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民
(新疆伊宁卫校 新疆伊宁 835000)
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的研究
李裕民
(新疆伊宁卫校 新疆伊宁 835000)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中专学生的篮球运动参与,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本文将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卫校学生为样本,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其参与篮球运动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中提供的参考依据经过逻辑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水平总体情况较好,并在篮球运动中体现出来较强的求胜心和较为坚韧的意志品质。研究过程发现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不同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所体现的篮球参与动机存在较大差别,便针对这些差别在经过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动机 体育动机 篮球运动 伊宁卫校
篮球运动是一项技巧与力量、集体与个人智慧相结合,高强度激烈对抗的体育竞赛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篮球运动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参与性、竞技性、趣味性、应变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现如今中职院校学生学业压力普遍升高,难免会受到多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这对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是严重不利的。篮球运动能舒缓学习压力,而健康的竞争环境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力、适应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好的调整、维护。同时,篮球是集体项目的杰出代表,能有效地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使参的人能够正确处理及理解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不仅能有效促进中职生的身体机能发展,而且还起到调节心理平衡的作用。
而如何根据他们的需要,利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感受参与运动的乐趣,提学生运动参与动机,对于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压力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知道学生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源自于内部,而我们能够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使学生发现体育运动自身所具有的魅力与价值,相信自己有能力参加体育活动,超额的体验到成功与失败本身所蕴含的乐趣——“挑战”,能够长期的促进学生自主的参加体育活动,使其从体育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
因此,了解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的现状,并加以培养和激发,必将对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篮球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目前,国内外对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很多,我国已有的运动参与动机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侧重于优秀的运动员,而对中专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的现状,找出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促进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篮球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表1 伊宁卫校学生喜欢篮球运动情况统计表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体育动机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一定的体育动机驱使着学生的一切体育活动,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喜爱的程度受到体育动机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忍耐痛苦和挫折的限度。良好的体育动机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的前提条件。
Motive为动机的英文,可以看出此单词在字面上有动的含义。动机的一般定义在心理学中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机体的需要和外界诱因相结合而产生了动机。动机产生的基础是需要使人产生欲望与内驱力。内驱力是无指向性的一种力量,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就是诱因了,结合内驱力和诱因便产生了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动机行为。动机产生依赖的两个主要条件:(1)内在条件,即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个体需要,身心因为失去平衡而紧张状态或感到不舒服的现象产生。内部需要能产生欲望和推动行为的力量,引起人的活动;(2)外在条件,即个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社会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外在条件和内部状态相互影响便形成行为的动机,动机与活动相结合从而导向动机性行为。
动机的分类有:生物性动机(也称原发性动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也称习得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卑劣的、高尚的动机;概括的、长远的、短暂的、具体的动机;次要动机和主导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动机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带着某种动机的有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对那些与动机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从而激发有机体去从事某种反应和活动。(2)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变成了动机。(3)维持和调整功能。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某种目标。
图1 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结构图
体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体育运动领域的动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运动员、体育活动参加者和从事体育学习学生。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领域的实践表明研究运动动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动力,具有启动人的行为,并使其以一定强度在运动中保持的特性。
研究得对象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抽取了一共200名参与过篮球运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女生各100名,初中、高中学生各100名,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8份,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8.5%。
调查显示,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有71.3%。其中,男生喜欢篮球运动的有88.2%,女生有58.2%,男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好于女生,并且差别较明显。(见表1)
根据调查问卷关于参与篮球运动动机设置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选取主要因素,共获得9个因素,根据各因素所包含的内容对因素类别进行命名。得出了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结构。(如图1)
通过调查显示,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动机的排序为增强体质>减压放松>交友>项目特质>刺激娱乐>技能发展>自我完善>展示自己>追求卓越。(见表2)
表2 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动机的排序统计表
内容主要是为了减轻学习压力、调解枯燥的学习生活、发泄心中的不满、使身心健康成长的动机,题目主要表现为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因此命名为“减压放松”因素。
主要是为了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篮球技术、引起别人的关注、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因此命名为“展示自我”因素。
主要指篮球专项的学生梦想成为职业球员、篮球明星、篮球巨星,参加更多篮球比赛,从而梦想将来能在篮球上获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命名为“追求卓越”因素。
主要是通过打篮球抵制疾病、促进健康、增强体力、促进身体发育、保持良好身材,使自己健康成长。因此命名为“增强体质”因素。
主要指通过学习篮球技战术、使自己的篮球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在篮球运动技能水平上得到发展。因此命名为“技能发展”因素。
主要为了培养自己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感,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挑战自我,使自己表现更加全面,通过打篮球不断的完善自己。因此命名为“自我完善”因素。
首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卫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是由9个因素构成的,构成动机因素具有多样性。其次,在比较不同性别参与动机的差异发现:“刺激娱乐”、“交友”、“展示自我”、“追求卓越”、“技能发展”、“项目特质”6个因素上存在很大差异,男生明显强于女生;“减压放松”、“增强体质”2个因素上女生强于男生。最后,在比较不同篮球技能水平参与动机的差异发现:“刺激娱乐”、“交友”、“展示自我”、“追求卓越”4个因素上提高者参与动机强于初学者;“减压放松”、“技能发展”、“自我完善”3个因素上初学者参与动机强于提高者。
经研究发现,女生参与动机明显低于男生,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大多女生不愿参与到运动中,怕影响自己的淑女形象,所以老师及家长应该加强对女生的思想教育,鼓励女生多参与体育活动,学校应该规定有利于女生健康的体育项目必须参与,通过教育和督促提高她们的参与动机。
篮球运动越来越大众化,学生是篮球运动参与中的一个比较庞大的队伍,经调查,在学校很多学生因为篮球技能较差而自卑。要改变这种思想,我们除了要教育他们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帮助他们提高篮球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学校应多开设篮球技能培训班,不定期的举办篮球赛,使学生互相学习运动技能,更好的达到共同进步。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0-122.
[2]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48-49.
[3] 毛志雄,张力伟.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4(10):134-136.
[4] 陆海英.对株洲市城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1):22-28.
[5] 周喜华.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初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2005(4):34-37.
[6] 张力为,任为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4-67.
[7] 薛岚.论篮球运动的健身功能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7):566-568.
[8]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5-132.
[9]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41-42.
[10]张力为,任为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4-67.
[11]何艳芳.全民健身运动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3):33-35.
[12]杜国如.对我国不同人群体育健身分类指导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2(2):47-53.
[13]张淼.昆明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14]黄文祥.足球选手参与动机之研究[M].大专院校体育学术研讨会专刊,1998:17-25.
G8
A
2095-2813(2013)09(c)-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