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仲怀中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黄连解毒汤坐浴治疗肛门湿疹168例
李 辉 仲怀中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肛门湿疹的效果。方法:采用我院门诊肛门湿疹患者168例给予黄连解毒汤坐浴治疗。结果:痊愈112例,好转44例,无效12例。结论:黄连解毒汤坐浴治疗肛门湿疹效果满意。
黄连解毒汤;坐浴治疗;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口及其肛周皮肤,也可延及会阴部以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临床以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为主要特点。由于其病程长,分泌物反复刺激,故肛门和肛周皮肤常常变厚,苔藓样变或皲裂,本病任何年龄与性别均可发生,本病属中医“肛门湿疡”范畴。本病所用的黄连解毒汤经我科十余年的实践观察,效果满意。
1.1 一般资料 2009~2010年,我科收治肛门湿疹患者16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14例,女54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5年,平均1.5年。本组临床症状以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为主要特点,随着病程延长肛门及肛周皮肤变厚,呈苔藓样变或皲裂。
1.2 治疗方法黄连解毒汤坐浴。药物组成:黄连30g,黄柏30g,黄芩30g,栀子30g。将上药加水1000ml,煎煮至700ml,过滤倒出,加入白醋500g。早晚各坐浴30分钟,一副药可重复使用2天,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未痊愈,再坐浴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症状、体征无改善,停止使用。
1.3 治疗判断标准 参照何永恒、凌光烈主编《中医肛肠科学》治疗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消除,伤口完全消失。②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消除,伤口基本愈合。③有效:症状、体征改善,但伤口愈合欠佳。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伤口不愈合。
2.1 疗效 本组治疗最短6天,最长27天,平均9~18天,结果痊愈112例,好转44例,无效12例。
2.2 典型病例
杨某,由于局部灼热、瘙痒、抓挠而导致皮肤粗糙肥厚,有出血点,皮损逐日扩大,味腥而粘,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肛门湿疡。
西医诊断:肛门湿疹。
证型:湿热风杂合致病。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坐浴。
组成:黄连40g,黄柏40g,黄芩40g,栀子30g,防风20g,地榆30g。
用法:上药加水1000ml,煎取700ml,过滤倒出,加入白醋500g,待用。
早、晚各坐浴三十分钟。一剂药反复使用两天。
二诊:连续用12天以后,瘙痒明显减轻,粗糙肥厚的皮肤变薄、丘疹变小。上药去防风加苦参20g,白鲜皮20g。给予3剂。
三诊:继用8天以后,瘙痒若有若无,丘疹消失,局部仍有黄褐色色素沉着,皮损粗糙肥厚好转,大便仍秘结,小便短赤,嘱口服麻仁润肠丸合导赤散。
四诊:症状消失,皮损消失,随访一年没有复发,临床治愈。
肛门湿疹辨证至关重要,它是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理论依。①急性湿疹:初起可见肛门部皮肤发热、潮红、肿胀;迅速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痒痛并作;证属湿热毒邪浸淫。②亚急性湿疹:主证:糜烂面微红,渗液较少,干燥后成痂皮。证属脾虚湿胜。③慢性湿疹:糜烂面暗红,皮肤干燥或脱屑,变厚而有浸润,以至发生破裂,奇痒难忍,证属阴血不足所致风燥。肛门湿疹,中医认为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伤及脾胃。外有风湿热之邪留滞于肌肤,内外不得通泄,又加上局部汗出,内裤紧小,久则成肛门湿疹,治疗当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大法。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湿热,日久见有分泌物渗出,痒甚,加入地榆,效果尤佳。血虚风燥甚者,加入防风立竿见影。另外,某些蛋白质、花粉、皮毛、染料、细菌、日光、寒冷、炎热、干燥、肥皂等,可诱发反应,而发湿疹,应谨守禁忌。还有,局部痔疮、脱肛、肛管上壁缺损等疾病,患者自己的分泌物渗于肛门周围,可诱发复杂的体内或体表的自体变态反应,成为肛门湿疹,不可不查,治疗原发病则肛门湿疹可痊愈。
[1]郝飞.把握“特应征”涵义及其在皮炎湿疹诊断中的意义 [J].中国皮肤性病杂志,2009,23(1):1-2.
[2]顾恒,陈祥生,陈崑,等.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评价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4):222-225.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13.
[4]夏育民,李漫莉,徐刚.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部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635-636.
[5]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607.
[6]赵辨.温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7]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疾病学 [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169-172.
[8]何永恒,凌光烈.中医肛肠科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R275
A
1007-8517(2013)06-0091-01
201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