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玲 钟志洪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药剂科,福建福州350025)
患者,女,53岁,因“肝功能异常”于2011年2月15日就诊我院,既往病史为2型糖尿病,无药物过敏史。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Anti-HBc+);生化学检查指标:总胆红素(TBiL)21.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9.1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2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3U/L;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1.68E+07拷贝 /mL (参考值<1 000拷贝 /mL);B超影像学显示肝脏结节较多等;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医生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还原性谷胱甘肽片、硒酵母、抗纤Ⅰ号保肝治疗,并要求定期复查。
于2012年4月19日入我院检查肝功恢复正常,因考虑患者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年龄因素,拟行肝脏CT增强造影。4月20日9:13患者静脉注射80 mL碘普罗胺(优维显,拜耳公司),后行CT扫描;检查完毕,9:20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四肢痉挛,小便失禁,口唇紫绀,神志不清,随后昏迷;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1 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静脉滴注 0.9%生理盐水(0.9%NS)500 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监测生命体征:血压(BP)70/50 mmHg,快速血糖 10.8 mmol/L,两肺无啰音。于10:30转入ICU,此时患者神志渐清,脸色仍苍白,四肢冰冷,畏冷,便意感,呕吐,全身酸痛,腰背部尤为明显,持续吸氧:氧流量32 L/min,心电监护:脉搏 112次 /min,呼吸 20次/min,BP 84/42 mmHg,从 CT室带入 3路输液:1路为0.9%NS 20 mL+肾上腺素1 mg;2路为0.9%NS 32 mL+多巴胺 180 mg;3路为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200 mL+10%葡萄糖(10%GS)70 mL+ 5%NaHCO3。10:31 另开第 4路:0.9%NS 50 mL+奥美拉唑40 mg微量泵入,50 mL/h;10:32另开第5路:0.9%NS 20 mL+前列地尔 4 g微量泵入,40 mL/h,该路输液目的是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10:40心电监护: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BP 112/55 mmHg,按医嘱暂停肾上腺素组输液,1路输液更换为5%NaHCO3125 mL+地塞米松10 mg。10:50行右颈内静脉置管,深度14 cm,检测中心静脉压6 mmHg。11:00 3路输液结束,更改为0.9%NS 100 mL+复合辅酶200 IU+10%KCl 3 mL,5路输液结束。11:15考虑患者液体入量已达到2 000 mL,但无尿液排出,予静脉推注呋塞米20 mg,11:20行导尿导出尿液 440 mL。11:30 4路输液结束更换为5%GS 250 mL+肌酸磷酸钠 3 g+10%KCl 7.5 mL+胰岛素 2U,直至14:00心电监护:脉搏100次/min,呼吸18次/min,BP 100/59 mmHg,之后持续观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患者生命体征均处于平稳状态,直至次日9:00离院。
碘过敏试验的临床预测价值因存有假阳性和假阴性而存有争议,国内相关文献中缺乏明确规定[1],一般认为离子型碘造影剂应进行碘过敏试验,而非离子型品种安全性高于前者,故可不做过敏试验,碘普罗胺是一种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在本次患者使用碘普罗胺时未做碘过敏试验。目前认为,碘普罗胺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是由组胺、缓激肽等诱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但在多数病例中,免疫球蛋白E(IgE)呈阴性[2],本例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注射 7 min即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血压、脉搏测不到,后经CT室、急诊室、ICU的医护人员通力抢救,终于使患者转危为安,这在我院开展碘造影剂用于肝脏CT增强扫描以来是从没有发生过的,这次碘普罗胺的严重过敏性休克事件提醒应对其不良反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能够及时迅速作出诊断和处理。患者在ICU观察期间,出现无尿现象,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发现病情采取处理措施对症治疗。CT室应准备急救药品和抢救设备,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推荐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包括:氧气、肾上腺素、抗组胺剂(注射用)、阿托品、压力定量气雾剂、抗惊厥药物(地西泮),0.9%NS注射液或林格氏液、血压计、单向口呼吸器等[3],可供借鉴。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92.
[2] Morcos SK.Review article:Acute serious and fatal reaction to contrast media: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J].Br J Radial,2005,78(932):686-693.
[3] Thomsen HS,Morcos SK.Management of acute adverse reactions to contrast media[J].Eur Radiol,2004,14(3):47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