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眩晕辩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董桂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眩晕患者根据眩晕的辨证分型实施护理。结果 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护,65例眩晕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眩晕患者实施辨证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痊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眩晕;辨证护理;效果分析
眩晕又称晕眼花,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临床症状多为头晕眼花,轻者闭目片刻即止,重者如坐舟车,天旋地转,并伴恶心、呕吐、出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中医对眩晕首先辨证证候虚实,根据不同的症候实施辨证护理,因时因人给予患者情志、饮食、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相应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护理质量[1]。我院对65例眩晕患者实施辨证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眩晕患者6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28~57岁,平均37岁。经诊断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目眩、旋转或晃动感,自觉头晕、昏沉或头胀不适,且多数反复发作[2]。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一般临床护理,主要包括:①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无喧闹和噪音,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光线,使患者感到舒适温馨。②定期监测患者的基本体征,如体温、血压、尿量变化及情绪变化,随时关注患者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眩晕印发的脉象和舌苔的变化等。③对于重症患者应多鼓励其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低头或旋转等动作,协助患者坐起时动作要缓慢,保证床铺平稳无摇晃[3]。④加强情志护理,随病情的发展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易烦躁、焦虑、悲观消极,因此应多与其谈心,态度和蔼,言语诚恳,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其心情舒畅,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配合医师的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1.2.2 辨证护理
肝阳上亢型:本组该型有21例。症见眩晕、耳鸣、头痛头胀,或因生气烦劳而病症加重,面色潮红,少睡多梦,急躁易怒,胁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或滑。护理要点:根据患者病情观察其住院表现,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所想所需,尽量满足要求,避免患者受到一切刺激;将患者安排在舒适安静的病房中,使患者心情舒畅,跟患者谈心时态度要热情和蔼,不使患者有距离感和绝望感,帮助患者排忧解难保持其精神愉悦;饮食方面要叮嘱患者不要服用辛辣食物;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家人亲友的探视量,使患者静心休养。也可以在中医方面采取针刺风池、百会及足临泣穴,以达到清热解痛,理气舒肝的功效。
痰浊中阻型:本组该型有19例。症见眩晕,头重,欲呕,少食多寐,胸闷乏力,苔白腻,脉濡滑。护理要点: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帮助患者消除焦躁情绪,鼓励其接受新的美好的事物;若患者呕吐较剧烈则应辅助药物治疗,保持其病房环境干燥温暖,阳光充足;对于严重呕吐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提示患者采取侧卧位;患者服食中药时应该遵循少量多次服药的原则。也可以在中医方面选择针刺丰隆、涌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相应辅助护理。
气血亏虚型:本组该型有14例。症见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呕恶纳差,唇甲不华,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女性常见月经不调,舌质淡,苔厚腻或薄滑,脉细弱无力。护理要点:因该类患者气血两虚,眩晕症状动则加重,故应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频次,以免劳累过度而大量消耗气血;保持患者平心静气,尽量卧床疗养,并劝诫患者应保持每日7h以上的休息时间;避免夜间工作;告诉患者进行活动时动作要缓慢轻柔;另外要多注意患者的起居是否规律。中医方面可采取针刺凤池、足三里等以达到血安神目的效果。
肾精不足型:本组该型有11例。症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偏阴虚者则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阳虚者则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多见于先天不足或劳伤过度致肾虚亏耗。护理要点: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宜操劳过度;鼓励患者多活动筋骨,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血脉流通,尽量做一些缓慢柔和、动静结合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及太极等。常与患者聊天,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肝阳上亢型21例患者中,15例住院1周后眩晕症状消失,6例明显改善;痰浊中阻型19例患者中,14例眩晕症状消失,5例自觉好转;气血亏虚型14例患者2周后头晕症状全部消失;肾精不足型11例患者经过2周的护理,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4周内均治愈出院。
眩晕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即眼花或视物模糊;晕即头晕,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不定,站立不稳,二者通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其常见分型包括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等,不同的分型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4]。眩晕虽病在清窍,却与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郁化火、肝阴不足均可导致肝阳上亢,眩晕兼见头痛头胀、面红等症状;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之眩晕,多见呕恶、耳鸣、头重等症状;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眩晕兼见乏力、纳呆、面色无华等症状;肾精不足,眩晕多兼有腰膝酸软,耳鸣如蝉等症状。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证型对眩晕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 周云芬.堆眩晕患者辩证施护60例体会[J].护理研究与实践,2012, 5(10):1216.
[2] 潘婕,罗本燕.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31(6):421-423.
[3] 章健莉.108例眩晕的辨证施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61.
[4] 刘利芳.眩晕症辨证分型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1,49(6):384-385.
R473.5
B
1671-8194(2013)31-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