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田,朱向东,李应存,戴恩来,金华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敦煌医学 宝藏奇葩
——敦煌医学的学术和研究价值探析
李金田*,朱向东,李应存,戴恩来,金华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文章从文献和历史的视角解析了敦煌医学的内涵及其医学体系的归属和学术价值、研究成果。敦煌医学中的医学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的医学内容填补隋唐前后医学典籍之空白,为古医籍的校勘和辑佚提供了重要依据,是对古佚“经方”的重要发现。敦煌医学中的医药学术成就丰富多彩,涉及医学理论、脉学知识,本草精华,方剂大成,针灸真髓,道医佛医等方面的内容,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别具一格敦煌壁画形象医学,是中医象思维的生动描绘,其中的练功运动卫生保健诊疗疾病等壁画内容,对养生保健也非常有指导意义。敦煌医学研究,硕果累累,涉及理论、文献、临床、开发等各个方面。
敦煌医学;学术价值
公元1900年(即光绪二十六年,为庚子年)的夏天,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5万余卷的遗书,即敦煌遗书,包括5~11世纪多种文字古写本及少量印本,既有官方文书,又有私人文书。这些遗书的发现,震惊了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从而在世界上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据196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的有关统计,有目可考的敦煌卷子就有2.25万卷,其中除大量的佛经外,有关医学的卷子至少在70种以上,目前公布的已在100种以上,敦煌医学真可谓是敦煌宝藏中的宠儿,一朵艳丽的奇葩。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支,是关于整理研究敦煌遗书、敦煌壁画以及敦煌文物中医药史料的一门学科。敦煌医学的内涵可以从地名学、医学内容及医学体系三个方面来认识。从地名学角度来说,是因为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5万卷左右的敦煌遗书和在敦煌保存下了以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为代表的大量石窟艺术的缘故。正是由于这些缘故而使敦煌学成了世界上唯一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敦煌莫高窟也在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珍贵文化遗产。在敦煌学中,敦煌医学是其重要分支,以地名学相称也是非常切合实际的。这一命名既避免了某些片面性,又与“敦煌文学”、“敦煌艺术”等命名相呼应,所以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从医学内容来看,敦煌医学的内容包括涵盖了中医药学、藏医学、西域医学和印度医学,尤其在其相互交流与影响中产生的壁画医学内容及佛教医学内容是在中国以至世界医学史上都是非常奇特与珍贵的。从医学体系来看,敦煌医学体系仍属于传统医学体系,其体系不属于某一种医学体系,而包括以中医学为主的多种医学体系,如其中的藏医内容属藏医学体系等。当然,随着对敦煌医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概念的含义也将进一步认识。
我国在六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医学著作甚多,但这个时期的大批的医书中能够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很少,只有《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书。敦煌医学卷子弥补了这—历史时期传世医书的短文现象。如《黄帝内经》在敦煌医学卷子就有好几种,如俄Дx02683、Дx11074《黄 帝 内 经》 节 选 本、俄Дx00613《黄帝内经》等。敦煌医学卷子,是迄今为止除极少量汉墓出土医书外,我国最古老的一批医书实物,也是文字和内容最为丰富的。正是由于它们都是在中国刻版印刷术以前写成的墨迹,故远较之现存各种刻印本医书为古,从而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由于敦煌医书均是公元十世纪初以前的文献,因而可为隋唐及以前的传世古医籍的校勘提供重要的旁证。如:P.3287《三部九候论》是组成《素问·三部九候论》一篇的重要原文,因而可供校勘该篇之需;S.202《伤寒论》甲本及P.3287可供校勘今本《伤寒论·辨脉法》、《伤寒论·伤寒例》参考等。在我国历史上有些重要古医籍原书早佚,或虽有传本但已有很多残缺,而在敦煌医学卷子中保留有其佚文者可为辑佚复原古籍提供重要内容。如:唐代初期由政府组织医官撰写的药典性著作《新修本草》一书,自宋代以后早无传本,仅有佚文散见于历代本草著作及其他文献中。在敦煌医书中有关《新修本草》的卷子共有四种,即S.4534、P.3714、S.3822及李氏旧藏(即李盛铎)均系早期不同的传写本。
所谓古佚“经方”,是指汉以前医方的统称,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曾专门就“经方”涵义作了论述,并收载了“经方”类著作11种,274卷,均是西汉以前的医学方书,但早已全部失传。在张仲景等人医书中虽引录了一些古“经书”的佚文,但缺遗尚多,远非全貌,现在通过敦煌出土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却发现了不少久已失传的古代“经方”。此书虽非梁陶弘景原著,但系隋唐时人传录陶氏佚文而成。其时上距汉季未远,故所引录当时所见“经方”之文,多系北宋以后学者与医籍所未能得见者,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例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小、大阴旦汤,小、大阳旦汤,小、大青龙汤,小、大白虎汤,小、大朱雀汤,小、大玄武汤等,小、大“六神”汤方在弥补古佚“经方”以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4.1 医学理论:敦煌医学中的很多医学理论,特别是数种五脏论类著作,对五脏、经脉、俞穴等的生理病理的论述有些是在《内经》等古医籍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或补充,有些则是不见于传世古医籍或通行诸说者。
2.4.2 脉学知识:在敦煌医学卷子中,诊断学成就主要是脉学。在S.5614《平脉略例》、《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P.3477《玄感脉经》,P.3655《七表八里三部脉》、《青乌子脉诀》等书中分别论述了诊脉部位、方法、脉象特征及主病等问题。
