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国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的几点思考①

2013-01-24 00:54卓大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年10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报告

卓大宏

关于在中国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的几点思考①

卓大宏

[本文著录格式]卓大宏.关于在中国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的几点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10):910-911.

由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银行发起和组织编写的《世界残疾报告》(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WRD)已于2011年6月在美国联合国总部隆重发布。这部划时代的关于残疾与康复的经典文献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世纪加快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进程的蓝图,号召世界各地的人们要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包容性的、展能的社会,使残疾人在社会中能健康成长,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取得成功。

2011年12月6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世界残疾报告》和《社区康复指南》发布会。2013年6月19日,《世界残疾报告》国际中文版正式出版。这也标志中国落实《世界残疾报告》进入新阶段。

如何在中国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的精神?对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遵循普遍原则,跟上现代潮流

1.1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现代残疾人工作的新理念,并以之指导行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新理念,在《世界残疾报告》中有明确的揭示和阐明。

·残疾人工作的模式:近数十年来,残疾人工作的模式已从“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人们应当主要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去理解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去解决残疾人的康复和融入社会的问题。“社会模式”强调的不单是从医学上矫治个别残疾人身体缺陷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采取“发展”的方针和“包容”的政策与措施,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

·残疾人工作的目标:逐步建立起无障碍环境,发展康复及支持服务,提供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定及实施包容性政策与项目,改善残疾人的生活,使他们能融入社会生活主流,平等参与、发挥潜能,取得成功。

1.2要把握住残疾人工作的关键问题——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世界残疾报告》提示,残疾人之所以生活处境困难,不能融入社会,是因为他们面对着许多障碍,而这些障碍应当可以避免,相关的多种不利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辨识这些障碍,恰当地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些障碍,努力处理和解决这些障碍问题,这就是残疾人工作的切入点,包括:

·处理残疾人卫生保健和康复中的障碍;

·处理残疾人社会保障及支持服务中的障碍;

·处理实现平等教育和融合教育中的障碍;

·处理残疾人就业障碍;

·创建无障碍的环境(公共设施、交通、信息、通讯,以及社会态度等方面无障碍环境)。

1.3要为做好残疾人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条件(保障),以便使各个切入的关键问题能迎刃而解

《世界残疾报告》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各地残疾人工作的规律和经验,认识到要切实做好残疾人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使残疾人及其家庭真正受益,就要为此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给予足够的支撑。这些条件包括:

·计划上和政策上的支持(纳入总体计划,或订出专项行动计划,重要的领域分别从法律上、法规上、政策上给予足够的支持);

·项目建设上和资金上的支持(残疾人事业和相关基础设施要分类立项建设,拨出专款,在资金上予以充分保证);

·人力资源上的支持(培育为残疾人工作的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为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给予继续培训和教育);

·组织领导上的支持(为保障服务、提高效率而加强机构建设、能力建设、标准制订,改进管理、监督和协调)。

1.4要采取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现代的残疾人工作方法,讲求效益,提高质量

《世界残疾报告》吸取了多年来全球残疾人工作的经验教训,又结合《世界残疾报告》编写过程中的调研和反思的体会,提示做好残疾人工作,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抓住关键问题,而且要有好的工作方法。《世界残疾报告》特别引入近年来各行各业重视遵循事实、数据的科学理性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又继续发扬多年来残疾人工作以关爱精神和民主作风,重视听取残疾人意见和发挥残疾人作用的传统,于是形成了以下有关残疾与康复领域的先进的工作方法。

·重视调查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收集整理事实和数据,以真实准确的事实和可靠的数据反映残疾的状况和康复的需求,作为制订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的依据。

·重视典型示范。培养和总结出最佳的工作模式(the best way of practice),不满足于一般性的可行和有效,而是要找出最佳的典型加以推广。

·开展科学研究。依靠多个相关学科研究的成果解决疑难问题,指导工作。

·强化伙伴协作关系(partnership)。依靠现代化网络联系,使资源、技术和服务上的分工、整合与协同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重视对残疾人的赋能(empowerment)。听取残疾人意见、发挥残疾人作用(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残疾人组织等),共同做好残疾人工作。

