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艳
(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关于治疗泄泻的一些临床体会
刘秀艳
(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运用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经验,结合自身临床所见,以外感和内伤分证,探讨泄泻的辨证治疗。
泄泻;外感;内伤;辩证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它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学是将它作为一个疾病进行研究的。先辈们对此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在此,我所谈及的是自己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前辈经验的一些体会,不够成熟和严谨,所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是抛砖引玉之意,请大家不吝指正。
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兹不尽述。中医学发展至今,普遍的认为本病的发生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1,2]。所有的致病因素作用结果都是使脾胃的功能放生了障碍,致使脾胃升降失常,气机逆乱,清浊相干,引发本病。
自然之内,六气流行,依时顺布,长养人体正气。若有太过与不及,或者非时而至,皆为致病邪气。六淫之邪使人发生泄泻,以寒湿暑热较为多见。各种致病邪气多由皮毛肺卫而入,最后都是对脾胃造成影响,使脾胃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泄泻。其起病情形大多和西医讲的急性胃肠炎类似,发病较急,有的具备发热恶寒等表证,有些则没有,或见心胸懊恼,欲吐不吐。现代人们多用抗生素治疗,喜欢其取效快捷,然亦多有不效。中医治疗审证求因,按照六气流行,各出治法以治之。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泄泻,多见发热恶寒等表证,笔者常选用程氏加味香苏饮加减治疗,外散风寒,内畅气机,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效果良好。暑湿火热之邪盛于夏季,发病时多见有发热,但恶寒者少。大抵暑热之邪袭人,致使腠理开泄,邪气迅速入里而使机体从其热化,在太阳寒水之经停留时间很短,故发热者多,恶寒者少。即便有恶寒,也是稍显即逝。对于单纯以火热为主导致泄泻者,临床所见不多,以凉膈散或白虎汤加减治之可也。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最能引起泄泻,长夏之际,暑热夹湿,产生湿热泄泻。如果是热邪偏胜,以葛根芩连汤加祛暑利湿之品,多可治愈。另外还有湿邪较胜而火热不明显者,可以用平胃散或胃苓汤加减治之。时当秋季,燥气当令,泄泻患者应该减少,然立秋之初,处暑之前,仍为暑湿当令,还多可见泄泻患者,及至处暑之后,土运已过,金运当值,临床所见泄泻患者确实不多,这或许是笔者少见寡闻,以管窥天,就不敢妄言了。其中事理,还请方家多多见告。然而秋季疾病中还有痢疾一症需要与泄泻鉴别。痢疾发生,典型所见须有腹痛,下痢赤白。在笔者所见却并非如此。曾有患者,就诊时以腹痛为主,频频如厕,及至登厕,所便之物甚少或无物,下痢赤白并不显著。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才不至于误诊误治,敬请同道者多多留意。
以上所论,赅四时六气而言也。不过略示规矩。学者当知,四时五运六气之变,已经很繁复了,及至作用到人体,随着人体的种种不同情形,会有更加难以揣度的变化。所以学者切不可以妄执成法以对待之。兹举一例以名其状。今夏芒种以后,少阴君火当令,多有以发热就诊者,各种中西药物应用过后,仍有热势不退者。这时有一些患者发生泄泻,一日数次,而泻后均热退人安。详究其理,,乃是因为热势在里,随泻而出。其疾遂愈。疾之既愈,何必药之。似此种情形,需要临症把握消息,随证治之即可。不必概执成法。
内伤所致泄泻,大概有两种多见。一个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恣肆。每以纵其口舌,不循常度,饥饱失常,寒温失节,,损伤脾胃,升降失调,发为泄泻。另一个是现代人七情放纵,事理乖张,五志过极,百病归于中土,同样损伤脾胃,发生泄泻。其临床辨证涉及寒热虚实诸多层面,很难一概而论。在笔者观察,各种致病因素尽管众多,但最后发生泄泻者,其转归还是以脾胃虚弱为多见,夹杂气血痰火湿食诸证。笔者曾有一验案可供参考。一男子,40余岁,,大怒之后,恣饮凉啤酒数瓶而发泄泻,一日十余行,时溏时泻。笔者以其大怒伤肝,横夺脾胃,加之所犯“形寒饮冷”之戒,采用李东垣升阳益胃汤治之,其中多加防风,独活,羌活等风药,大汗之余,病去如失。总之内伤所致泄泻情形复杂,全在医者临证揣摩。其虚实寒热之状,一言难尽。
在祖国医学的宝库里面,针灸疗法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治疗泄泻时,针灸疗法亦为笔者所常用。中脘,天枢,足三里,公孙,内关[2]等穴位,对于本病确实疗效确切,值得大家重视,应用。对于小儿腹泻,笔者有一经验,尤其是在大量应用抗生素仍然效果不好时,可以采用毫针刺其四缝,合谷,天枢,足三里,点刺即可,不必留针,效果显著。同 道学者多多于此留心,每每可补药物之不及。
总之,脾虚湿胜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因素。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治疗时,要“谨守病机”,补虚泻实,调其寒热,以冀十全之功,方为我辈所求。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1. [2]杨长森.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
R256.34
:A
:1671-8194(2013)02-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