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平
(湖南省常德市肿瘤医院,湖南 常德 415125)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 平
(湖南省常德市肿瘤医院,湖南 常德 415125)
目的观察对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24例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12例,A组予以同步放化方法进行治疗,B组仅予以单纯放疗。结果①原发病灶的变化:A组于治疗结束后,其CR与PR分别是82例(占73.2%)与34例(占30.4%),B组其CR与PR则分别是70例(占62.5%)与42例(占37.5%)。在疗程结束后的3个月,A组其CR与PR分别是106例(占94.6%)与12例(占10.7%),B组则分别是84例(占75.0%)与24例(占21.4%),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②颈部病变的淋巴结变化:A组于治疗结束时其CR与PR分别是60例(占53.6%)与24例(占21.4%),B组则分别是50例(占44.6%)与58例(占51.8%)。在疗程结束后的3个月A组其CR与PR分别是100例(占89.3%)与12例(占10.7%),B组则分别是78例(占69.6%)与32例(占28.6%),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原发病灶与颈部淋巴结其转移病灶减退率,能够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应予推广。
近期;治疗效果;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鼻咽癌
目前鼻咽癌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往往在确诊时已经达到中晚期,其中放射治疗为鼻咽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而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予以单纯放疗的效果往往不佳,大多数病患经常出现放疗后的局部复发以及远处的转移[1]。并且放射治疗也仅为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仍不能够预防远处的转移。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24例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对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24例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12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27岁,其中位年龄为55.5岁,有男性患者122例,有女性患者102例。其中有130例为Ⅲ期,有94例为Ⅳa期,其病理分型有180例为中低分化的鳞癌,有30例为未分化癌,有14例为腺癌。所有患者其Karnofsky的评分均达到70分以上,并且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均无放疗与化疗的禁忌证。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放疗:全部患者均接受根治性的外照射治疗,对鼻咽以及上颈部予以直线加速器进行普放治疗,其下颈部与锁骨上区的靶区予以常规的颈前半野放射。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 X线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6000~7000cGy/6~7周,每周5次,每次
200 eGy。A组: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计划;或耳前野和颈前切线野。B组面颈联合野36 eGy后改面颈分野,继续外照至6000~7000 cGy/30~35分次/6~7周,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每次
200 eGy,10:/a,每周照射5次,鼻咽剂量为6000~7000eGy,颈部剂量为5000~6000cGy/5~6周。②化疗:A组在B组基础上应用30mg/m2的DDP予以静脉滴入,共1~3d;应用500mg/m2的5-Fu予以静脉滴入,第1天和第8天;应用Pingyangmycin,每次8mg予以肌内注射,第1、3、5、7天。在化疗时还应注意水化,并及时复查患者肝肾功能与血常规等。③观察:于治疗的过程中与疗程结束时以及结束后的3个月予以检查,主要包括患者体格检查与鼻咽镜以及其鼻咽部MR及CT,通过观察患者病灶与邻近的淋巴结改变将疗效标准定为:①CR:完全缓解;②PR:部分缓解;③SD:病灶稳定;④PD:疾病进展。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χ—±s)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以χ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将P<0.05做为其差异标准。
2.1 ①原发病灶的变化:A组于治疗结束后,其CR与PR分别是82例(占73.2%)与34例(占30.4%),B组其CR与PR则分别是70例(占62.5%)与42例(占37.5%)。在疗程结束后的3个月,A组其CR与PR分别是106例(占94.6%)与12例(占10.7%),B组则分别是84例(占75.0%)与24例(占21.4%),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②颈部病变的淋巴结变化:A组于治疗结束时其CR与PR分别是60例(占53.6%)与24例(占21.4%),B组则分别是50例(占44.6%)与58例(占51.8%)。在疗程结束后的3个月A组其CR与PR分别是100例(占89.3%)与12例(占10.7%),B组则分别是78例(占69.6%)与32例(占28.6%),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
2.2 毒副反应
A组与B组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A组发生白细胞下降13例、血小板下降6例、胃肠道反应6例、黏膜反应7例,B组分别为8、4、2、6例,均为Ⅲ~Ⅳ级。A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经对症处理后未明显影响放化疗的正常进行。两组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1 在近年来由于放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其计算机的模拟技术与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同时放射治疗的技术也日趋成熟,临床照射技术也不断完善,而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还仅仅止步于50%~60%[2]。其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局部的复发以及远处的转移[3]。
3.2 应用同步放疗与化疗方法对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临床疗效也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4]。既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其局部病变给予控制,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远处转移率,最终提高其总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5]。
3.3 综上所述,对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原发病灶与颈部淋巴结其转移病灶减退率,能够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应予推广。
[1] 蔡凯,韦赤勇,杨立华,等.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26-4228.
[2] 李惠涛.重组人p53腺病毒瘤内注射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83-1484.
[3] 王学梅.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6-8.
[4] 马珺,曹远东,汤锐明,等.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疗效比较[J].江苏医药,2010,36(9):1027-1029.
[5] 卜祥兆,李向阳,范学梅.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3):220-222.
R739.63
B
1671-8194(2013)18-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