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福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58例临床疗效探讨

2013-01-24 01:30夏玉兵宫深谋
中外医疗 2013年28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中位生存期

张 丽 夏玉兵 宫深谋

开封市肿瘤医院,河南开封 475003

脑转移廇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入颅内,大多慢性起病,但病程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危害极大。为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福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选取2008年1—8月该院住院58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福莫司汀化疗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的58例患者均为脑转移瘤的初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28例和福莫司汀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组)30例,两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KPS评分,病理类型,远处转移、既往化疗,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KPS评分≥70分,病灶均经脑CT或MRI 证实,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均正常,无放疗、化疗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和放化组,两组采用直线加速器(西门子Primus) 6MV 光子线连续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同期给予静脉滴注福莫司汀208 mg/m2,1 d,放疗结束后28 d 给予1个周期辅助化疗,福莫司汀化疗4 周期。在治疗期间所有病例依病情变化使用甘露醇以及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化疗同时根据血象变化及时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并必要时加用止吐治疗。

1.3 观察项目治疗前常规检查

脑CT或MRI,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胸部CT、腹部B超或CT 等,治疗中观察有无血液血毒性、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根据CT或MRI,评价疗效。

1.4 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

近期疗效依据治疗前或者治疗后2个月CT或MRI 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均在治疗前、中、后检查肝肾功能,每周血常规进行复查1次,记录不良反应,根据WHO 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SD),病变进展(NC)。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按RTOG 标准[2]进行评定,化疗毒性根据WHO 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进行观察评价,分为0~Ⅳ级。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6 随访情况

从每例患者治疗开始随访,到患者死亡、失访或者随访结束,随访1次/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后2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评价客观缓解率。放化组中,达到CR 者8例,CR 率为28.57%;达到PR 者12例,PR率为42.85%;5例为稳定,占17.86%,3例出现进展,占10.71%。放疗组评价为CR 者6例,CR 率为20.0%;达到PR 者10例,占33.33%,10例为稳定,占33.33%,4例出现进展,占13.33%。放化组的客观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2 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

放化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单放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两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优于单放组。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在放化组,出现6例3级低白细胞血症,6例3级贫血,以及8例3级以上低血小板血症;单放组的血液学反应则均在2级以下,两组在血液学方面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放化组8例患者发生2级以上的头痛,对比放疗组有5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中,并未发现肝、肾以及心脏的相关毒性,也没有患者因相关的不良反应致使减量化疗药物,可见福莫司汀耐受性良好。

3 讨论

自从有作者报道全脑放射治疗可给患者带来好处以来,全脑放疗为脑转移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不仅能改善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而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出现的立体放射治疗是一种新的放疗方式,立体放射治疗后转移瘤缩小明显,而周围脑组织损伤体积较小,出现晚,其对于小的脑转移灶能够得到很好的剂量分布和控制率。该研究采用的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是立体放射治疗较为先进的一种治疗方式。

福莫司汀是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脂溶性较好,作用是使细胞内的DNA 降解和合成受阻,同时也影响RNA 和蛋白质合成,除使S期细胞受损外,其他各期细胞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损,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其化学结构特性使其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可诱导处于G0期的肿瘤细胞向S期转化,提高放射抵抗肿瘤细胞的反应性,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疗效[2],化疗药物和放射线具有协调增效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3]。

该试验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配合福莫司汀单药化疗,放疗结束后再行化疗的治疗方式。可以看出,放化组客观缓解率明显优于单放组(P=0.023)。且该试验中,放化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2.0个月,单放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8.5个月,各临床试验对比发现优于部分文献报道的试验结果,可能与该试验中选取患者KPS评分≥70分,且多数患者并未合并脑外转移有关。虽然放化组的总生存期优于放疗组,但该中位生存期仍不能令人满意。在不良反应方面,放化组血液学毒性与单放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但经对症处理均能完成相关治疗。文献报道[4],骨髓抑制通常在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定期进行血象随访非常重要。在该试验中放化组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提示放化结合有可能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现状。但本试验中所搜集病例数较少,尚待开展大宗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证实放化结合对脑转移瘤患者的作用。

[1]姜文齐,孙晓非,张力,等.实用肿瘤内科处方用药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518-528.

[2]Mingione V,Oliveiva M,Prasad D,et al.Gamma knife surgery for melanoma metastases inThe barin[J].l J Neuorsurg,2002,96:544-551.

[3]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2):305-308.

[4]Frenay M,Giroux B,Khoury S,et al.PhaseⅡstudy of fotemustine in recurrentsupratentorial malignant gliomas [J].Eur JCancer,1991,27:852-856.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中位生存期
Module 4 Which English?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调速器比例阀电气中位自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跟踪导练(4)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