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1
品种名称:汉油8号
选育单位: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312A×750R省级审定情况:2012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4.9d,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7d,比对照南油12号早熟0.2d。幼苗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椭圆,有蜡粉,叶色深绿,裂叶2~3对,叶缘呈锯齿状;花瓣黄色、侧叠状;角果斜生,成熟期青紫色,籽粒黑色。株高198.6cm,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6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1.3个,每角粒数20.84粒,千粒重3.22g。菌核病发病率7.65%,病指3.98,病毒病发病率0.33%,病指0.09,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30.37微摩尔/g,含油量40.89%。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7.1kg,比对照品种增产8.7%;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8.5kg,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7.5%;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97.8kg,比对照品种增产8.1%;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2.3kg,比南油12号增产14.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2
品种名称:华航901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21933航天诱变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19d。苗期半直立,叶片裂叶型,顶叶较大,叶片长度中等,叶缘锯齿状,叶片绿色,微蜡粉,叶脉明显。花瓣黄色、长度中等,侧叠状,籽粒黑褐色。株高172.1cm,一次有效分枝数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78.4个,每角粒数20.52粒,千粒重3.93g。菌核病发病率5.51%,病指3.12,病毒病发病率1.46%,病指0.99,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29.54微摩尔/g,含油量44.22%。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59.6kg,比对照减产4.0%;每667m2平均产油量69.03kg,比对照减产1.2%。2010-2011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7.5kg,比对照减产3.4%;每667m2平均产油量80.17kg,比对照减产0.5%。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68.5kg,比对照品种减产3.7%,两年每667m2平均产油量74.6kg,比对照减产0.8%。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29.9kg,比对照减产1.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3
品种名称:丰油9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2A×P087-2以往审定情况: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8d,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较绿,无蜡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侧叠状,籽粒黑色。株高169cm,一次有效分枝数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68.2个,每角粒数19.0粒,千粒重3.94g。菌核病发病 率 6.23%,病 指 3.9;病毒 病发 病率0.95%,病指0.7,低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芥酸含量1.5%,饼粕硫苷含量29.92微摩尔/g,含油量41.59%。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3.8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4.8%;2010-2011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7.3kg,比对照品种增产5.4%;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75.6kg,比对照品种增产5.1%,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53.8kg,比中油杂2号增产16.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308号,该品种还适宜河南省、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的黄淮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4
品种名称:凯育118
选育单位: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D01A×18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0d。幼苗半直立,叶色绿,顶叶长圆,叶缘锯齿状,裂叶3~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中等,复瓦状重叠排列,黄色,籽粒黄褐色。株高173.1cm,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6.5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1.6个,每角粒数20.50粒,千粒重3.58g。菌核病发病率6.53%,病指4.60;病毒病发病率0.31%,病指0.28,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18.52微摩尔/g,含油量46.80%。
下面来着重说一下我的这幅《乐园》的具体创作过程,主要包括构图、色彩、线条、肌理效果、展出方式。这幅作品的尺寸为100cm*200cm,采用的是毛毡材料拼贴的方式。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国家中游区油菜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3.2kg,比对照品种增产5.1%;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52.6kg,比对照品种增产7.0%,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62.9kg,比对照品种增产6.0%;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43.0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8.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5
品种名称:沣油958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0A×H6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6.5d,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d。叶色浓绿,叶缘有锯齿,叶披少量蜡粉,黄色花,花瓣中等大小,角果斜生,籽粒黑褐色,圆形。株高169.9cm,有效分枝部位66.2cm,一次有效分枝数7.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68.7个,每角粒数19.06粒,千粒重3.39g。菌核病发病率5.32%,病指3.16;病毒病发病率0.53%,病指0.4,中感菌核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16.83微摩尔/g,含油量42.58%。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7.6kg,比对照品种增产4.4%,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69.3kg,比对照品种增产10.3%,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78.5kg,比对照品种增产7.3%;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52.6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5.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品种名称:天下农3号
