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013-01-24 08:42兴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9期
关键词:供血肾小球肾功能

韩 义 兴冬梅

(铁岭市中医院内科病房,辽宁 铁岭 112000)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韩 义 兴冬梅

(铁岭市中医院内科病房,辽宁 铁岭 112000)

心肾综合征简称CRS,西医将心脏因进行性充血引起的心力衰竭并进一步导致肾功能下降的疾病称为心肾综合征,中医上一般将这种疾病称为“心悸”或者“水气病”等。此病症病因非常复杂,在临床上在分类及分级上有多种方式。治疗时,中西医的方式又各有不同。为了能全面认识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过程,同时也为了获得临床治疗方面的更多依据,本文对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心肾综合征;中西医;病理

医学上将由心力衰竭而导致的肾功能下降的病理情况称为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增高,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数量急剧增加,CRS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1]。患者由于对新生功能衰竭预后不良,肾功能不全或者尿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时的病死率更高。

1 从中西医角度分析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机制

1.1 肾脏的病理原因

①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障碍,在人体器官运转中,血液通过肾脏的流量为心脏排血量的20%,因此,心力衰竭或者血压过低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肾脏滤过时血压就会降低,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②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心力衰竭导致的肾脏供血不足,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间隙过大,用于阻挡带负电荷的白蛋白而存在于滤过膜表面的黏多糖急剧减少,白蛋白通过性增强,导致蛋白尿的出现,进一步对肾脏造成急性损伤。③肾小管损伤,NO的增加导致肾脏损伤加剧;肾脏供血不足导致谷胱甘肽减少,从而影响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肾小管损伤后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再生,时间久了肾小管就会坏死[2]。

1.2 醛固酮系统(RAAS)的病变(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同时存在于循环系统和器官组织中。网状激活系统RAS在器官灌注减少时会出现活化,水钠增多,心脏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血管产生收缩,血液输出量降低,肾供血急剧减少;肾脏中还存在一种血管紧张素,俗称肾素,这种分泌物的变化会影响神经活动,导致肾素释放量增加,致使肾小动脉收缩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释放出醛固酮,就会使尿量减少,肾脏损害加重。

1.3 活性氮(ROS)与一氧化氮(NO)系统的平衡

一氧化氮在血液循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扩张小血管、使心肌灌注缺血改善、增加心脏动力;而活性氮是酶类抗氧化系统自由基损伤的指示剂,这两种系统的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3]。心力衰竭而导致肾脏供血不足时,肾脏内NO的生成就会出现异常,打破一氧化氮和活性氮之间的平衡,酶类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会进一步造成血容量增加和高血压。

1.4 炎症的促进

一旦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出现增强,就会伴随着炎症的产生。临床验证表明,炎症对心力衰竭有促进作用,导致血液中血浆增加,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增多,引发肿瘤。而且炎症还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炎症是心肾综合征常见的病征,炎症会促使ROS的增加,导致白细胞激活化,氧化成分增多,RAS受到刺激进一步加剧心肾功能衰竭。

1.5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化程度过高

心力衰竭导致心脏供血量减少,血压降低,颈动脉和主动脉的应激反应降低,压力感受器的受力减弱,交感神经系统就会兴奋,肾脏就会出现血管收缩,供血不足的情况,肾脏缺血会进一步加剧心肾功能衰竭,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化过度会导致心肌衰亡。

2 中医角度研究CRS的发病机制

当前中医医学理论中,常用心肾相交理论来解释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心肾在生理上处于阴阳互补的状态,同时又相互制约,心肾阴阳相交、水火相交、心肾之气相交是心肾相交的三个主要方面。心肾相交的主要形式为心肾之间的阴阳交感,同时通过脾、胃、肝、肺等器官的辅助。心肾之间的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状态平衡才能维持人体健康。这三个方面中只要有一个方面出现病变,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就会导致心肾不,出现心肾功能障碍。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肾属少阴,只有用阳性或者热气可达。心脏是整个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是身体阳气之主。肾主水,是全身新陈代谢系统的终端,是全身引液之主导。而心肾综合征为少阴阳不调,机体能力衰竭,全身气血不畅,水气不利,水不通则无法拍阴;气血不足导致阳虚,经脉不畅,血行迟缓,导致瘀血、水饮、内停等病理出现。在临床研究中,中医一般将心肾相交理论作为CRS最直接的依据,在治疗心肾综合征时,通过调剂水火,交通心肾就可以达到疗效。中医理论家张彤指出,CRS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肾阳虚,气虚血弱而导致瘀血,血脉不畅,肾衰而导致水气凌心。而杨晓媛等人则认为,心肾功能衰竭,导致的少阴阳衰,再加上水气、瘀血等原因导致阴液中邪气上升,使身体从内而外出现病变。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心钠素是这个平衡关系中至关重要的物质,心肾之间发病是相联系的,这与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的活化程度有关。

但是,临床治疗中针对心肾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方式都没有一个疗效较好的准确方式。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征从中医理论角度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分型,一般的研究都是以少数病例或者是个别病例进行的,在大规模临床治疗和研究上缺乏经验。

[1] 王庆文.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2(1):191-192.

[2] 陈曦,倪兆慧.心肾综合征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3):275-276.

[3] 黄震华.心肾综合征:发生机制与防治[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6):75-76.

R256.2

A

1671-8194(2013)29-0171-02

猜你喜欢
供血肾小球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辣语
老年内科肾功能衰竭患者400例临床透析及感染护理预防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