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3-01-23 17:00:10周微微李荷君孙旦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化脓性鼻窦炎鼻腔

周微微 李荷君 孙旦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五病区,浙江 杭州 310003)

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周微微 李荷君 孙旦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五病区,浙江 杭州 310003)

目的 探讨针对儿童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手术时,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从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50例接受了鼻内窥镜手术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儿童,在围手术期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在手术后,随访1年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年后,患儿均无复发,治疗效果确切。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细致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正规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在围手术期及时调整状态,接受手术并顺利康复。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儿童;护理

慢性鼻窦炎手术常由各种致病菌引起。其中,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儿童患者,存在着较严重且难以控制的致病菌混合情况,因此患儿容易出现复发、病情加重等情况,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目前针对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治疗方式为鼻内窥镜手术[1]。除了手术本身,对于儿童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笔者在研究了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于我院自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并手术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在围手术期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共50例。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15例。患儿年龄8~15岁,平均年龄12.6岁。患儿鼻窦炎病程2~6年。平均病程3.6年。50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手术。其中,单纯性慢性鼻窦炎患儿29例、伴腺样体肥大患儿10例、伴扁桃体炎及腺样体肥大患儿8例、伴中耳炎患儿3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被选取研究患儿均符合以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诊断标准[2]:出现鼻塞、流脓鼻涕、头痛三大鼻窦炎典型症状,持续时间8周以上或反复发作每年发作4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10d以上。查体可见中、下鼻甲肿大,鼻道可见有脓涕或息肉生长。CT检查可见鼻黏膜全部或部分肥厚,鼻腔、鼻窦呈现高密度影。

1.3 手术处理方法

全部患儿在术前均接受CT扫描。为确保手术过程顺利,患儿麻醉均选用全麻方式进行[3]。患儿于全麻下,行Messerklinger术。在鼻内窥镜下切除以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清除鼻息肉后,棉片止血。在钩突前缘纵行切开分离中鼻道黏膜,充分暴露筛泡骨并切除钩突。根据患儿病变累及程度酌情开放筛窦、蝶窦并扩大上颌窦、额窦的开口以恢复鼻窦口引流及通气。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止血。隔3~5日后清理鼻腔。并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及引流量,局部使用缩血管药物、抗生素,全身使用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儿术后半年、一年进行随访,患儿恢复情况分为以下三个等级[4]。①治愈:头痛、鼻塞、流脓鼻涕等症状消失,体检见鼻腔上皮化良好。②好转:头痛、鼻塞、流脓鼻涕等症状显著缓解,手术部位仍有轻度肿胀,有少许分泌物。③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手术部位形成粘连、息肉。

2 治疗结果

50例患儿术后半年,治愈人数47例子,比例为94%;好转人数3例,比例为6%。术后1年治愈人数50例,治愈率达到100%。

3 护理方法分析

3.1 术前护理

3.1.1 针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慢性鼻窦炎患儿,长期处于鼻炎发作状态。特别是化脓性鼻窦炎情况下,患儿感染情况较重,临床症状突出。鼻塞、头痛、局部刺激症状反复迁延。这种状态下患儿及长期照料患儿的家属,都处于非正常心理状态[5]。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忧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在大部分患儿中都有体现。而患儿家属与其他疾病儿童的家长相比,也更加的焦躁烦闷。加上针对鼻腔的手术,就在患儿面部,在治疗前后对于患儿的主观冲击感,要远远高于打针吃药或其他部位手术等治疗方式。因此,在患儿的术前护理中,心理护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患儿住院后,笔者对患儿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由于父母的接收能力更强,与患儿的交流沟通比医护人员更多,因此,笔者首先致力于针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向家属反复耐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向家属介绍和示范术后成功恢复患儿的例子,向家属介绍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和医德医风。建立起医患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增强患者家属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在建立治疗信心的基础上,再向患儿家属介绍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大致过程,特别是术后患儿的各种可能反应。让家属对治疗有较完备的认识。使得家属的心理处境通过未知-了解-接受-平稳的流程,做好术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对于患儿心理护理,则以培养情感,建立信任为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多用言语安慰,多与患儿进行沟通,采取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获得患儿的好感与信任,提供轻松融洽的医疗环境。为后续治疗的配合奠定基础。

3.1.2 术前准备指导

为了使患儿鼻腔及全身情况尽快调整适应手术需要,并促使患儿在术后能够适应和顺利恢复。在手术进行前,就需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适应性功能锻炼指导。具体锻炼内容如下:①张口呼吸:正常状态下,人是通过鼻腔进行呼吸。但是在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后,鼻腔通道暂时性的被堵塞,患儿需要改用口腔进行呼吸。为了使患儿适应新的呼吸方式,需在术前即对患儿进行呼吸训练。②卧床大小便练习。由于患儿接受全麻手术,术后较长时间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走动和移动,因此需要对患儿在卧床条件下的排便行为进行锻炼。避免突发性排便环境和方式改变下患儿出现排尿排便困难等情况。③术前药物及术区准备:对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为保证手术过程顺利,减低感染风险,加快术后恢复,需在术前对患儿进行抗生素+激素调理,达到抑制炎症,抗菌消炎的作用[6]。术前3~5d,口服阿莫西林抗生素,同时如雷诺考特喷雾剂等类固醇类激素局部滴鼻使用。患儿在术前需完成凝血功能、血小板检查,确保患儿凝血功能正常。对患儿进行视力、视野、眼底、瞳孔检查确认患儿的视觉相关神经功能正常。术前一天对患儿进行头发、鼻毛剪除。使用漱口水进行口腔清洁。术前禁食12h,禁饮水6~8h。术前30min,根据患儿体质量情况和身体功能,酌情肌内注射止血镇静药物:阿托品,立止血,苯巴比妥钠。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麻醉护理

