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建设为导引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

2013-01-23 08:01:34牛捍卫何车轮
中国猪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储备库粪污养殖场

牛捍卫 何车轮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省武汉市 430064)

近年来,湖北省以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建设项目为契机,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2007~2012年,全省共投入资金13.9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06亿元,业主自筹资金5.86亿元,共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项目2 530个。项目建设各项任务有的已经圆满完成,有的正在抓紧实施。通过项目建设,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生猪及其产品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推动了全省生猪产业快速发展。

1 主要做法

1.1 建立项目储备制度

建立省、市、县三级生猪标准化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坚持入库标准。列入项目储备库的养猪场,必须是开展国家、省、市级生猪标准化创建,且符合项目建设条件的养猪场。其中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列入县级项目储备库;年出栏1 000~1 999头的列入市级项目储备库;年出栏2 000头以上的列入省级项目储备库。市、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必须每年进行现场核实,及时更新项目储备库。二是规范申报程序。省畜牧兽医局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 《湖北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统一项目申报标准和程序,杜绝项目申报的随意性和人情项目。三是依规择优申报。在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前各地即可组织项目材料评审,省级实地进行抽查;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各地即迅速从项目储备库中择优选取项目承担单位,并进行公示、公告,确保项目实施公正、公平,公开。

1.2 合理选定建设内容

结合全省实际和现有条件,在不超出国家规定的建设范围内,适当调整、充实、细化和统一建设内容,统一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让项目单位用好项目资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与省发改委沟通协商后,规定中央投资6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专门用于养猪场的污水深度处理,通过建设和使用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实现养殖全程清洁生产,干粪实现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后主要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化学需氧量COD≤60,生化需氧量BOD≤20)排放。同时,灵活把握审批权限,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对部分养殖场已经建有粪污处理设施,粪污能够达标排放的,只要环保部门出具达标排放证明即可允许将建设重点从粪污治理上转移到扩大产能等其他方面。

1.3 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项目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如温氏公司、正大公司以及其他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它们实施种猪场、示范场改扩建项目,采取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提供良种、负责回收等合作方式,带动生猪产业发展。

1.4 强化项目信息管理

参照农业部“农业建设信息网”和相关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制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建设“三库”(项目储备库、项目文本库、项目专家库)、“三网”(业务工作交流网、项目申报网、项目数据储存网)、“三级”(省、市、县)融合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2 取得的成效

2.1 生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全省生猪出栏总量大幅增长。生猪出栏量从2007年的3131.2万头增长到2011年的4 013.4万头,年均增长7%,全国排名由第九位上升至第五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猪调出大省,为保供应、稳物价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生猪规模化生产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新增标准化万头猪场69个,万头猪场总数达到508个,居全国第一;建成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11083个,是项目实施前的4倍,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0%。三是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期间,全省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600”模式、“1121”模式、“1511”模式等,积极探索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循环养殖等生态养猪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户家庭式养殖的标准化。截至2012年,全省共创建部省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6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场69家;新增“150”模式标准化猪舍4 298栋、总数达到18 881栋;生猪标准化养殖率达35%以上。

2.2 治污能力明显增强

各地把环保理念纳入项目设计,通过建设一批低排放、低污染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猪场粪污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坚持“四化一型”的设计理念。即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和生态型,积极推进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 “三清”工程建设,严格控制粪便直接排放河沟、田园及露天堆放,防止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二是严把“六分离六配套”技术标准。即人畜分离,配套建设生物隔离带;雨污分离,配套建设明暗隔离沟;粪尿分离,配套建设沼气池、贮粪塔;母子分离,配套仔猪保育栏、隔热顶;料水分离,配套自动喂料箱、饮水器;病健分离,配套消毒池和隔离舍。三是积极引导推广循环生态养殖模式。重点推广沼气发电工程、发酵床养猪技术、生态养殖示范场建设等,实现“三同步”,即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通过利用先进高效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2.3 防疫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全省生猪防疫条件明显改善,防疫效果明显加强。一是防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原有防疫设施设备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修建防疫围墙、硬化场区道路、改扩建消毒池等,极大增强了防疫能力,有效保障了生猪生产安全。二是防疫制度措施不断健全。通过严格按照标准化改扩建的要求,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整套防疫、消毒、管理制度,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减少疫病发生,增加产能,提高效益。三是防疫检测技术不断提高。通过购置防疫消毒设备,强化消毒室、兽医室等防疫设施建设,提高场内防疫检测技术能力,为有效控制生猪疫病创造有利条件。

2.4 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结合项目实施,全省紧紧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畜产品无公害双认证和“瘦肉精”检测,生猪及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为保供给、保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储备库粪污养殖场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人才殷仓廪 创新促发展
陕西省靖边粮食储备库: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俄批准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
环球时报(2015-04-08)2015-04-08 16:06:15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