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勇 杭州市上城区清波望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 杭州310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以第L4-5 和S1 多发。具有劳累受伤和骨骼软组织退化的共同特点,症状复杂难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笔者自1990年起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按逢3进2方法选择治疗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1.8±8.9)岁;平均病程(1.1±0.6)年;首次发病25例,多次发病17例;单纯L4~5突出21例,L5~S1突出14例,L4~5合并L5~S1突出7例。按逢3进1方法选择对照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2.17±9.2)岁;平均病程(1.2±0.7)年;首次发病13例,多次发病8例,单纯L4~5突出11例,L5~S1突出7例,L4~5 合并L5~S1 突出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椎间椎盘突出个数及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1-2]①主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达小腿后外侧或足跟、足背、足底,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麻木,少数患者有马鞍区皮肤麻痹症状。②病程较长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皮肤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③脊柱侧弯,椎旁压痛、放射痛阳性,直腿抬举试验阳性。④CT或MR显示有一个或多个椎间盘膨出、突出或变异,相关椎间隙变窄,侧隐窝及神经根受压。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第4项影像学标准加上前述3项中任何一项者。②年龄30~60岁,性别不限。③首发或复发均可,但近期未进行药物及相关系统治疗者。排除严重受伤、有心脑血管、肝、肾等疾病、精神病及多种药物过敏史者。
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片25mg、弥可保片0.5mg、维生素B1 片10mg,口服,1天3 次。治疗组予综合疗法,包括腰神经根封闭、牵引、推拿整骨手法治疗和针刺治疗。两组疗程3周。
2.1 腰神经根封闭 患者俯卧,患部常规消毒,取地塞米松注射液5mg、2%利多卡因注射液4.0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用7号长注射针头(长约10cm)在病变的椎间盘上椎体棘突点上缘向患侧旁开大约4.5cm 处垂直进针,当针头碰到抵抗,触及腰横突后退针1cm,然后改向,针尖向内向下约成30°,再次进针。当针尖达椎间孔及神经根袖附近时,患者多会感觉沿神经走向分布区向下肢放射的疼痛或麻木感。此时回抽无血,即固定针头,缓慢推注药液。
2.2 牵 引 完成注射后患者平卧5min,即可使用电子牵引床进行骨盆牵引。牵引力控制在患者体质量的70%左右,牵引时间20min左右。牵引期间根据反应,酌情调整牵引力或间歇放松1~2min后继续牵引。
2.3 推拿整骨手法治疗 牵引后进行手法治疗。直腿抬举并过伸30 次。斜扳手法1 次。腰过伸1 次。屈膝曲髋挤压1次及牵拉蹬脚动作10次。
2.4 药物治疗 手法完成后即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维生素C注射液2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连用3天。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少走动。
2.5 针刺推拿 第4天开始,行腰、臀、下肢部位拔罐和针刺推拿。取穴: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太冲等。每次留罐10min,留针15min。辅加红外线局部照射。推拿主要采用点、按、揉、滚手法,放松疏通腰腿经脉。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举达70°,能恢复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能无改善。
3.2 临床疗效 治疗组42例中治愈14例,如转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21例中,治愈3例,如转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腰突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素问·刺腰痛》有“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得仰俯,仰侧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论述。《诸病源侯论·腰脚疼痛侯》曰:“肾气不及,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侧肾虚,虚侧受于风冷,风冷于正气相交,故腰脚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中医治疗痛症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现代医学[3]认为,腰突症产生的原因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使相邻的血管、神经根、脊髓等受刺激和压迫。造成局部供血不良和缺氧,进而造成急性水肿。而水肿又进一步加深了血供障碍和毒性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形成疼痛的恶性循环。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牵引、推拿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脊柱组织的病理关系及位置,减轻椎间隙的压力,解除组织压迫。推拿、牵引、针刺、拔罐疏通关节肌窍。选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诸穴,打通肾督之脉、活血化瘀、疏导膀胱经脉瘀阻。辅以利多卡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C 注射液、维生素B12 注射液等分别局部封闭和静脉滴注,可以促进微循环和病变区域功能恢复,加快毒性物质的吸收和排泄,消除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1]王海泉.腰间盘突出症的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4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姚新苗,章明,季秋建.腰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经验及机理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