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2013-01-23 19:51:06胡珊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

胡珊珊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胡珊珊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通过对疾病血液形态学误诊、漏诊病例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在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涂片,通过瑞 -姬染色,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形态、数量,以及血液寄生虫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形态学检查的筛选,可疑病例应进行镜检,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尽可能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和漏诊。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

随着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引进和临床广泛引用,显著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也提高了检验的准确度[1]。但是,相应地也忽视了血液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临床上由此造成的误诊和漏诊病例也是屡见不鲜。所以,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面,血细胞分析仪只能作为一种筛选方法,对于可疑病例,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镜检[2]。本研究中,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红细胞形态学的误诊、漏诊情况分析

黄疸入院患者,男性,16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没有显示异常结果,经过1个月的抗肝炎治疗,但临床疗效不佳,体检也未见异常,B超显示胆结石。镜检结果显示,白细胞形态未见异常,红细胞,尤其是点彩红细胞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增加,并且患者的母亲和胞弟的球形红细胞都有增多现象,并结合相应检查结果,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进行脾切除术,术后黄疸消退,血红蛋白也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过分依赖血细胞分析仪,没有足够重视血涂片的复检工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较低,检验人员没有掌握球形红细胞的镜下形态特点;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1.2 白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情况分析:

1.2.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女性45岁,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多,存在异型淋巴细胞,并且血涂片的尾部可见大量破碎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淋巴细胞体积增大,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疏松网状,核仁不清,尿液分析显示,尿蛋白阳性,抗EHF-IgM阳性,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EHF),确诊后进行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治疗半个月,康复出院。

误诊、漏诊原因: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血象特点,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认识不够充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伴有白细胞计数增多,粒细胞的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尿中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尿素升高,以及肝功损伤,然后结合EHF骨髓穿刺,根据病理活检结果,与急性林白细胞白血病进行鉴别诊断,做出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诊断。

1.2.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男性,50岁,入院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显示正常,血液学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骨髓象显示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正常,并且形态也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各项结果显示骨髓象基本正常。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入院前4d,静滴头孢哌酮后24h内饮用啤酒,顿感不适,入院就诊。入院第二天白细胞明显升高,入院第五天,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入院第十天,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并且白细胞分类正常。

误诊、漏诊原因:静滴头孢哌酮后,饮酒导致类白反应,外周血象中出现中、晚幼稚粒细胞,并且出现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血象检查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需要引起临床检验和临床医师的注意和重视。

1.3 血液寄生虫误诊、漏诊情况分析

股骨骨折入院,男性,37岁,术后发热、脉搏和呼吸增快,双肾B超显示正常,胸片显示双肺未见异常症状,实验室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肥达氏反应、外婓氏反应均为阴性,肝炎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梅毒和艾滋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抗生素应用1周后,患者出现周期性发热,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涂片检查,经过瑞-姬染色后,镜下发现疟原虫,经过抗疟原虫治疗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误诊、漏诊原因:血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没有及时进行血涂片的镜检;我院不是疟疾的高发区,从而忽视了疟疾疾病的存在,并且患者没有周期性寒战、发热,以及出汗退热等疟疾的典型症状。

2 讨 论

根据上述病例的分析,以及误诊、漏诊原因的分析,能够发现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某些不仅仅依靠形态学诊断的疾病,细胞形态学的异常变化,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3]。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并结合临床病例,对于细胞形态学检查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①需要强化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性,加强细胞形态学的培训和人才培养;②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细胞形态学相关知识,了解血液性疾病的临床知识,尤其是贫血性疾病,通过细胞形态学与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才能明确诊断,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4];③完善检验科的规章制度,制定科学的血液分析仪细胞复检标准,并要求认真执行,并进行有效监督[5];④细胞形态学检测人员需要通过资格认证考核,考核合格人员才可以从事细胞形态学的检测工作;⑤定期参加和足趾细胞形态学的学术交流,提高血液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水平。

[1]田露.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5):527-528.

[2]刘 芳.外周 血 细 胞 形 态 学 检 测 的 临 床 价 值 [J].检 验 医 学 与 临 床 , 2012,9(4):468-469.

[3]宋 国良 ,血 液 细 胞 形 态 学 误 诊 与 漏 诊 分 析 [J].中 国 伤 残 医 学 , 2011,19(3):25-26.

[4]李 顺 义 .血 细 胞 形 态 学 漏 诊 分 析 与 对 策 [J].中 华 检 验 医 学 杂志,2007,28(2):140-141.

[5]许宏敏,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工作者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J].海南医学,2012,23(9)110-111.

R446.11

:A

:1671-8194(2013)05-0384-02

猜你喜欢
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流程工业(2022年3期)2022-06-23 09:41:06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河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2 08:30:16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
福禄克 电池分析仪Fluke 5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