2根据中国国情,抓住特色环节

在中国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有着不少的有利条件:①我国已有30年残疾人工作丰富的实践,取得显著的成绩,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②我国在政府的主导下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残疾人工作网络,由卫生、民政、残联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四大系统组成工作网络,并确定了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支撑系统,使残疾人工作得到较全面的覆盖和保证;③我国经济正继续崛起,社会改革、医疗改革继续深入,将为残疾与康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④我国在残疾与康复事业上已与多个国际组织、多个国家政府和民间团体(NGO)建立了联系,从信息、技术、资源上得到支持,开展合作,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的精神。

然而,由于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我国在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这些特殊情况包括:①我国幅员广大,残疾人口众多,且继续增加,客观上残疾人对脱贫、康复、融入社会的需求十分巨大,残疾人工作的各项任务十分艰巨;②我国地理经济环境和条件,各地相差悬殊,城乡之间、贫富之间、沿海与内地(中西部)之间,差别很大,尤其在边远山区农村,残疾人工作基础较差,资源极其有限,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克服多种困难和障碍,推进残疾人工作;③在我国,业界对有关残疾与康复的理念认识、战略思维、法规配套、服务项目和能力建设等,与《世界残疾报告》所展示的境界和要求存在着相当的距离,要迎头赶上;④工作上的一些弱项要认真加强和改进。

我们要把《世界残疾报告》提出的一些普遍原则与我国实情结合起来,在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的过程中,做好残疾人工作,从工作基础、主要保障、关键环节、资源开拓等方面,形成我国自己的特色,笔者对此有下列几点思考和建议。

2.1要把提高对残疾与康复的认知和意识作为做好工作的基础,以现代的创新思维、先进理念指导工作

为此,要持久地、系统地组织学习、宣传《世界残疾报告》中的新理论、新原则,首先是组织残疾与康复业界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也包括对有关政府部门人士和社会上广大群众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2.2要以完善政策、健全法规,拟订标准,建立机制作为残疾与康复工作的根本保障

使相关的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落实、保证质量。例如,争取在未来逐步制订“社区康复法”、“康复专业人员法”、“精神康复法”等。

2.3要把社区康复作为残疾与康复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成为残疾人工作的依托

抓好社区康复,残疾人的工作(尤其全面康复,融入社会)就可以得到落实。正如《世界残疾报告》所阐明,“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总的发展中,为实现残疾人康复、机会平等、减贫、融入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性计划。”在残疾人工作中,社区康复好比一个“纲”(关键环节),“纲举目张”,抓住社区康复这个“纲”,使它开展和伸举起来,残疾人工作的各个“目”,也就能够张起来而有生气了。人们应当结合贯彻《社区康复指南》(WHO,2010)来贯彻《世界残疾报告》,两者相得益彰。要真正抓好社区康复这个“纲”。我国业界还应注意:要在社区康复的观念上、任务结构上、组织领导上、工作模式上、工作规模和层次上、工作质量上、资源整合上,等,都要有所创新,并把创新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样就有望使社区康复能带动整个残疾与康复工作前进。

2.4要努力开拓残疾与康复工作的人力资源,培育出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训练有素的残疾与康复的专业人员队伍

为此,要建立起残疾与康复工作系列的新的职业,经过有关政府部门认可批准作为新职种(新的职业种类),赋予新职称,名正言顺,业有专精,如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临床康复心理治疗师、假肢及矫形器师、康复咨询师、康复社会工作者、特殊教育教师,等。

为了加强我国康复人力资源的开拓和专业队伍的建设,笔者还建议:①加快我国在康复人材教育制度上与国际接轨的速度;②由中残联建立一所“残疾与康复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培训提高相关的在职各类人员;③加强对残疾人骨干的赋能训练和支持以及领导力建设。

总的来说,贯彻《世界残疾报告》精神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我们有信心,只要把全球的原则与中国的实情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世界残疾报告》的精神,把我国残疾人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C913.69

C

1006-9771(2013)10-0910-02

2013-10-16)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康复治疗科学系,广东广州市510080。作者简介:卓大宏(1932-),男,广东中山市人,教授,任职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专家顾问组,长期从事康复医学研究。《世界残疾报告》国际中文版总审校之一。

10.3969/j.issn.1006-9771.2013.10.003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报告
报告
我骄傲
报告
报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