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成纹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侗医药研究所,湖南 通道 418500)
贵州省黔东南州著名侗族主任医师,百岁老人吴定元先生,是闻名湘、黔、桂三省区的侗医,尤其对小儿推拿技术,经验丰富,远近苗家、侗寨妇女怀抱婴幼儿求医者,人数众多,络绎不绝,手到病除,无不应验。在贵州剑河、三穗、天柱、镇远一带和湖南通道、广西三江等民族民间医生中受其指点,利用小儿推拿、灯火疗法为各族同胞治病者甚多,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推拿疗法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先秦两汉时期就有按摩推拿的记载;到了明代便有许多推拿专著了。如《小儿推拿广义》、《幼科铁镜》、《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学概要》以及俞大方《推拿学》、栾长业《小儿推拿图解》、龙运光、陆一纯编著的《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等书籍资料,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我国各民族文化、民族医学互相渗透,互相学习,在侗族医学中就有踩骨、压板、捶拿、摩腹等疗法均属推拿范畴,侗医推拿术究竟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尚无可靠根据。
侗医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揉法、按法、掐法、捏法、捏脊法、挤捏法、摩法(指摩、掌摩、旋摩)、运法、滚法、搓法、拿法、摇法(肘关节抖摇法、颈项部摇法、肩关节摇法、腕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等各种不同的推法。侗医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主要作用:
1.1 五经面部,凡面眼色青主肝,色赤主心、色黄主脾、色白主肺、色黑主肾。凡小儿须识别病症,细察五经颜色,照头面部穴位推拿,无不应验。
1.2 天门穴:有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作用,治外感内伤均宜。
1.3 坎宫穴:推此穴有醒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之功效,治发热头痛。
1.4 太阳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痛。
1.5 山根穴:有醒目、开关窍、定神作用。
1.6 人中穴:醒神开窍。用于急救昏迷不省人事、窒息惊厥或抽搐。
1.7 迎香穴: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和慢性鼻炎。
1.8 牙关穴:通气开窍、醒神。治口眼歪斜、牙关紧闭。
1.9 百会穴: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惊风、惊痫、烦燥症。
1.10 风池穴:发汗、祛风寒。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
1.11 天柱骨:降逆止呕、祛风寒。治外感发热、恶心呕吐、项强痛。
2.1 乳旁穴:止呕、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
2.2 乳根穴:宽胸理气。治喘咳胸闷。
2.3 天突穴: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治咳嗽痰喘胸闷。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痰塞、呼吸不畅等症。
2.4 膻中穴: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2.5 胁肋穴:顺气化痰,治胸闷、食积、痰壅、腹胀。
2.6 中脘穴:健脾、和胃、消食。治呕吐、腹胀、腹痛、泻泄。
2.7 腹阴阳穴: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治肠鸣、腹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
2.8 神阙(肚脐穴):湿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肚胀气响、腹泻腹痛、吐泻、食积。
2.9 天枢穴:疏调大肠,理气消滞。治急、慢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所致腹泻、呕吐、腹胀、便秘。
2.10 丹田穴:培肾固本,湿补下元、分清别浊。治先天不足的小儿腹痛、疝气、遗尿、脱肛等症。
2.11 肚角穴(石门):止腹痛、治各种腹痛、寒痛、伤食痛。
3.1 肩井穴:宣通气血,发汗解表。是临床上治疗结束后以此穴作为总收法。亦可治感冒及上肢风湿疼痛。
3.2 肺俞穴: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治风寒、久咳。
3.3 脾俞穴:健脾胃、助运化,驱水湿。治脾胃虚弱,乳食内伤,呕吐、腹泻、疳积、饮食不用、黄疸、水肿等症。
3.4 肾俞穴:滋阴壮阳,补益肾元。治肾虚泄泻或阴虚便秘,下肢瘫痪等症。
3.5 脊柱穴: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有强身健体之功。治小儿外感发热,有清热退烧作用;治小儿疳积、伤寒风湿疼痛均有效。
3.6 七节骨穴:温阳止泻,治虚寒腹泻、久痢。配合揉百会、丹田穴可治脱肛、遗尿。
3.7 龟尾穴:调理大肠、止泻通便。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4.1 五经:心、肝、脾、肺、肾五经穴。
4.1.1 心经:中指尖、中指端心,三节小肠。治心火旺盛引起的高热昏迷、气血不足、心烦不安。
4.1.2 肝经:食指末端。平肝泻水,息风镇惊。治惊风、烦燥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4.1.3 脾经:大指端脾,二节胃。健脾胃,补气血。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疳积等有效。