选育单位:湖北天下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3238A×2566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9d,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较绿,少量蜡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3对以上,裂叶浅,叶脉明显,叶缘有浅齿,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侧叠状,籽粒黑色。株高167.5cm,中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6.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4.1个,每角粒数20.45粒,千粒重3.56g。菌核病发病率3.55%,病指2.32;病毒病发病率0.7%,病指0.62,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23.69微摩尔/g,含油量43.70%。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9.4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1%;2010-2011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2.5kg,比对照增产7.2%;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86.0kg,比对照增产7.1%;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66.1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7
品种名称:德新油53
选育单位: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293AB-2×R49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8d。幼苗半直立,叶色绿,顶叶长圆,叶缘钝齿,裂叶2~3对,有缺刻,茎和叶有蜡粉,无刺毛。花瓣中等、黄色,复瓦状排列,籽粒黑褐色。株高167.5cm,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0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9.26个,每角25.83粒,千粒重3.56g。菌核病发病率25.31%、病指11.17;病毒病发病率5.11%、病指2.24,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35%,饼粕硫苷含量22.75微摩尔/g,含油量46.14%。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油量76.67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5%。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油量91.30kg,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0.3%。两年每667m2平均产油量83.98kg,比对照增产9.4%。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油菜籽产量184.0kg,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2.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半冬性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8
品种名称:凯育09
选育单位:合肥齐民济生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Q068A×Q554C
特征特性: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26.2d。苗期半直立,生长势强,茎秆粗壮,叶色中绿,裂叶,叶缘波状,蜡粉少。花瓣黄色,籽粒黑褐色。株高156.4cm,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5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5个,每角粒数23.89粒,千粒重3.28g。菌核病发病率27.86%,病指17.86,病毒病发病率6.68%,病指4.17,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3%,饼粕硫苷含量16.40微摩尔/g,含油量40.86%。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国家长江下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2.5kg,比对照品种增产6.0%;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7.9kg,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4.5%;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85.2kg,比对照增产5.3%,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0.7kg,比秦优10号增产6.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淮河以南的半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9
品种名称:国华油1208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2-58×U1-4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25.5d,与对照秦优10号相当。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淡绿,无蜡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长度中等,较宽,侧叠状,籽粒黑色。株高159.5cm,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0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84.9个,每角粒数21.58粒,千粒重3.77g。菌核病发病率20.62%,病指10.00;病毒病发病率6.59%,病指3.46,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2%,饼粕硫苷含量21.46微摩尔/g,含油量41.74%。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1.6kg,比对照减产0.3%;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8.2kg,比对照秦优10号减产0.1%;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74.9kg,比对照减产0.2%;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9.7kg,比秦优10号增产5.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上海,浙江,安徽淮河以南的半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0
品种名称:双油19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68A×R279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244d,与秦优7号相当。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深绿色,叶被有蜡粉;春季返青快,茎秆粗壮,籽粒黑褐色。株高156.3cm,一次有效分枝数7.8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82.2个,每角粒数25.47个,千粒重3.19g。菌核病发病率9.96%,病指7.43;病毒病发病率0.29%,病指0.55,低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芥酸含量0.8%,饼粕硫苷含量24.68微摩尔/g,含油量43.92%。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油量96.37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11.6%;2011-2012 年度续试,每 667m2平均产油量89.54kg,比秦优7号增产3.2%,两年区试每667m 平均产油量92.96kg,比对照品种增产7.4%。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油菜籽产量199.3kg,比秦优7号增产4.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山西运城,甘肃陇南的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1
品种名称:陕油803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ZS09A×SH11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3.6d。苗期半直立,叶片裂叶型,叶缘锯齿状,顶叶大而圆、无蜡粉,少刺毛,叶脉明显。花瓣黄色,长度中等,较宽,侧叠状,籽粒黑褐色。株高166.5cm,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29.4个,每角粒数21.54粒,千粒重3.13g。菌核病发病率 7.48%,病指4.93,病毒病发病率0.29%,病指1.40,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24.22微摩尔/g,含油量41.32%。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30.6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2%;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218.5kg,比秦优7号增产7.1%;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224.6kg,比对照增产7.6%,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0.7kg,比秦优7号增产4.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山西运城,甘肃陇南的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2
