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福华,田立平,刘建平,高新欢,任立平,赵昌平,张风廷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京花10号(区试代号京农05-124)是用花药培养选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系,其亲本组合为京单96-3619/京冬11//京冬8号。京单96-3619是本中心选育的花培品系,具有矮秆大穗、千粒重较高等优点;京冬11和京冬8号也是本中心选育的常规品种,京冬11属于早熟品种,能比对照早熟5天;京冬8号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适应性和抗逆性好,是北京地区主要当家品种。京花10号2011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11005。
京花10号是2002年接种复交F1组合京单96-3619/京冬11//京冬8花药1 200个,经三步法获得花培绿苗18株。移栽后成活15株,经自然加倍共有7株结实,于2003年收获H1种子。H2的田间选择,编号为H2246的株系由于综合性状较好而中选。2004—2005年鉴定试验产量为491.1 kg/667 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5%。2005—2006年升入品比试验,农科院院内试验地折合产量为340.9 kg/667 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3.43%。
2006年参加北京市高肥预备试验。2007—2008年度在北京市高产组区试中,平均产量为448.89 kg/667 m2;产量三要素为每667 m2穗数37.78万,穗粒数31.2粒,千粒重46.5 g。2008—2009年度在北京市高产组区试中,平均产量为511.45 kg/667 m2,比对照京411增产11.68%,差异极显著;在参试的14个品种中排位第1;产量三要素为每667 m2穗数40.83万,穗粒数33.7粒,千粒重46.3 g。在2009年度的北京市高产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35.2 kg/667 m2,比对照京411增产4.44%;产量三要素为每667 m2穗数43.56万,穗粒数32.5粒,千粒重45.3 g。2008、2009年北京高肥两年区试总平均产量为480.17 kg/667 m2,比对照京411平均增产5.1%,具有较好的产量潜力。
京花10号冬性,成熟期与京411相近,区试全生育期249.2天(出苗至成熟天数)。株高87.2 cm,分蘖力、成穗率中等。产量三要素中,穗数略低,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区试两年,平均每667 m2穗数39.31万,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分别达到32.5粒和46.4 g。抗寒性中等,两年抗寒鉴定,平均越冬死茎率15.2%,稍弱于京411。抗病鉴定为中感条锈和白粉病,中抗叶锈病。2009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测定结果为:蛋白质含量(干基)14.61%,湿面筋含量32.1%,沉降指数28.2 mL,吸水率63.3%,拉伸面积42 cm2,延伸性152 mm,面团稳定时间2.6 min,最大抗延阻力186 E.U,容重809 g/L。主要优缺点:京花10号主要优点是高产,综合性状较好。高产表现在具有较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在保证一定的亩穗数基础上能获得较高产量;容重较高,商品性好。缺点是植株偏高,在高肥水条件下存在一定倒伏风险。
播种期以9月25日—10月5日为宜,基本苗22万~25万。由于植株偏高,为防止倒伏,在田间管理上要冬前培育壮苗,浇好冻水。春季重施拔节肥,一般地力拔节期可按照15 kg/667 m2撒施尿素,浇好拔节水;注意后期养根护叶和防止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