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林,周更须,王辉,刘宇航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畸形,出血是体外循环先心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患儿生命[1-2]。北京军区总医院自2008年5月~2012年12月共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先心病手术655例,其中25例发生了术后大出血(出血量均>15 ml/kg),本文拟分析此25例患儿术后出血原因,并对止血方法进行探讨。
1.1 研究对象 25例患儿术前均无出血史,凝血功能正常,男13例,女12例,年龄1个月~12岁,体重4.8 kg~36.7 kg,包括法洛四联症12例、心内膜垫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3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大动脉转位2例、房间隔缺损1例。术后出血量均>15 ml/kg,其中7例患儿术后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行胸穿分别抽出陈旧性血液(300~650)ml,平均为(420.3±156.5)ml;6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引流量基本正常,但术后12 h引流量又再增多;5例患儿术后胸腔及纵隔引流量较多[出血量>4 ml/(kg.h),连续3 h],3例出现急性心包填塞;1例于放置鼻温管时导致鼻腔克氏点下方持续大量渗血;严重血尿2例,中度血尿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00s,经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心脏进行心内畸形矫正,停机后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25例患儿中19例在全麻浅、中低温下完成手术,6例在深低温下完成。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5 min~246 min,平均(39.5±16.8)min,转机时间29 min~351 min,平均(56.8±29.2)min。对25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方法、主动脉阻断和转机时间、术后出血量并分析出血原因。
出血的原因包括:止血不彻底(40%)、肝素未完全中和(24%)、凝血物质减少(20%)和创伤(16%)。其中15例给予对症处理,补充鱼精蛋白和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新鲜血浆等,出血量得到明显控制。对于术后胸腔及纵隔引流量较多的5例和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的3例采用了二次开胸止血方法,手术效果明显,均未发生术后再次出血。2例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余均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3.1.1 止血不彻底 心脏大血管切口缝合不当可致活动性出血,而胸骨后与粘连的心包分离后粗糙面则可导致术后广泛渗血。本文中有10例患儿因止血不彻底造成术后出血,占总数的40%,是体外循环辅助的开胸手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有8例采用了二次开胸止血,2例给予止血药及输新鲜血浆后好转。
3.1.2 肝素未完全中和 肝素是用于体外循环的抗凝剂。血中残留肝素,可增加术后出血。本文中有6例患儿因肝素中和不彻底而造成术后出血量增加,通过积极补充鱼精蛋白后症状缓解。
3.1.3 凝血物质减少 体外循环手术后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和凝血因子的改变,本文中有5例患儿因体外循环手术造成凝血物质减少,导致术后出血,给予补充凝血物质如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及血小板等均可缓解,并且减少术后出血。术后应加强凝血物质的监测,并及时补充,可预防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3.1.4 创伤因素 术后拔除左心房测压管或右心室心外膜起搏导线,均可因局部残留创口或损伤心肌引起出血[3]。此外,拔除心包或纵隔引流管时动作不当也可以造成出血。本组病例中有1例于放置鼻温管时导致鼻腔克氏点下方持续大量渗血,这也与操作不当有关。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对症处理,患儿病情好转。
3.2.1 血液动力学指标及ACT监测 密切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24 h给予持续导尿,以便观察肾功能和全身灌注情况。术后应在48 h内观察ACT与肝素的血浆水平,如有肝素残留,予以鱼精蛋白中和,可按0.25 mg/kg分次增加[4]。如果观察引流量每小时>4 ml/kg,并且连续3 h以上者,颜色逐渐加深,由淡红、暗红转为鲜红色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3.2.2 一般处理 如术后出血量较多但未达到二次开胸的要求,可采用保守治疗。首先给予镇静,以减少患儿躁动,复查ACT,彻底中和肝素,补充新鲜血浆、红细胞及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当增加正性肌力药用量,以维持循环稳定[5]。
3.2.3 药物止血 积极采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常规注射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的氨甲苯酸,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卡巴克络,出血多时滴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过多则需静脉滴注抗血纤溶芳酸[6]。近年来,人们对抑肽酶的研究发现,抑肽酶具有抑制纤溶酶的激活和保护血小板的正常形态及其功能,能显著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
3.2.4 二次开胸止血 二次开胸止血指征为:①第1 h引流大于15 ml/kg,或连续4 h引流量大于4 ml/(kg.h),无减少趋势;②经充分输血补液后血压仍不稳定,怀疑有活动性出血者;③胸部X射线正位片显示胸腔大量积液或纵隔明显增宽者;④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先兆或症状。若出血量达二次开胸止血指标后,应果断二次开胸止血。本组中8例患儿采用了二次开胸止血方法,手术效果明显,均未发生术后再次出血。
综上所述,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先心病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7]。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止血不彻底、肝素未完全中和、凝血物质减少和创伤,而出血量过多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采用适当措施及时处理对于提高患儿预后非常重要。
[1] 吴龙,孙宗全,史嘉玮,等. 心脏手术后床边开胸止血(附94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247-9.
[2] 陆凤霞,顾海涛,顾群. 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并发症原因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548-9.
[3] 谢谦,徐洪山,陈健,等. 心脏手术后出血47例治疗体会[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0):1492-3.
[4] 欧阳润仙. 6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11(2) :153-4.
[5] 苏瑛,刘桂英,李佳.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诊病例特点及治疗策略[J]. 中国医药,2013,8(3):302.
[6] 俞诗娃,蔡秋,周春妃,等. 心脏直视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手术护理体会[J]. 山东医药,2010,50(41):111.
[7] 安育林,周更须,王辉,等. 极低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床旁外科治疗[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5(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