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研究

2013-01-23 04:40:28李巍张宝华刘伟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3期
关键词:微粒血小板脑梗死

李巍 张宝华 刘伟生

血液中的最小细胞为血小板,主要功能为凝血和止血。通过研究发现血栓的形成与各细胞的微粒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患者血液中的微粒以及血小板的数量,对血栓疾病的判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选取相关疾病的患者以及健康人员进行血小板微粒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白血病、冠心病、急性脑梗死以及健康人员进行研究,每种类型的患者都为50人,健康人员50人。全部患者的年龄范围:12~77岁,平均年龄49.23岁,121例男性,79例女性;健康人员的年龄范围:20~50岁,平均年龄41.16岁,25例男性,25例女性。选取的所有人员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检验中使用的器材为流式细胞仪,检测步骤为:首先进行标本的制备,对血小板微粒进行免疫荧光的标记,FCM的测定以及定位对照,然后进行相应的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检查,得到相应的具体数值,慢性肾功能肾衰竭患者血小板的微粒量为(6.0×105±3.2×105)/ml,急性白血病(1.4×105±5.8×104)/ml,冠心病(6.2×105±2.6×105)/ml,急性脑梗死(6.7×105±3.2 ×105)/ml,健康人员(1.3×105±5.6×104)/ml。比较后得出慢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微粒,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与健康人员的血小板微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中有多种的细胞微粒,当人体处于疾病的状态时,会使微粒的数量以及抗原成分出现异常的情况[1]。因此通过相关的检验,能够根据机体中的这些变化进行疾病的判断和诊治[2]。若血小板受到高切应力、诱导剂的作用,或者粘附在血管壁上,而出现活化的情况,这时会释放出较多的血小板微粒。在一些患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中,血小板的微粒会出现增加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血液中微粒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判断,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为流式的细胞术,由于微粒与来源细胞的体积相比较小,在检测中使用散射光的照射,能够较为清晰的反应出相关的颗粒。对特异性的标记分子进行相应的选取[3]。通过这种检测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白血病、冠心病、急性脑梗死以及健康人员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微粒,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该种理论以及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对血液中微粒的相关意义进行研究,血小板、单核细胞以及血管的内皮细胞,在受到损伤或活化后会表现出相应的病理结果,能够反映来源细胞相关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血液中微粒的数量以及变化情况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虽然这个检验结果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相关的证据,但是由于检测方法较少,对实验结果有较为不利的影响。因为血小板与血小板微粒中都具有同样的膜糖蛋白,因此在排除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本次检验中由于对标本进行渐进性的离心法试验,能够将其他细胞的一些碎片以及残存的血小板进行良好的去除,从而减少相应的干扰,进一步保证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与健康人员进行相关的血小板微粒量的检查和分析,发现血栓疾病患者血液中微粒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因此该项目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值得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1] 王春颖,王京华,谢蕊.II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12(10):137-138.

[2] 黄成垠,李翠萍,史广耀.血小板膜微粒的制备及止血功能的研究.临床输血于检验,2012,12(11):112-113.

[3] 陈颖娟,张春媚,黄慈波.抗血小板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临床意义的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21(14):152-153.

猜你喜欢
微粒血小板脑梗死
塑料微粒的旅程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06
塑料微粒的旅程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塑料微粒的旅程
中华环境(2021年7期)2021-08-14 01:57:26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59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