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110
高质量的小麦种子应具备纯净、饱满、生活力强等特点。即纯度要高,没有或极少混入其他品种的种子,并且要干净,不带虫卵病菌和杂质;籽粒大小要求均匀一致,饱满无损,千粒重大;无虫蛀,无霉变,发芽率高,出苗快而整齐。
在引进水稻新品种时,要正确掌握种子的“五性”:一要注意“适应性”。即早稻、中稻、一晚、二晚新品种对自然、栽培、耕作、管理条件的综合协调性是否适合本地种植。二要注意“感温性”。如有些地区,早稻常规品种凡生产过程温度高生育期就短;反之,则生育期长。三要注意“感光性”。有的晚稻新品种对光照反应敏感,必须在夜长昼短的环境下才能形成幼穗。四要注意 “特殊性”。水稻作物除了共性之外,各品种都有其特殊性,如适应性大小、栽培方式不同等。五要注意“地域性”。各地、市、县水稻良种公司(农技站)每年引进水稻种子时,首先要考虑各品种的生态条件和引入地区的生态条件差异。
晾晒:种子在入库贮藏前一定要晾晒干,达到安全水分含量标准时才能贮藏。一般蔬菜种子的安全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以下。
清洗:在贮藏前,要根据本品种的特征,严格清洗变异、霉烂、秕粒、混杂的种子。
贮藏:贮藏的库房要隔湿隔热性能好,便于通风。种子在入库前要搞好库房的清洁消毒,消灭贮藏场的病虫害和鼠害。同时,藏种的库房内不能存放易挥发有毒气体的物品。
检查:加强贮藏期的检查。入库初期要把温度检查列为重点,使库房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温度高时应立即通风降温。
一是搞好划锄,提温保墒。划锄可疏松表土,保墒,提温,消灭杂草,促进根系发育。二是科学运筹肥水。大部分旱地和弱苗,雨后已趁墒追肥。起身期重点抓好二类麦田的肥水管理,要促控结合,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三是抓好病虫草害的防治。重点做好对麦蜘蛛、蚜虫、纹枯病、田间杂草的化学防除工作。四是预防倒春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遇到降温天气,提前灌水防早春冻害。
当幼苗3~4叶时,要及时间苗,除去弱苗,拔去杂草。后期要注意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病毒灵混合喷施,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保证培育出壮苗、无病苗。壮苗标准: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颜色深,茎叶完整无病虫,根系发达侧根白,定植时8片叶。定植前15天左右(4月上旬),从阳畦顶部放风炼苗,使辣椒苗逐步适应露地环境,为定植做好准备。同时,在定植前给阳畦浇水,以便在移苗时减轻对根系的损伤。
寸水插田,插后自然落干,浅水勤灌促分蘖。在施肥和防治病虫草害时,保持田面有水。打苞期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有水抽穗,干湿壮籽,至成熟前约10天断水,防止断水过早造成早衰减产。
一是不要盲目求新。有些菜农总认为卖新奇品种好,其实恰恰相反,没有经过试种的品种,极易失败。二是不要盲目选购外地品种。在甲地抗病高产是良种,到乙地可能就是多病低产的劣种。三是根据市场需要买种。各地区市场对蔬菜品种都有不同需要。
水稻刚出苗后立针期,稻苗靠塑料膜和土壤保温性能的保护,外温到4℃的情况下,也不一定发生冻害。但出苗后秧苗越大,对温度的感应越敏感,受冻害的程度也越重。受冻害的稻苗,刚开始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黄变白。育苗期如果预计气温达到0℃以下时,头一天浇水可以有效地减轻冻害的发生,苗床越干冻害越重。发生严重的冻害(地上部基本没有绿叶)时,每平方米追50 g硫铵和生根剂后,在30℃以下的温度下,尽可能保证适当湿度,促进稻苗发新叶,等稻苗长出2叶后开始进入正常管理。上部只有一部分叶受冻害时,一般对稻苗的生长影响不大。
谷粒形状:杂交稻种子的子粒不整齐,有大小、粗细、粒形不一的感觉。而常规稻种子则比较整齐,大小、粗细、粒形一致。
谷粒腹部:杂交稻种子的腹部可见凹状,呈“V”字形。而常规稻种子的腹部呈直线状。
谷壳吻合处:杂交稻种子谷壳吻合度较差,有的种粒留有裂口。而常规稻种子谷壳吻合度好,无裂口并严密结合。
谷尖:杂交稻种子谷粒色泽黄亮,谷尖多呈紫色。而常规稻种子的谷尖无色。
柱头痕迹:此特征不易观察,以前4项特征便可识别。杂交稻种子属异花授粉的产物,取一粒杂交稻种子认真观察,在谷壳内外夹缝中间,可见一点不很明显的小黑点,即柱头痕迹。
①改垄作种植为平作种植。即改变传统65 cm的垄距种植,成为宽行90 cm,窄行40 cm的平作种植,宽行为休耕带,窄行为种植生长带,休耕带与生长带进行隔年交替。②改半精量播种为半株加密精量播种,每穴一粒种子。③改3次中耕(三铲三趟)为一次只对宽行进行深松,深度30~40 cm。④改秋收后低留根茬粉碎还田为留高茬,高度30~40 cm,并保留根茬不动,至翌年经风吹、日晒、雨淋、冻融自然腐烂还田。
其营养土可按30%~40%的腐熟厩肥、60%~70%的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层壤土配制,并按每50 kg土加过磷酸钙1.5 kg、清粪水10 kg加工,以可制团为宜。用肥团器或手捏成直径为5~7 cm的肥泥团,然后把它们排在苗床上,每个肥团播种种子一粒,覆土2~3 cm。播后用竹片支拱盖上塑料薄膜。一叶一心时注意观察苗情,三叶一心时提前5~7天练苗移栽,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免幼苗细弱。湿度过大是猝倒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苗期应控制适宜的湿度。播前灌水应适当,过大则湿度大,且降低土壤温度;过小,则苗期增加浇水次数,不但费工,还会增加湿度。出苗初期,可在床面撒细土1~2次,以保墒和弥补地面裂缝。
①增施有机肥。腐熟有机肥,特别是热性农家肥不但可以提高幼苗抗病能力,还可以提高苗床土温,降低发病率。②控制浇水量。在大棚或温室等保护地育苗时,一般苗床不明显干旱时不浇水;明显干旱时浇水量也不宜过大。③注意通风。在子叶展开后,选择晴暖天气揭开覆盖物通风,并向苗床内均匀撒施一层细干土。④施用生根剂。利用功能微生物及其相关产品来改善秧苗根系的微生态环境,可促使种子早发芽,提高地温,促弱苗成壮苗。
培养料袋可选用长35~40 cm、宽14~17 cm的乙烯或丙烯袋。每袋装料400~500 g,袋口和四周要压紧,袋的上部留18 cm左右的空间,以便日后金针菇拉长生长。装好料后再扎紧上头,竖放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10 h后出锅接种。接种室要注意消毒,采用开放式接种时,尤其要做到无杂菌接种。
种子处理:在种子精选和晾晒的基础上,进行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以提高种子的活力。防治地下害虫、丝黑穗病、苗枯病、青枯病的为害,可用适量的辛硫磷加3%敌委丹种衣剂拌种。粗缩病、矮花叶病严重地区要用长效内吸杀虫剂拌种。
化学除草:在除草剂的选择与搭配上,应以阿特拉津为主,适量搭配都尔或乙草胺等其他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