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莲 刘鸿雁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中心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2.河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减少所致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月经调节功能异常的一种非器质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严重者可致患者贫血,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也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笔者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归肾丸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46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92例患者均来自于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妇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围绝经期功血的中西医诊断标准[1]。行妇科检查、B超、盆腔检查排除子宫及附件器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排除血液病、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子宫出血。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平均年龄(49.32±3.54)岁;病程 3~9个月,平均(4.43±2.31)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49.53±4.12)岁;病程 3~9 个月,平均(3.96±2.15)个月。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归肾丸加味:菟丝子25 g,杜仲25 g,枸杞子15 g,山茱萸肉 15 g,阿胶(烊化)10 g,续断 15 g,地榆 15 g,升麻6 g,柴胡10 g,甘草6 g。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 g,枸杞子10 g,女贞子、旱莲草各15 g;肾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肉苁蓉各15 g;血虚加当归、熟地黄、山药、茯苓各15 g;气虚加党参、黄芪各30 g;虚热加知母、黄柏各15 g;阳虚加肉桂、艾叶炭各10 g;瘀血加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各10 g;气滞甚加香附、佛手、川楝子各10 g;出血量多加三七、茜草炭、生蒲黄各10 g;腹痛者加延胡索10 g;湿重者加茯苓、薏仁仁、苍术各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温服。两组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2]痊愈: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显效:月经周期恢复为(28±7)d,月经过多者,经量较治疗前减少1/3或小于100 mL,经期恢复到7 d以内,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较治疗前改善,其他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具有较好疗效,治疗组46例治愈2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46例,治愈14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围绝经期功血系由于患者卵巢功能减退、卵泡数量减少并对促性腺激素反应减低而造成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下降或缺如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西医治疗采取快速止血并给予雌激素、孕激素等以调节患者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本研究所用米非司酮即为孕激素拮抗剂,其能通过减少孕激素受体的数量而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并促进子宫内膜快速萎缩,进而达到止血目的[3]。
围绝经期功血属于中医学“崩漏”的范畴,主要原因是肝肾亏虚,肝不藏血,脾气虚弱,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而统摄无权造成崩漏;中医学认为治疗本病宜补肝肾、益气健脾、固摄冲任。故在治疗上应以肝肾亏虚或脾气虚弱作为辨证基础,以归肾丸随症加减。归肾丸出自《景岳全书》第51卷,方中菟丝子、杜仲益肾气;熟地黄、山茱萸肉滋肾阴,养肝阴;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当归、阿胶补血调经。脾虚加白术、山药、升麻、黄芪补气而摄血、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滋补肝肾健脾、固冲调经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补肾中药不仅对卵巢直接起作用,还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而对卵巢发挥作用,在补肾的基础上适加活血药,又可改善循环,增加卵巢血液量,激发成熟的卵泡排卵及促进黄体发育。而中药治疗具有个体化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的特点,其远期疗效较稳定。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米非司酮组,且治疗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中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有待于临床实验室进一步研究。
[1]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39-243.
[3]李吉昌,郑振文.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2):80.
[4]张军武.归肾丸对大鼠卵巢早衰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