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手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013-01-24 11:15:44王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医者椎管腰部

王冬梅

(吉林省镇赉县中医院,吉林 镇赉 137300)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王冬梅

(吉林省镇赉县中医院,吉林 镇赉 137300)

中医;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辅以牵引、电热治疗,临床收到较为满意效果。本文就笔者诊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报道如下,以更好地使该病患者得到良好的中医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0例患者中,男性115例,其中20~40岁80例,40~50岁25例,50岁以上10例;女性25例,其中20~40岁18例,40~50岁5例,50岁以上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8d,最长18年。有外伤史92例,有劳累史39例,无明显原因4例。其中表现腰腿痛型128例,单纯性腿痛12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腰腿痛病史,直腿抬高<60度,腰椎侧弯、棘突旁压痛;X线平片有骨赘及椎间隙改变,且排除炎症、肿瘤等。

1.3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两膝伸直,腘窝向上,两手放于体侧,使腰部肌肉尽量放松。①按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每穴约lmin左右;②推法,医者站于患者一侧,两手平放脊柱两侧,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由第1胸椎平推至腰骶部,继而两手分别沿一侧臀部、下肢、后侧、外侧干推至足跟,反复5~7遍,手法要深透有力。③揉法,医者站于患者一侧,用前臂着力,揉腰背部,往返5~7次。然后重点揉滚腰骶部,反复施术,直至患处有温热感、疼痛减轻方宜。④按抖法,患者两手攀于床头,助手握着患者小腿远端向下牵引1min左右,医者两手重叠对准患者腰部疼痛点进行按压抖动5~7次,手法轻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髋屈膝、健肢伸直。斜扳法:医者站在患者背侧,两肘屈曲。一手肘部放于患者肩前陷窝处,另一手肘部放于髂骨翼的后侧,两肘前后向相反的方向突然斜扳,常伴有清脆的响声。然后再用同法换作健侧。

患者仰卧位:①点按患者太溪、解溪、足三里、风市、冲门,每穴约0.5min。②搬腿法,医者一手托着患肢小腿部,另一手握着患肢,髋膝屈曲,并稍用力按压推送,使患肢大腿尽可能贴近腹壁。然后用巧劲将患肢向外上方牵拉,使膝伸直髋稍曲。在拉腿过程中,患者主动用力蹬足,以加大引伸牵拉的力量,如此连续屈曲5~7次,每次均要将患肢不断地抬高,使屈伸的幅度不断增大,易于解除神经根周围的粘连。③摇法,患者屈髋屈膝,双手把着双膝关节,医者一手托着背部,另一手扶着膝关节,嘱患者来回摇动。

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牵引,重量为40~60kg,视病情、年龄、体质而定。左后电热治疗一次完成。

手法治疗每天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观察评定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3个疗程结束后,按照以下标准确定疗效:①优秀,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②良好,临床症状消失,但劳累后仍有腰或腿痛。③好转,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尚残留有腰痛及小腿部位麻痛。④差,症状体征未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优秀+良好+好转)/病例总数。

2 结 果

本组140例患者中,优秀78例,良好47例,好转9例,差6例,总有效率为96%。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主要是腰椎间盘出现退变,腰部外伤,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与脊髓而引起的腰部综合征。临床上绝大多数纤维环破裂都发生在4~5腰椎和腰5骶6之间的椎间盘赴,其突出多偏向一侧。

3.1 病因

本病的内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萎缩、弹性减弱或腰椎间盘先天性发育上的缺陷;外因是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王要原因,如弯腰用力,挑抬重物时突然扭腰,或剧烈的体力劳动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发病。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有些病例无明显外伤史,只是突煞猛烈的咳嗽或打喷嚏或在睡觉时腰部受寒着凉后即诱发本病。

3.2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腰部有急性或慢性劳损,并有较长时间的腰痛史,反复发作。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翻身和站立,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

腰部继而向一侧下肢沿骨神经分布区放射疼痛。疼痛多由臀部开始,逐渐扩大至大腿后侧、小腿外后侧、足背外侧、足跟或足趾。任何使脑脊液增高及神经根受牵拉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大便、弯腰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加重。脊柱畸形,多数患者的腰部脊柱有侧凸,脊柱向前的正常弯度减少或消失,少数患者甚至向后凸;脊柱活动受限,前屈时更显著。压痛点主要局限在病变部位的棘突间隙或椎旁,常在4、5腰椎棘突之间或第5腰椎和第1骶椎突之间,或偏向一侧。按压痛点时,常可引起或加重放射性疼痛,久病之后部分患者小腿后外侧或足背、足跟、足掌等麻木或感觉减退,膝跟腱反射减低或亢进。股四头肌萎缩,直腿抬高试验和仰卧挺腹试验均呈阳性,拇趾背伸或跖曲力减弱。X片提示椎间隙变窄或骨质增生,生理前突改变,椎管造影剂充盈于椎间盘突出处。

3.3 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①在治疗期间,患者必须休息,以减轻体重压力,注意腰部保暖,使突出物回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②医者手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用力、严防因手法施术不当造成纤维环再度损伤,加重病情。③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应适当进行肌力的功能锻炼,对促进组织的恢复、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一定作用。④巨大的椎间盘突出、中央型间盘突出伴有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已破裂,髓核突入椎管者,手法宜轻不宜重;其他严重疾病如如严重心脏病、脑血栓、孕妇等,禁止使用重手法。

要掌握好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多次治疗无效或加重者,应及时改用手术治疗。

通过手法、牵引等传统中医治疗措施,不仅解除了肌肉痉挛,拉宽了椎间隙,松解了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还促进突出的髓核还纳,达到治疗之目的。

R242

:B

:1671-8194(2013)03-0246-02

猜你喜欢
医者椎管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 01:58:14
我是医者
草原歌声(2020年1期)2020-07-25 01:45:18
非常医者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3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磁共振成像(2015年3期)2015-12-23 08: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