品种名称:陕油107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Z066A×1039C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3.7d,与对照秦优7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绿色,裂叶3~4对,叶缘波状,叶片无蜡粉、少刺毛。花瓣圆形,黄色,侧叠,籽粒褐色,圆形。株高150cm,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5个,每角粒数23粒,千粒重3.53g。菌核病发病率9.57%,病指6.96,病毒病发病率0.20%,病指0.19,中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17.42微摩尔/g,含油量42.53%。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22.9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4.4%;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222.1kg,比秦优7号增产6.0%;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222.5kg,比对照品种增产5.2%;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2.6kg,比秦优7号增产5.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山西运城,甘肃陇南的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3
品种名称:秦荣3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YD105A×Cy800
特征特性:甘蓝型弱冬性化学诱导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3d,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1d。子叶肾脏型,裂叶型,叶绿色,叶缘近齿状,茎秆微紫,角果微紫色,籽粒黄褐色。株高137.8cm,一次有效分枝数9.1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83.0个,每角粒数23.5粒,千粒重3.17g,菌核病发病率16.0%,病指13.64,病毒病发病率1.7%,病指1.55,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20.31微摩尔/g,含油量48.26%。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1.0kg,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5.7%;每667m2平均产油量97.27kg,比对照增产5.4%;2011-2012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200.1kg,比秦优7号减产4.5%;每667m2平均产油量96.31kg,比对照增产5.7%。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200.6kg,比对照品种减产5.1%;每667m2产油量96.79kg,比对照增产5.5%;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5.2kg,比秦优7号减产3.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山西运城,甘肃陇南的冬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4
品种名称:青杂10号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900A×1231R
特征特性: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185.4d。幼苗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绿色,叶脉白色,叶柄长,叶缘锯齿状,蜡粉少,苔茎叶绿色、披针形、半抱茎,叶片无刺毛,花黄色,籽粒黑褐色。株高168.8cm,一次有效分枝数5.6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12.0个,每角粒数20.08粒,千粒重3.43g,菌核病发病率4.81%,病指3.45;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指均为0,中感菌核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15%,饼粕硫苷含量20.55微摩尔/g,含油量41.51%。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国家冬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18.8kg,2011-2012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68.1kg,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143.4kg;2011-2012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15.3kg。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福建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部作早熟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5
品种名称:青杂11号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105A×1186R
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95~140d,与对照青杂2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深绿色,裂叶2~3对,叶缘波状,蜡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平均株高178.5cm,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5.1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06.4个,每角粒数26.7个,千粒重3.82g。菌核病田间发病率15.98%,病指8.70,低感菌核病,抗倒伏。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19.51微摩尔/g,含油量48.97%。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国家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油量140.5kg,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10.8%,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油量125.6kg,比青杂2号增产9.0%,两 年 每 667m2平 均 产 油 量 133.1kg,比 对 照 增 产9.9%;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油量102.3kg,比青杂2号增产10.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青海、甘肃低海拔区及内蒙古、新疆春油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16
品种名称:赣油杂6号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G5034AB×浙油5002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7d,比对照中油杂2号晚熟1d。苗期半直立,叶深绿色,有蜡粉,叶片长度中等,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波状。花瓣黄色,侧叠状,籽粒棕黄色。平均株高168cm,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5.5个,每角粒数20.2粒,千粒重3.64g。菌核病发病率8.90%,病指6.36,病毒病发病率0.84%,病指0.67,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17.56微摩尔/g,含油量45.72%。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油量74.59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2.2%。2010-2011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油量82.32kg,比中油杂2号增产9.4%,两年区试每667m2平均产油量78.41kg,比对照增产10.7%,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50.9kg,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6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湖北、湖南、江西油菜区种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