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卫国
(新疆省新和县人民医院骨科,新疆 新和842100)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戚卫国
(新疆省新和县人民医院骨科,新疆 新和842100)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55例分别进行髓内钉内固定组及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髓内钉内固定组手术后并发症5.45%、术中失血量平均(305.42±58.30)mL、手术时间(69.34±13.20)min、住院(15.03±4.56)d均少于钢板内固定组的23.64%、(436.89±71.28)mL、(88.28± 14.07)min、(18.79±5.04)d(P<0.05),随访(12.41±4.98)月,髓内钉内固定组总有效96.36%高于钢板内固定组的85.45%(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选择物,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效果比较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病,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防止短缩、可以早期活动等优点[1]。本院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66例,女4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40.89±12.12)岁;全部为新鲜骨折;闭合骨折80例,开放骨折30例;将11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髓内钉内固定组及钢板内固定组各5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类型、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髓内钉内固定组:手术在常规麻醉下遵循外科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对有污染及感染的软组织进行彻底清创,自大腿外侧切口暴露骨折端,在直视下开放复位及髓腔钻适当扩大髓腔,然后将导针自近折端髓腔逆行插入,直达大粗隆内侧穿出骨皮质,皮下及皮肤,再扩大开口,将所选髓内针顺着导针尾部引入髓腔并穿过两断端,使针头部超过骨折线10cm以上,固定远端锁钉,适当滑锤加压后,固定近端锁钉,被动活动无异常,置胶管引流,关闭切口。术后24h鼓励患者做髋、膝、踝、足趾或抬腿活动练习,部分中下1/3骨折或粉碎性较严重的患者石膏托保护4~6周,以防变位。2个月后若临床愈合,可架双拐逐渐负重活动,加强髋、膝、踝关节功能练习。直至骨性愈合,弃拐。②钢板内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大腿外侧切口或前外侧切口,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12~16cm,显露骨折断端,清除骨折断端间凝血块及纤维组织,用6~12孔加压钢板置于股骨外侧或前外侧,电钻打孔,螺丝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2]:总有效=痊愈+好转;②术后并发症(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等);③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髓内钉内固定组手术后并发症3例(5.45%,3/55)、术中失血量平均(305.42±58.30)mL、手术时间(69.34±13.20)min、住院(15.03±4.56)d均少于钢板内固定组的13例(23.64%,13/55)、(436.89±71.28)mL、(88.28±14.07)min、(18.79±5.04)d(χ2/t分别为3.03、5.12、3.14、4.08 P<0.05),随访6月~3年,平均(12.41 ±4.98)月,髓内钉内固定组总有效96.36%(53/55)高于钢板内固定组的85.45%(47/55)(χ2=8.47 P<0.05)。
股骨的特点是负重,两端为大关节,附着肌肉力量强大,粗隆下部、股骨髁上部均为高应力集中,股骨干骨折的特点:股骨较其它长骨承受更大的应力,强大肌肉的牵拉可使股骨所受的应力增加3倍[3],股骨干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暴力冲击的方向及下肢重力的作用,可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以往多选用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僵直的发生率较高[4]。在交锁钉产生前,骨科医师使用钢板等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产生了很好的疗效,但加压钢板通过使骨折端产生加压而保证骨折端稳定。但是加压钢板产生的加压是一过性的,随着骨折端皮质坏死吸收,其加压作用随之消失。而与之伴随的应力遮挡效应,又可造成固定段骨质疏松,去固定后常发生再骨折,其对血供的损伤也是造成固定段骨质疏松的原因。加压钢板固定需要紧密贴敷骨皮质,而多枚螺钉攻入又加重了髓内血供的破坏,加压钢板固定骨折需广泛暴露,较大范围的骨膜剥离,骨折端血液循环破坏严重。钢板内固定又是一种偏中轴固定,钢板所承受的弯曲应力大于髓内钉固定,故有学者认为加压钢板属于偏离中轴固定,钢板承受的弯曲应力大于髓内固定,故不应是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内固定物[5]。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选择物,近年来应用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以下优点[6,7]:股骨交锁髓内钉为轴心固定,能有效维持股骨长度和轴向稳定,抗扭转力大,应力遮挡小,且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断裂和部分负重,尤其对于严重的长节段粉碎性骨折和多节段骨折,可在小切口复位、少剥离骨膜的情况下用交锁髓内钉和钢丝固定,为粉碎性骨折提供了一个保留骨折片血运、促进愈合的机会;扩髓后可以使用较粗的髓内钉,并且髓内钉与骨质接触面积增加,减少髓内钉断裂的机会,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同时扩髓后留下的骨碎屑起到内置骨的作用,但扩髓使本来已经受损的骨内膜血循环进一步破坏,增加骨不愈合率和肺部脂肪栓塞的机会。使用髓内钉固定使骨折获得较好的对位,相对稳定,患肢早期主动活动时骨折端发生轻微活动,诱导骨痂形成,使骨折Ⅱ期愈合;交锁髓内钉打入近端及远端锁钉,可防止肢体旋转及缩短[8];抗感染能力强,感染率低。本文结果显髓内钉内固定组手术后并发症5.45%、术中失血量平均(305.42±58.30)mL、手术时间 (69.34±13.20)min、住院(15.03±4.56)d均少于钢板内固定组的23.64%、(436.89±71.28)mL、(88.28±14.07)min、(18.79± 5.04)d(P<0.05),随访(12.41±4.98)月,髓内钉内固定组总有效96.36%高于钢板内固定组的85.45%(P<0.05)。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方法[9],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完善术前检查,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感染,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术前30min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关于扩髓的问题,虽然扩髓可引起骨内膜血液循环破坏,但这种损害是暂时的,最终不影响骨折的愈合速度,正常髓皮质内2/3的血供来源于髓内系统,外1/3血供来自骨膜血管,扩髓会破坏髓内血管,但骨膜血管保存完好,同时扩髓后可使骨膜面血流量增加,加速骨折愈合,骨折端更加牢固[10]。
[1]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4-295.
[2] 张国华,廖琦.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6):354-355.
[3] 张耀,陈亮,陈永明,等.成人股骨干多段骨折治疗新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13-716.
[4] 沙良宽,李利昕.应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远多段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65-66.
[5] 吕维宝,刘建新,裘荣火.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28-529.
[6] 张宁,董桂贤,李煜,等.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 530-531.
[7] 李振刚,周媛.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35-536.
[8] 倪杰,姚琦,袁晓明.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2):172-175.
[9] 梁柱天.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2012,33(7):840-841.
[10] 王树明.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原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6下半月):609-610.
R683.42
B
1671-8194(2013)15-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