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难的记忆

2013-01-17 16:07叶竹盛
南风窗 2013年13期
关键词:先知长卷张良

叶竹盛

《汶川地震168小时》
张 良 著
凤凰出版社2013年5月版

2013年4月20日,距离汶川不远的雅安发生地震,此时《汶川地震168小时》正在印刷厂的流水线上印装成书。相距5年的两场地震以这种方式相遇了。这个巧合给人们提了个宿命般的醒:“不要忘却啊,不要忘却!”这句话醒目地印在了张良这本书的书名下。

有些大灾难进入了人类的共同记忆,就像大洪水、大屠杀、大瘟疫等等;而有些灾难则被刻意隐瞒、曲解,被遗忘,或是留下虚假的记忆。比灾难更难以承受的是遗忘。但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记住灾难?

翻开《汶川地震168小时》之前,我对于那场地震的记忆和大多数人一样,多是来自媒体和网络的信息。地震被量化成了一个个数字:死伤人数、经济损失、捐款数额……或转化为一个个质疑:豆腐渣工程、救援不专业、捐款使用不透明……当然还有各种激动人心的口号:众志成城、八方支援、多难兴邦……

记住数字,我们惊叹灾难的破坏力,感慨人类的渺小,可能会陷入绝望;记住质疑,我们愤慨天灾竟也不足以涤荡人性的丑陋,继而在悲痛之后陷入愤怒;而记住口号,或许会让我们一时感到振奋,然而就像独自走夜路时高歌壮胆一样,恐惧却从未真正消除。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灾难?只有当我们知道记住了什么,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要记住。难道我们所能记住的只有绝望、愤怒和恐惧吗?这些不正是我们出于本能,费尽心思想要忘却的东西吗?

“它将记录爱,而不是灾难”——曾任《南风窗》副总编辑的张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汶川地震后,张良很快便决定要写一本书,记录这场灾难。他试图用这样的回答将这本书和其他对地震的报道和记载区别开来,以此打动有心人资助此书的写作。事后证明,这句话没能成就一份成功的“文案”,张良最终没有获得任何资助,但它却构成了这本书的灵魂。

3年多时间里,张良凭借一己之力,无数次在周五晚上从上海的办公室直奔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镇,采访两天后又赶着周一的早班飞机飞回上海。170多名亲历者向他讲述,200多个有名可查的人在他的书里出现,方圆2.5公里的映秀在他笔下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图》似的文字长卷。张良镜头式的叙述,让映秀的山、水、道路、楼房、面孔,全部呈现在了我面前。现场的声音、气味、颜色,乃至余震的晃动,都成了我阅读时真切的感受。

在这长卷上我读到了恐惧、慌乱、绝望、痛苦和懦弱,灾难面前,这些都是人们的本能反应。张良写道,“那些身处灾区的人虽然无法阻挡地震,但他们拒绝命运的完全安排。”在许多事情都显得无法抗拒的时代,人们凭借什么力量去抵挡命运?答案同样在这幅长卷上,在这本书试图真正记录的东西之上——那就是担当、责任和爱。这种力量,让人类即使身处大灾难中,也不至于陷入绝望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

5年前的那个全国默哀日,远在广州的我和同学们将蜡烛摆成512的形状,围在一起,朗读网络上找来的悼诗,几个女同學开始低声啜泣,我只是肃穆,没有落泪。5年后,捧着《汶川地震168小时》,我一口气读完,在默哀的烛光中没有落下的泪水落在了这本书的书页上。

书讯
《先知三部曲》
【波】伊萨克·多伊彻 著
施用勤等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1月版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尽的托洛茨基传记,由波兰思想家伊萨克·多伊彻依据大量可靠和翔实的资料并结合其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亲身体会撰写,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传记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
《历史意识与国族认同:杜赞奇读本》
张颂仁 陈光兴 高士明 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2月版
杜赞奇,印裔美籍历史学家、汉学家,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这是杜赞奇自选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文章结集再版,收录了5篇代表性文章。其中《复划符号:关帝的神话》一文,通过研究关帝神话的衰落和破灭过程、由清朝到共产主义革命的中国历史转型,揭示了在帝国政体中,神话与仪式作为一种交流手段的重要性。
《第七天》
余 华 著
新星出版社
2013年6月版
继《兄弟》之后,作家余华7年未有新长篇问世。这次出手自然变得万众期待。余华曾说:“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这本新作将在怎样的意义里描述这样的现实?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先知长卷张良
张良书法作品选登
春江水暖鸭先知
王克举油画长卷《黄河》
张良受书
《芝兰书画长卷》
《花卉昆虫长卷》
张良拾鞋
把你写进长卷
我不是什么先知
春天的小先知(外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