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

2013-01-24 01:30陈爱莲
中外医疗 2013年28期
关键词:口病病情患儿

陈爱莲

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 410010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 (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 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目前,报道的病例数不断增加,使部分患儿家长过于紧张而产生恐惧、急躁、焦虑、悲观、愤怒等不良情绪,再加上患儿家长对疾病了解甚少,长期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了患儿的康复进程[2]。为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影响,现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00例均为在该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男38例,女62例,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30.5岁。

1.2 方法

将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干预组 患者安排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接待,分析其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具体干预措施有以下几种:(1)心理干预:耐心倾听家长诉说,了解其顾虑,释放其压力,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关于手足口病在医学上的治疗进展和方案及该院专家团队在这方面的接诊情况,增加其信心。与家长交流沟通时要注意用词和语气,并理解家长的焦虑、急躁、害怕的情绪,注意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认知干预:要让患儿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传染途径和临床表现等,应给家长介绍清楚护理注意事项,以及饮食和预防措施。(3)应激应对干预:孩子患病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种较强的应激,给他们讲解病情较危重患儿的常见症状,如:①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②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③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3],只有极少数才是重症病例,一般病例可门诊治疗和家居隔离,让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一旦确诊无需带着小孩另寻其它医院或医生,最大限度的让患儿及家长避免劳累和反复接触陌生的环境和人,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调适,适当的休息和放松自己也是关键的环节。

1.2.2 对照组 家长给予常规处理。

1.3 检测方法

在患儿治疗3~5 d后采用问卷调查或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对比两次调查结果。

2 结果

通过上述干预护理,干预组中有50例家长焦急、紧张、恐惧等状态已明显改善,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其中有一例患儿突发高热家长能很好的应对及时发现也得到了妥善的救治。而对照组中,以上不良情绪改善不明显,其中有23例在走出该院的大门后又去了别的医院以求进一步确诊和得到更好的治疗,仅有5例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有所改善。

3 讨论

3.1 患儿家长产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表现

3.1.1 焦虑、紧张和抑郁 首次就诊时,由于家长对本病的认识不够、面对陌生环境和经济负担等易产生焦虑、紧张和抑郁的情绪,主要表现在不停追问医护人员反复询问病情,希望经验丰富的医生给其治病,希望得到肯定性诊断和治疗等[4]。

3.1.2 缺乏安全感和恐惧 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不足,误以为此病是一种特殊的传染病,对其产生恐惧感,表现在太过在意其他患此疾病的患儿预后情况;特别是医生要求患儿需做侵袭性检查如血液分析产生恐惧,表现在拒绝接受一些检查和治疗。

3.1.3 敌对和不信任 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对国家的政策不是很了解,部分患儿医生会要求采集咽拭子和血清作病毒及相关抗体检测,而引起家长对医护水平及治疗方案的不信任,并出现敌对的情绪,表现在拒绝接受医生所提的治疗方案,自己寻找方法,或是直接提出另选它院治疗。

3.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细心寻找其心理问题所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个性化护理。

3.2.1 实施宣传教育,尽量满足家长合理要求 宣教人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医护人员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可给患儿家长一个安全信任的信号。接诊后,护士要及时向家长介绍医院环境,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该院对该病的接诊情况。特别是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要代表的家庭,对子女的健康更为重视紧张,他们既希望患儿的疾病能够快速痊愈,又希望减少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疼痛,主要是先帮其了解最急迫需解决和最关心的问题,尽量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在治疗过程中向家长充分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如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预后等。及时向患儿家长了解病情进展和转归,稳定其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对于患儿的不同病情变化,护士要耐心的解答其疑惑,并介绍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以及国家对手足口病防控的要求和以及优惠政策。对于病情较重的,要经常鼓励家长,让其看到希望,对治疗充满信心。对于预后较差的的,要委婉的安慰家长[5]。

3.2.2 密切观察病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 导致患儿家长产生恐惧和焦虑心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病情变化。由于婴幼儿对疾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不易与其沟通,因此,在早期就要做到及时发现和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家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家长的恐惧和焦虑心理。除给予日常护理、宣传教育和指导用药外,还要坚持注重其他疾病的预防。应密切观察患儿以下变化: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张力、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情况、呼吸、脉搏等。出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处理,以免延误患儿治疗。

3.2.3 对家长的不信任进行护理干预 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疾病的知识教育,开展有关的讲座,宣传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处处为患者着想,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权利和义务,关心和理解患儿和家长。对于经济压力大的家庭要多支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完善各项工作,规范收费标准。还要及时向患儿家长介绍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解释个体化差异,对于家长的提问,要细心谨慎的回答,注意语气和用词,让家长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3 对家长悲观、急躁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干预

护士在对家长介绍疾病和解释病情时要耐心,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消除家长的悲观心理。不要断然肯定地解释病程进展和时间,以免家长因达不到预期结果而急躁、悲观。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家长交流,让家长觉得温暖、真诚、贴心、可信,帮助其共度难关,树立强大的信心[6]。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恐惧、急躁等不良心理状态有明显效果,这样不仅对患儿治疗疾病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利于让家长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何利用高年资护士的临床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其作用改善护患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控讨的。

[1]楼晓芳,蒋敏,马美芳,等.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44-246.

[2]柯远碧,符文.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42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3):290-291.

[3]郭丽芳,林梅.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50-51.

[4]赵巧云,高晓翠.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相关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志,2011,30(10):1536-1538.

[5]钱美英.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2011,15(20):113-114.

[6]董玉珍.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4):167.

猜你喜欢
口病病情患儿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手足口病那些事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