患儿均为全麻手术,在完成手术后,需去枕平卧6h,并注意患儿头需偏向一侧,术后6h内需严密监测患儿口腔分泌物情况。由于鼻腔手术后,患儿仅剩口腔为唯一通气道。而小儿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征:舌大、颈项部短、呼吸道口径小。舌后坠发生率高。因此,儿童全麻后的气道阻塞发生率更高。因而保持呼吸通畅是患儿术后麻醉护理的首要工作。需监测患儿神智、面色、生命体征,观察华患儿手术腔分泌物的引流情况。术后6h以后,改为半卧位,以引流通畅,并减轻鼻痛和额部胀痛的情况。体位以患儿呼吸顺利为合适。此外,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敷料的填塞情况,注意患儿在咳嗽喷嚏等情况下敷料有无脱落或

3.2.2 术后常见症状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出血和疼痛。为了稳定患儿及家属情绪,消除症状,须针对这两个主要术后临床表现予以针对性护理。

手术后,患儿鼻腔内创口难免会有渗血或陈旧性出血引流出来。要与患儿家属共同配合和观察,告知患儿,口腔中的任何分泌物都要及时吐出不得吞咽。随时监测患儿咽后壁有无新鲜的出血情况。特别是对于频繁吞咽,吐分泌物的患儿,应与医师配合详细查看,评估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对于少量渗血患儿,使用抗生素纱布中鼻道填塞方法处置。给患儿予以保护性护理,避免面部受刺激而咳嗽。术后1周的时间内避免运动,以免诱发术腔出血。在50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术后出现新渗血情况,予以上述处理后成功控制。

由于手术带来新的创伤,这种创伤所导致的疼痛反应,在术后麻醉药消失会逐渐显现。在成人,由于耐受力强。麻醉后疼痛的消极效果较小。然而对于儿童,术后疼痛是一种消极作用显著的刺激。术后疼痛未予恰当处置,常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变差,治疗效果欠佳。患儿哭闹等还增加了出血、窒息等的危险。对于患儿,在疼痛时给与冷敷,缓解鼻部肿胀,对于疼痛剧烈难以入睡患儿予以止痛药治疗。对于咽部干痛患儿,予以口唇部覆盖湿润纱布,加做雾化吸入方式予以缓解。由于患儿对于止痛药的使用有限,疼痛护理的关键还在于心理护理。对于家长,应提前耐心告知术后出血疼痛是正常现象,使其有心理准备,消除紧张焦躁心理。对儿童,则以转移注意力,鼓励和安慰等心理暗示,心理支持方式,与家长一起合作帮助儿童度过手术后疼痛期。

3.2.3 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

鼻内窥镜术后,会出现诸如脑脊液鼻漏、眼眶及视神经损伤、鼻腔粘连等并发症。针对性的抗并发症护理,是减少这些情况出现几率,提升患儿恢复质量的保证,笔者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针对脑脊液鼻漏的预防,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鼻腔流出液的性质。特别警惕水样分泌物。定期对可疑分泌物送检。存在鼻漏的患儿,取半卧位并卧床休息。避免刺激会用药以免造成逆行感染。鼻漏不能缓解的患儿,请示医师酌情进行鼻漏修补术。

针对眼眶及视神经损伤的预防。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重点观察眼睑球结膜有无水肿出血。术后查体时给患儿进行视力视野检测。对于存在水肿、视力下降患儿,适当减少纱布包扎以减轻压力。使用地塞米松消炎去肿。

鼻腔手术后创伤区易诱发粘连,这对于确保术后患儿鼻腔的正常功能影响极大。在术后,针对抗粘连的护理,关键还在于术后换药,定期复诊。每次换药时在内镜下认真观察并及时清除病变组织。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检测和疏通鼻窦窦口。在冲洗的生理盐水中,加入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以利于消除黏膜水肿。如果存在感染或分泌物变脓性,则加入呋喃西林等抗生素予以冲洗。换药时可应用麻黄素棉片以收缩鼻腔内各个通道表面黏膜。如果粘连严重则予以松解手术缓解。

3.3 出院指导

患儿手术后全身及局部情况稳定后即可出院定期复查。但是患儿仍然需要定期鼻腔冲洗和换药。因此,在患者临出院前,还需向患儿家属做好出院教育,包括:鼻腔冲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冲洗液的配置。冲洗过程轻松适度避免出血。患儿应加强身体锻炼,多吃蔬菜水果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等。

[1] 马伟新.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内窥镜手术围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69-170.

[2] 王龙英.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480-482.

[3] 官树雄.抗生素围手术期冲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对FESS术出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31(6):12-14.

[4] 陈越,陈绩,蒋礼萍.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6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12-2913.

[5] 张丰兰.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115-116.

[6] 杨璐,张军.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5(5):170.

R473.76

B

1671-8194(2013)22-0308-03

猜你喜欢
化脓性鼻窦炎鼻腔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鼻腔需要冲洗吗?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7:38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0
清洗鼻腔治感冒
祝您健康(2018年3期)2018-03-15 22:15:11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