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芳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室,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任 芳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室,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目的 对消毒供应室人员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及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消毒供应室常见的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危害进行分析分析其防护依从性。结果 多种因素的危害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多方面的身心损害,大多数工作人员对此缺乏有效的自我防护。结论 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工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科学管理,和减轻相关危害因素,增进身心健康。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科室,承担着全院各科室的污染物品回收、清洁、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等工作,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危害因素,加上基层医院供应室缺乏必要的清洗设备和防护措施,威胁着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如果自身防护意识差,会对其健康带来影响,及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疾病,严重损害其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十分重要。
1.1 生物危害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待消毒物品中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特别是黏有血迹体液及被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其中还有一些针头、手术刀片、缝合针等锐利器械,稍有不慎就有被刺伤的可能。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清洗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手套会时常破损,如不及时更换,都会使自身处于被病源物理感染的潜在危险之中。
1.2 物理性危害
消毒供应室通常都会使由热力消毒方法灭菌,其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会使操作区温度明显升高,护理人员在监测灭菌器运转过程中,会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噪音的环境中,高温可造成护理人员的不适,在高压灭菌取物时,如操作不当,皮肤碰到门框极易造成烫伤。噪声可造成听觉器官的损害,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都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1.3 化学性危害
当前化学消毒剂在消毒供应室的使用比较广泛,如过氧乙酸、甲醛、含氯剂等。这些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中如溅到皮肤上会损害皮肤,挥发在空气中,会使人的眼睛和呼吸道感到不适,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2.1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宣教
增强工作人员对职业感染性危害的认识,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在消毒供应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再次接受消毒隔离知识的学习,掌握职业防护技能,充分认识体液、血液等污染过的医疗用品及针刺的危害性,在平时工作中做到主动、自觉地执行防护措施,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2.2 加强对锐器的防范措施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污染物品时要用持物钳打开诊疗包,以免被包内用过的针头、刀片等刺伤手。在用水清洗手术器械和其它锐利器时,应养成用持物钳夹取的习惯以减少税利器损伤的机会,规范收集锐器、刀片的规程,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并用流动水清洗伤口,然后用20%聚维酮碘消毒并进行包扎,同时做好锐器刺伤登记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的检查和监控。
2.3 规范正确使用洗手技术
规范正确使用洗手技术是实施屏障保护的基础,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供应室护理人员在操作完成后一定要按“六步洗手法”认真的洗手,养成习惯并在洗手处张贴“六步洗手法”视图宣传画给予提醒。
2.4 化学性危害的防范措施
供应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物体表面、桌面、地面等清洗消毒最好采用对人体对环境无刺激无污染的消毒剂。熟练供应室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配制,配制前及时戴好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配制好的溶液放在有盖的容器内,放在阴凉通风处以减少消毒液的挥发。定时开窗通风,减少化学消毒剂挥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操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R192
:A
:1671-8194(2013)03-03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