4.1.4 肺经:无名指端肺,三节色络。上推为清,下推为补。疏风解表,化痰止咳。治感冒、发热、咳喘、虚汗、流涕等。
4.1.5 肾经:小指正面。向里推补肾,向外推利尿,治肾炎、便秘、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虚汗喘息。
4.2 大肠穴: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治虚寒腹泻、脱肛、下痢。向外正推泄肝火,向里推补大肠。
4.3 小肠穴:清利下焦湿热,治小便短赤不利,水泻等。
4.4 肾顶穴:小指尖端。收敛元气,固表止汗。治自汗,大汗不止。
4.5 肾纹穴:手掌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治疗结合膜充血,眼前房出血、患儿高热、呼吸急促,手足厥冷、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
4.6 四横纹穴:掐此穴退热除烦,推此穴调中行气,活血消胀满。治腹泻、消化不良、气血不和、疳积等症。
4.7 小横纹穴:退热、消肿。治烦躁、口疮、唇裂、腹胀及脾胃热结。
4.8 掌小横纹穴: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上咳。治喘咳、口舌生疮、百日咳、肺炎等。
4.9 胃经穴:清中焦湿热。治脾胃湿热,胃气不和,呕恶嗳气,胃肠突热,脘腹胀满,发热烦躁,便秘纳呆等。
4.10 板门穴:气促气急,气吼气痛,呕吐用之。
4.11 内劳宫穴:清热除烦,治心经有热所致的口舌生疮、烦渴、齿糜烂。
4.12 内八卦穴:除胸肚膨胀闷,呕逆气吼,饮食不进。
4.13 小天心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用揉法,惊风抽搐、烦躁不安用掐法。
4.14 运水入土穴:补脾土虚弱,健脾助运,润燥通便。治脾胃虚弱、完谷不化、腹泻、疳积等。
4.15 运土入水穴: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治新病实证,因湿热内蕴所致少腹疼痛,小便赤涩、痢疾等。
4.16 总筋穴:清心热、散结、止痉、调理气机。治惊风抽掣、潮热、牙痛、口舌生疮等湿热症。
4.17 大横纹穴:调和气血。治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乳食停滞,腹泻、呕吐等。
4.18 十宣穴:多用于急救,有清热、醒脑、开窍的作用。
4.19 老龙穴(中指甲后1分处):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作用。心火突热,虚脱气闭常用此穴。用掐法。
4.20 端正穴:揉右端正降逆止呕,治恶心呕吐;揉左端正,升提治水泻、痢疾。眼左视掐右端正穴;右视掐左端正穴。
4.21 五指节穴:去风化痰,苏醒人事,通关膈闭塞。四肢乱舞,掐五指节穴,清心经为主。与老龙穴合用,能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4.22 二扇门穴:发汗透表,退热平喘。治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4.23 上马穴: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燥,牙痛,小便赤涩淋漓等。对体虚、肺部感染有干性啰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穴,湿性啰音配揉掌小横纹穴。
4.24 外劳宫穴: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之佳穴。兼能发汗解表。
4.25 精宁穴:行气、破结、化痰。治疾食积聚,气吼痰喘、干呕、疳积等症。
4.26 外八卦: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治胸闷、腹胀、便结。
4.27 威灵穴(在手背二、三掌骨歧缝间):治急暴死、惊风、昏迷不醒等症,有开窍醒脑急救的作用。
4.28 一窝风穴(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处):温中行气,痹痛,关节不利。
4.29 三关穴(位于前臂挠侧,阳地至曲池成一直线):治一切虚寒病症,温热散寒、发汗解表。
4.30 天河水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治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4.31 六腑穴(前臂尺侧,阳池至肘成一直线):清热、凉血、解毒。治一切高热、烦渴、惊风、腮腺炎、鹅口疮、咽痛等症。
5.1 箕门(大腿内侧,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利尿作用,治小便赤涩不利与清小肠合用。
5.2 百虫穴(膝上内侧,髌骨上缘肌肉丰厚处):止惊、四肢抽搐、下肢痿、癖、瘫痪。通经络,止抽搐。
5.3 膝眼穴(髌骨下缘,髌骨韧带内外侧凹陷中):安神、镇惊作用。治下肢痿软,惊风抽搐。
5.4 足三里穴: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治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呕吐泄泻、胃痛等症。
5.5 前承山穴(前腿胫骨旁,与后承山相对处):治抽搐,配合拿委中,按百虫掐解溪治角弓反张,下肢抽搐。
5.6 三阴交(足内髁上3寸处):疏经络、通血脉、利湿热、通调水道、健脾胃、助运化。治遗尿、癃闭之常用穴。
5.7 解溪穴(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间凹陷中):镇惊、止吐泻、往后仰。
5.8 大敦穴(足大趾爪甲甲根外侧与趾关节之间):治鹰爪惊,急、慢惊风。
5.9 委中穴:小儿往前扑者,委中掐之,治成人腰背痛。
5.10 后承山(腓肠肌肌腹陷中):止抽搐、通经络。治腿痛转筋,下肢痿软、惊风抽搐。
5.11 仆参穴(跟骨外侧下凹陷中):治昏厥、惊风、小儿吼喘。小儿急死,将口咬此穴可回生。
5.12 昆仑穴(外踝后缘跟中点凹陷处):本穴治急、慢惊风等症。用掐法。
5.13 涌泉穴(足掌心前1/3交界处):引火归元,退虚热、治五心烦热。
参考资料
[1]龙远光,陆一纯.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10。
[2]龙运光,萧成纹,吴国勇,等.中国侗族医药[M].北京:中医古借出版社,2011.9.69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