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淑杰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 平原 253100
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辛淑杰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 平原 253100
目的: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应用丹参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00例不使用丹参治疗的同种疾病患者作对比分析,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根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发现,丹参在心血管系统、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消化系统、对肝脏的保护、抗肿瘤、抗菌消炎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丹参具有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广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丹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属于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化学成分研究相对较为深入的一类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含有丰富的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以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等,它们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归心、肝二经,性微寒,味苦,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保肝消痛,安神宁心,活血通经之功效,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中医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具有保护心脏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障碍、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中枢镇静和抗菌消炎等作用。伴随人们对丹参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大力提倡中西结合的今天,丹参的临床用途也越来越多,成为研究比较成功的一味中药,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疗效确切,对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均有显著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缺血性中风、肝硬化、恶性肿瘤各40例;住院天数:最短者7天,最长者180天,平均58天。
1.2 方法 对上述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与对比,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疗效。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缺血性中风、肝硬化、恶性肿瘤的治愈有效率均为100%。根据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证明,丹参对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缺血性中风、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辅助治疗效果较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广泛,值得临床应用。
3.1 丹参的药理作用
3.1.1 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丹参能舒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扩张微血管,减慢心率,增加缺氧耐受力,提高冠脉血流量,抗脂质过氧化,有利于左室压、左室压最大速率的降低,有效清除有害自由基,降低负性肌力等作用。调节血液在心肌的分布,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保护缺血心肌,提高心室的顺应性以及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使心室在同一充盈的状态下,可储存更多的血液,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作为钙拮抗剂的丹素酮ⅡA磺酸钠,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负性肌力的作用,有效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有利于瘀滞的微循环血流加速,缓解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流速和流量,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作为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了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心肌细胞膜损伤,消除机体有害物质,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降低异常电活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3.1.2 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作用 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功能,有效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对红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以丹参酮作用最强,丹参素、原儿茶醛也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红细胞肿胀的缓解,改善血粘度的作用。
3.1.3 消化性系统的作用 丹参具有抑制胃蠕动作用,对迷走神经进行抑制,从而降低胃粘膜的损伤程度。丹参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水溶性成分,通过改善粘膜血流供应,减轻细胞内钙超载,降低胃窦运动,促进胃粘膜液分泌和溃疡边缘胃粘膜细胞DNA的合成,抗氧化剂以丹酚酸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均具有保护作用,是导致细胞不可逆损伤的主要诱因。
3.1.4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正常及损伤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肝脏病理伤害,改善肝内微循环障碍及血液粘稠度,促进肝脏再生及抗肝纤维化,机理与丹参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有关。丹参的化学成分中,包含丹参酸乙,是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抗D—半乳糖胺肝损伤及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的作用,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的含量[2],对损伤的肝细胞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
3.1.5 抗肿瘤的作用 丹参具有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抗癌药物效力的作用,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样作用。从丹参根部提取物中分离出18种活性成分,内含有丰富的丹参酮,属于重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增强抗癌药物的作用。
3.1.6 抗菌、抗炎的作用 丹参含有多种抗菌、抗炎成分,其效果较为突出的成份是隐丹参酮。对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炎症引起的肿胀、感染引起的肿胀均具有一定功效。能明显减少腹膜炎的炎症渗出,抑制白细胞游走,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对红霉素、青霉素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敏感,能有效抑制溶酶的释放,降低血中的PGF2a和PGE的水平。
3.1.7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丹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可以增加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提高镇静药的效果。利于大脑皮层自发活动振幅降低,抑制丘脑后核内痛放电,从而对机体组织的代谢功能起到保护与调节,产生中枢性的镇痛作用,提高机体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3.2 丹参的临床应用
3.2.1 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10%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20/20),对照组为60%(12/2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丹参制剂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目前已被作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基本药物。丹参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血黏稠度的作用,与阿司匹林及华法林同用相当于加大了两者的药物剂量,容易导致出血。服用此两种药物抗凝血的患者同时服用丹参可能会导致出血,所以应当加以小心。
3.2.2 消化性溃疡 对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50g温水煎服,早、晚各1次。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20/20),对照组为65%(13/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丹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3.2.3 缺血性中风 将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20/20),对照组为65%(13/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丹参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3.2.4 肝硬化 将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肝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20/20),对照组为65%(13/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丹参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3.2.5 恶性肿瘤 将4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20/20),对照组为60%(12/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丹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延迟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丹参具有上述多种药理功能,丹参在临床上的运用广泛,在现代中药、西药药理,制剂的结合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前景,是历代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抗肿瘤、保肝、抗菌消炎、抗消化性溃疡等多种治疗功效,伴随中药事业的不断进步,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获得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文仙,刘荣.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6,21(7):1.
[2]岳宗拄,朱玉森.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10(1):642-651.
R285.6
A
1007-8517(2013)05-0026-02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