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3-01-23 04:40:28彭晓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3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病

彭晓红

牙周病属于一种口腔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其对心血管病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会造成一定影响与危害[1]。本文选择在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牙周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在其行牙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曾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牙周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病与糖尿病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60人。观察组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25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4±5.6)岁;对照组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30例,年龄在42~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利用牙周病常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第一,对患者指导,使其保持口腔卫生;第二,在牙周病急性炎症期,对患者行牙周局部以及全身抗感染治疗;第三,行牙周基础治疗;第四,定期进行复查、复治以及牙周维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系统糖尿病治疗,对其血糖进行控制,使其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6.1 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0%之下。对照组患者利用原有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未进行系统糖尿病治疗,两组的观察治疗时间都为6个月。

1.3 判断疗效的标准[2]治疗6个月之后对其进行复查、评定。牙龈炎症状得到控制,流脓及出血现象不再存在,牙周袋变浅,行X线检查,显示出牙槽骨吸收停止,牙齿比较稳定,则表示有效;牙龈出血以及流脓现象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减慢,则表示好转;牙周情况无明显改善,则表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60例中,有效4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60例中,有效22例,好转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7%。对两组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存在,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所存在风险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而言,其风险要高出2~3倍。根据有关调查,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患牙骨质与上皮界之间存在较厚牙小皮,从而为细菌由牙表面向牙周组织内穿入提供一定方便,另外牙小皮内所存在蛋白质也可能会起到与获得性膜相类似作用,渗出蛋白质在根面上吸附,对细菌附着于根面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为细菌对牙周损害创造条件,造成牙龈炎症[3]。对于糖尿病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功能与吞噬功能以及化学趋化功能与杀菌功能会有所下降,导致其抗感染能力会减弱。另外,糖尿病患者抵抗牙周局部刺激因子的能力会降低,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加速,组织很难愈合,并且会有牙周肿胀出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会造成微循环障碍,对正常血流产生影响,导致血小板加强黏附以及聚集,抗凝血因子减少以及红细胞脆性增加,会引起血管内的皮损伤以及组织缺氧。牙周组织中基底膜以及小血管壁增厚,管腔闭塞,造成牙周组织供氧不足以及代谢废物堆积,使患者牙周病加重。对于糖尿病患者,其全身抵抗能力会降低,细胞的免疫功能会减退,会促进细菌感染,特别是厌氧菌,而牙周病中主要就是革兰阴性厌氧感染,也就会导致牙周病加重,两种疾病是相互影响的,对两种疾病兼顾治疗要优于单一治疗。根据本文研究,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对其血糖进行控制能够提高其治愈率,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1] 王怀亮.糖尿病牙周病治疗需双管齐下.中国社区医师,2012,28(15):5-5.

[2] 王佳,王万春,吴宁,等.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177-180.

[3] 胡运苑,谢明峰.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治疗效果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368-370.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病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10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高金合金和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远期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