。由于各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差异,其形成了不同的类群,主要包括了高原性、山谷性及欧拉性三个类型。高原型藏羊是青海藏羊的主体,占全省藏羊的90%以上。
藏羊是一个产肉,产皮,产毛的兼用型品种。藏羊肉的特点是天然少污染,蛋白质高,脂肪少,胆固醇含量低,富合矿物质和维生素,肌肉中肌红蛋白高与普通羊,是一种富合营养,口味鲜美的半野味的肉食品。青海藏羊羊毛纤维长、弹性好、强度大、富光泽,誉“西宁毛”驰名国内外,不仅是纺织地毯的优良原料而且是生产长毛绒的上等原料。截止2011年,青海省已经连续6年举办了“世界地毯博览会”,地毯销往中东、欧美等地,地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养羊业是青海省畜牧业优势产业和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加之藏羊独特不可替代的生物学特性,藏羊生产又在青海省草原畜牧业中占有很重的位置。但在以前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放松了藏羊选育工作,使得藏羊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有所下降,据此,近几年青海省在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了藏羊本品种选育工作,但由于投入较少,加上青海省藏羊分布广,数量大,远远满足不了选育需要,因此,加大在全省范围开展藏羊本品种选育工作力度,提高藏羊生产性能迫在眉睫。
多年来,青海省草地由于超载过牧,滥挖乱恳,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地发生严重退化,全省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的出现退化,草场质量明显下降,草地植被盖度降低,使草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加剧了水土的流逝。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以草定畜,发展生态畜牧业,必须提高藏羊生产性能,减少饲养量,实现草畜平衡,合理有序发展藏羊产业势在必行。
藏羊主产区有优良的天然高原草场,周边没有其他工业设施,具有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所生产的产品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同时藏羊肉又具有天然半野味,富含营养,口味鲜美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消费需求趋于牛,羊肉,目前西宁地区羊肉价格达到48元/kg,是猪肉价格的3倍;充分开发利用藏羊肉产品,符合现代人消费绿色食品的观念。而且藏羊是生产长毛绒的上等原料,青海省藏毯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
优化藏羊产业布局:在海北州的祁连县、刚察县,海西州的玛多、天峻县,海南州的兴海县、同德县,果洛州的玛多、玛沁县,玉树州的曲玛莱县、治多县等藏羊生产区和高寒地区,突出发展藏羊,建立特色羊肉,优质西宁毛产业带,积极推进有机或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藏羊选育、新品种培育体系,通过开展藏羊本品种选育工作,建立和完善青海藏羊本品种选育体系,加快藏羊产业化进程;在3至5年时间内整合建立3至5家涉及藏羊产品加工且生产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效益好、品牌响的龙头企业。
通过本品种选育措施,使青海省藏羊的种群质量和纯度得到提高。在本品种选育中,根据实际情况少量而谨慎引进外血,选择生产性能和外贸特征与青海藏羊相似,且毛绒,产肉性状等方面突出的品种作为父本开展适度的引入杂交;建议以优秀藏母羊作为母本,选择粗毛性罗姆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导入血液不超过25%,产生理想型杂交后代进行横交固定,之后通过扩大繁殖,增加理想型数量和扩大分布范围。
成立藏羊选育提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规划,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工作目标,统一项目实施,并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根据藏羊本品种选育工作要求,加强对藏羊选育的领导,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负责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选择合适本地区的组织方式,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将分散的牧户组织起来,共同开展选育提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