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保护约束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3-01-24 11:5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铜仁精神科约束

韩 屾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药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精神科保护约束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韩 屾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药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目的:探讨精神科保护约束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负面心理的产生。结论: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负面的心理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精神科;保护约束;护理干预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症状导致辨认与控制能力的下降,常出现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治疗不合作甚至逃跑等危险行为[1]。为了保障患者、周围人员及环境的安全,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常采取保护约束。保护性约束,就是用保护带将精神病患者固定在床上,限制其活动范围,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护理行为。精神科保护约束不是简单的捆绑技术,而是一项特殊护理操作技术,包含着一定的医疗风险,它的作用是不仅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他人、毁物、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

1 心理特点与分析

在精神科,保护约束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能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等紧急情况,但也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阴影。

1.1 自尊心受损的心理 患者被约束后,认为自己失去了尊严,将来如何在孩子、亲戚、朋友面前保持尊严、又如何做人做事。这种体会是深刻并痛苦的。

1.2 受惩罚的心理 此类患者认为工作人员对自己采取了惩罚手段,是不人道及不负责任的,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看问题,只是简单粗暴地予以捆绑,容易产生愤怒及被报复的仇恨情绪。

1.3 攻击抵触心理 患者受约束后,认为是工作人员或家人串通工作人员而故意施行的,可能产生攻击行为,这类患者一旦解除保护约束后会针对给其实施约束行为的参与人员予以报复和攻击。

2 护理干预方法

2.1 自尊心受损的心理 针对此类患者,提供一个恰当的治疗环境:要求安静、整洁、宽松、愉悦、无他人干扰。同时应解释为什么要实施约束,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给予支持和保证,如:等你静下来情绪稳定了,可以马上解除约束;现在工作人员会陪着你,你可以静心休息等。耐心解释在什么情况下才实施约束,如果不约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逐步面对自己的问题,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信心。只要充分尊重患者,就一定能消除这种心理。

2.2 受惩罚的心理 针对此类心理,在被约束后应轻声认真地对患者解释、分析原因,在饮食及大小便等方面关心体贴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护患交流,给予患者信心,消除患者愤怒、被报复等仇恨情绪。满足其合理要求,如:电话联系家人、要求家人陪护探视、要求买爱吃的食物等。使患者认识到工作人员是公正的、有人道的、有医德的,从而打消了这种心理。

2.3 攻击抵触心理 患者由于认知的偏差,认为实施约束的工作人员对其有偏见,产生对立情绪[2]。对这类患者需要加强人性化服务,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产生被理解信任,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对于这种心理,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正面冲突。

3 体会

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具有一定的医疗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医疗护理程序,使约束程序更趋规范化。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解释、教育 、指导、鼓励有机结合,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变化,转变观念,降低约束率,充分利用约束替代方法,避免患者产生负面影响,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融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刘燕丽,聂爱珠.精神科约束保护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分析 [J].新疆中医药,2011,29(2):65-66.

[2]黄凌.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652.

R473.74

A

1007-8517(2013)06-0128-01

2013.01.28)

猜你喜欢
铜仁精神科约束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
马和骑师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