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远见】瘦身与直面竞争

2013-01-17 12:01
南方周末 2013-01-17
关键词:储物柜触觉瘦身

德国邮政美女员工

何蕴琪

鹅毛笔、亚麻纸、墨迹未干的信笺随着邮递员翻山越岭抵达另一扇心门,这样浪漫的情节在数字时代渐渐走远。在过去十年中,欧洲国家纷纷进行邮政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开放以前垄断专营的项目、引入市场竞争、吸纳民营资本、对臃肿得尾大不掉的老式国企进行“瘦身”,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德国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过去15年来,德国邮政“瘦身”成功,其拥有的29000家邮局缩水到剩下24家,减少了三个数量级,那可是动真格。其大部分的邮政业务都经由同其他“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完成,比如会在银行、便利店甚至是私人住家设立“摊档”,销售品种则扩展到DVD、雨伞、电话卡和玩具——听起来更像是士多店。从地主到租客的低调华丽转身,让德国邮政得以大幅减少成本,但仍保持每周六天、送达任何一个地址的邮递服务。

别以为把邮政大厦卖掉了,德国邮政就此衰落了。当德国邮政勇敢地丢掉了旧的躯壳,它的灵魂却获得了自由,它的触角反而伸得更远了。比如,德国邮政大力拓展了它的包裹配送网络,因而从日渐攀升的网络销售额中获得了可观的盈利增长。又比如仿效eBay,为自由撰稿人建立在线“网店”,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利润增长点。

配合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德国邮政让市民可以在手机中得到账单和包裹单,进而选择哪些是需要邮局打印或者配送。市民可以在虚拟邮箱中接受、贮存、整理各种账单,而不必逐个网站去查阅自己的手机和信用卡消费记录。这些措施,既方便了市民,让市民得到更个性化、更快捷、更称心的服务,又节省了纸张和处理的人工,并提升了流程的效率。

至于旧的邮箱服务也搞出了新意——邮政公司会让市民自行前往带锁的自动储物柜去取包裹,这些储物柜通常在车站等交通便利的地方,而储物柜的号码和开锁密码则会通过手机发送给市民。不但如此,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来购买虚拟邮票。这样的自助服务,等于让市民来承担一部分邮局的终端配送功能。

如果要对德国邮政的成绩追根溯源,则可以归因于1995年开始的市场化探索。在此之前,德国邮政以其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服务著称。其后,改成了国有控股公司,并于2000年上市,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在五六年间,德国邮政的专营范围一直在缩减,因而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尽管如此,就在这段期间,德国邮政成为营收超过430亿欧元的全球邮政业领头羊。

2002年,德国邮政完成了对美国快递公司DHL的收购,将美国人变成了自己的客户,当然了,也经由DHL得到了许多的中国客户。事实上,收购DHL仅仅是德国邮政将自己的视野和事业扩展到全球的第一站。在收购和整合了欧洲多个中小型物流公司以后,2005年,德国邮政又有一个大手笔,以36亿英镑收购英国最大的物流公司Exel,从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集团。

当然,德国邮政在新兴市场的表现也很踊跃,2004年,DHL就控股了印度最大的国内快递公司Blue Dart,而目前在建的上海运送中心,将成为DHL全球第四大运送中心。

可以说,在政府细心保护下,德国邮政却烂泥扶不上墙;反而是在减少了保护、直面全球竞争的情况下,却日益成为全球市场的王者。可见灵敏的市场触觉,不是靠权力垄断可以获得,事实上,在权力垄断下,德国邮政根本没有发展市场触觉的激励;也不是靠政府法例保护获得,事实上,在政府保护之下,德国邮政就成了被惯坏了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而当产权结构和激励变动之后,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德国邮政不仅没有垮,反而培育了灵敏强大的市场触觉。这样的佯谬,实在令人深思。

【点评者说】确实,德国邮政的成功转型破除了沿袭已久的许多谬误,如认为像邮政这样的“公营事业”,为了确保让全国每一个地方都能通邮等“普遍性服务”,必须授予其垄断专营权。事实上,这样做,只能阻扼国内邮递和物流产业的野蛮生长、自发“做大做强”的可能性,而通过权力垄断、打压竞争而形成的唯一巨无霸,一身痴肥,只能在国内横。这样以牺牲整个产业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短视行为,真正得益的是吃得满嘴肥油的邮政垄断利益集团。

猜你喜欢
储物柜触觉瘦身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触觉“空降”虚拟世界
井井有型
船内船外
高效储物柜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自助快递收取装置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
年后瘦身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