2.4.3 本草精华:在敦煌医学卷子中首先是保存了南北朝及唐代四种重要本草学著作的若干早期传本。其中的《本草经集注》和《亡名氏本草序例》(S.5968)均是药物总论,主要论述药物的三品、配伍、气味、采制、剂型、主病之法、分量、炮制、诸病通用药、解诸药毒、不宜入汤酒病及药物七情等药物的应用。《新修本草》是唐代政府组织医官篡修和颁行全国的药学专著。敦煌医学卷子共有四种残本。此外在敦煌医学卷子中对地道药材的应用也很重视,如P.2115《张仲景五脏论》的单验方中的“河内牛膝”、“上蔡防风”、“中台麝香”等。
2.4.4 方剂大成:在现存敦煌医学卷子中保存的医方数量,据《敦煌古医籍考释,所收载的粗略统计至少约在1100首以上。其中除了个别见于前代医学方书的古方外,大都是六朝隋唐医家通过验证的经效医方,而且还有不少单验方。这些医方治疗疾病的范围也极广泛,其中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的疾病等。此外还有一些美容方剂如:面脂、面膏、生发、香衣等。这些医方的剂型,除了常用的汤剂、丸剂、散剂及膏剂等外,还有外用膏摩方、药酒方、药水洗浴水,灌肠方、点眼药方、药水染发髭方、肛门或阴道坐药方等。
2.4.5 针灸真髓:敦煌医学卷子中S.6168、S.6262的《灸法图》及P.2675的《新集备急灸经》是唐代写绘带有穴位图谱的两部灸疗专著。象这样的针灸图形实物,也是目前保存最古老的。它们不仅在治疗各种病症时取用孔穴较之同类针灸书籍有其特色,而且还有一些不见于传世灸书中的孔穴名称,如手、足髓孔、两脚五舟、天门、小腹俞等。
2.4.6 道医佛医:在敦煌医学卷子中,有不少是关系佛医、道医方面的,如道家的辟谷诸方、疗服石方等;佛家医方的神妙补心丸方等。尤其佛医方是以药物治疗和佛家咒语相结合为其特点。如治疗“眼上白皖”(P.2665).在用郁金、青黛水洗眼睛七天的同时,要求患者在东方日出时面向太阳向净明德佛忏悔等等。这种佛家咒语可使患者从精神上获得解脱,加上药物治疗,使得患者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而病愈。这种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提倡与借鉴的,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应了当时医药学术的成熟。
在敦煌莫高窟,至今仍保存492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尊塑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之一。丰富多彩的敦煌壁画虽然以佛经故事为主要内容,但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如耕作、捕鱼、驾车、舟渡、弹琴、嫁娶及胡商往来等。医疗卫生作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然在壁画中有所反映,从而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珍贵资料。赵健雄等根据其所见,将医学内容分为练功与运动、卫生保健、诊疗疾病三个方面。
2.5.1 练功运动:敦煌壁画中有不少生动而形象的练功与运动的画面,尤为可贵者,反映出了印度、西域文化的输入。如在西魏第285窟西壁正面佛龛上部,画有14幅菩萨禅定和外道的图像,其中左侧7幅菩萨禅坐修身图像,心静一境,确实达到了“恬淡虚无”的境界,类似“内功”、“静功”;右侧7幅外道图像模仿某些动物有特征性的动作姿态,苦练修行,颇类似五禽戏的功法,略近“外功”、“动功”。今天虽然不能对其练功与运动的有关动作一一命名,但如能深入研究,必能探求其真谛。
2.5.2 卫生保健:在敦煌壁画中形象地描绘了一些卫生保健的画面,北周第290窟人字坡顶东坡的清扫图,画着两个人在清扫院落,一人在有顶的厕所内排便,院内栽满花木、环境幽静清新,给人以舒适之感。
2.5.3 诊疗疾病:在敦煌壁画中也有许多有关诊疗疾病及佛教医药故事。如:北魏第257窟西壁的鹿王本生画面展现了一个佛教故事,从这个故事的侧面,反映出当时对溺水可救及恶疮的认识。北周第296窟窟顶北坡东段福田经变画中,有一幅诊病图,两位家属扶着半躺的患者,医生在一旁静心诊脉,确属一幅难得的诊病场面画图。
综上所述,敦煌医学在填补学术空白、纠正前人错误及改变某些传统说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医籍的校勘、辑佚到古佚“经方”的发现,从医理到诊断,从本草到医方,从针灸到临床,从佛医道医到藏医,乃至壁画医学的展示,大大丰富了古丝绸之路的医药学术成就。尤其是绚丽多彩的敦煌壁画医学,是研究祖国医学难得的形象资料。对于她的发掘整理与深入研究,必将为祖国医学增辉添彩。
敦煌医学的研究在甘肃中医学院有近30年的历史。多年来,学院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融入到教书育人过程中,成效显著,因而在2007年10月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充分认可。为了进一步发挥敦煌医学办学特色优势,2008年4月学院决定成立了敦煌医学研究所,2010年5月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被确定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6月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通过专家论证。在敦煌医学卷子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成果颇丰,特色甚浓,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敦煌医粹》、《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释要》、《甘肃古代医学·敦煌医学》等13部著作,2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其中“敦煌医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敦煌中医药馆等的建设”获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临床应用与开发研究为敦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甘肃中医学院专家学者依据敦煌二七二等石窟医史资料,研制出内病外治、强身健体的系列医疗保健用品,如敦煌二七二腹带、敦煌健胃带等;1994年研制的“摩风消肿膏”在临床试用后,对筋骨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012-10-25)
*[通讯作者]李金田,E-mail:ljt@gszy.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