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杰 李 霞 沈秋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儿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吴英杰 李 霞 沈秋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医疗工作对临床医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医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临床实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甚至一生工作的走向,因此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影响深远。
儿科教学;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儿科的综合性比较强,其涉及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又因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有不同,有着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的特点,因此,作为儿科医师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措施。但因为儿童自身的特点,加之年龄较小,不会或无法准确描述病情,与医护人员配合困难,故儿科诊断和治疗工作存在着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除治疗疾病外,还有大量的健康教育及生活常识教导。这就要求儿科带教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带教实习生时,既要牢牢把握儿科带教的特点,又要借鉴其他科室成熟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儿科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使儿科实习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临床实践经验,提高儿科实习质量。笔者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作总结分析如下。
儿科带教教师要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带教工作,认真阅读实习大纲内容及要求,提前评估和安排实习时间,并制定出科学的带教计划,既要让实习生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从而完成实习任务的要求。
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入科开始临床实习,需要加强理论教学,通过观摩体验、操作练习等阶段的系统带教,才能逐渐实现独立应诊。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多给实习生实践机会,在带教老师现场监督下让其独立完成各项诊疗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在科内,由带教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既要突出儿科学的特点,又要避免与内科学内容上的重叠。带教老师在指导实习生时,要尽量多选典型的病理进行讲解,并可能地选择临床实例,在讲解时要结合病例阐述理论。如在讲授液体疗法中溶液的配置问题时,可用动态图形或表格形式加强内容的直观性。带教教师在对实习生进行讲授知识时,要尽量做到前后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实践中找出共性和规律。如小儿缺铁、缺蛋白质和缺维生素D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如果老师将此三种疾病分别在不同的系统疾病里进行讲解,将会造成病因的重复分析,即此三种疾病的病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丢失过多、吸收存在障碍、摄入量不足以及需要增加等。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实习生时,应多分析疾病的规律,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实习生学会更多的内容。
①实习是每名医学生学习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理论走向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是踏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对医学生的影响较大。带教教师在指导实习生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即结合各项检查指标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利用所学医学知识,快速对患者进行诊治的思维过程[1]。带教教师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实习生尽可能地多参与临床实践,以对各年龄段、各类型的儿童的疾病进行临床诊治、评价、指导和健康宣教[2]。同时学到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相互促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使两者均得到共同提高。②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进行示教活动,采用研讨、提问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诊断及治疗讨论,最后由临床老师进行总结,改变实习生被动抄写病例开检查单习惯,带教老师应带领学生多深入病房,并指导学生参加操作等,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机会,加强基本功训练,科室应定期利用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弥补儿科危重病例、典型病例不足的缺点,提高儿科实习的带教质量,指导学生掌握临床诊治要领[3]。在实习阶段,要主要训练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让其一起参与到对患儿的接诊、查体以及治疗当中的每个环节。在治疗时,要求学生首先对患儿进行辨证分析,然后利用临床思维拟定治疗方案。由于临床儿科的病种较多,当遇到疑难杂症时,带教教师可临时召开病案研讨会,并让实习生做最早的发言,待实习生提出诊疗方案后,带教教师要对实习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正确之处和错误之处,并给予适当的分析和完善。通过病案研讨会,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并做到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复习,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实习生对临床实践的认识。
规范教师带教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求带教教师要发挥模范和表率作用,善于协调与患者、实习生以及同事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医疗的关系,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并随时了解实习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4]。为了满足实习生、医院和学校的要求,带教教师要严格对实习生进行考核,从而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考核实习生时,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能力、拟定治疗方案能力、书写病历能力、诊治操作能力等。可以这样说,考核是对实习生在实习阶段的学习情况的总结,借助考核,即可以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检查,还能够督促实习生加强业务学习,从而提高带教的质量;通过考核,可以激发实习生参与到临床诊治的热情,促使实习生主动、自觉地锻炼个人动手能力,防止将实习过程流于形式,避免死读书的现象,从而为实习生未来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陈光兴,杨柳,周仲安.骨科临床实习带教的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0(1):33.
[2] 刘朝东,付劲草,王宏志,等.以临床问题为主导对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3(1):317.
[3] 黄翎.医学生临床实习能力培养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11(4):120-121.
[4] 樊国康,李春平,杜勇.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2):18-20.
R4
A
1671-8194(2013)22-03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