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育初
(浙江嵊州市东南路889号,312400)
1991年我在杂志上读到“间虫决定于幼虫数量与哺育蜂数量的比例(即虫蜂比例),而不决定于群势”。对虫蜂比的理解是:每个幼虫要多少蜂饲喂而又没有剩余哺育力。然而哺育蜂是无法人为识别的,笔者一直主张,以幼虫与巢内所有蜂之比。要知道虫蜂比首先要衡量蜂群中虫与蜂的数量,《刍议蜂群虫蜂比》一文说:若要计算蜂群中的幼虫,这倒还有办法,可以用5×5 cm网格来测量当时蜂箱中的幼虫近似数值对内勤蜂如何测量计数?笔者久思不得其解。
养过蜂的人都知道:蜂群的哺育力是随外界进蜜量在不断变化,油菜、刺槐流蜜,王浆产量猛增,蜜源结束,王浆产量明显下降,用“虫蜂比”是根本无法全面反映蜂群的哺育力。
笔者在《自然选择与蜂群的虫蜂比例》一文中指出,“虫蜂比”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在长期进化与适应的过程中,蜂、花在适应气候的前提下协同进化,要研究“虫蜂比”,也必须从此入手,只有这样,才会纲举目张,否则会偏离问题本质,几十年无进展。那么群势、进蜜量、温度与“虫蜂比”有什么关系呢?笔者通过40多年的养蜂实践,而非书上“虫蜂比”实验资料来证实虫蜂比与群势、温度、进蜜量的密切关系。
根据《蜂群生物学》中的表20数据资料整理,详见表1。
从穆札列夫斯基(1934)的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群势越大,虫蜂比越大,1脾蜂喂活幼虫越少,繁殖速度慢;4脾蜂群势虽1脾蜂喂活幼虫最多,繁殖速度快,但喂死比最高,达1只蜂0.34只虫。那么,随着群势的缩小或幼虫的增加(如多王群),喂活率下降与喂死率上升,对群势的增长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是今后研究“虫蜂比”必需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
表1 不同群势加入相同幼虫统计育出蜂蛹数
根据《蜂群生物学》中表11数据资料整理,见表2。
表2 不同饲料量泌蜡与育虫量
从塔兰诺夫(1936)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1)在群势相同时,喂糖量决定育虫量,第8组1只老蜂育虫2.6只,而第1组育虫0.9只,达2.9倍之多。(2)大家都认为蜜蜂得到营养越多,泌蜡越多。第8组每只幼虫得蜡量超过第1组,也就是说育虫质量不低于第1组,但要得到证实必须测工蜂初生重。
根据《数控养蜂法》中表7数据资料,见表3。
杨多福(1978)的实验说明:
(1)不同保温方法可能产生不同巢温及不同的虫蜂比,保温越好巢温越高,每只蜂哺育幼虫越多,然而当超过1只蜂育0.65只幼虫后,育虫越多,繁蜂速度反而越慢。
(2)E组5月17日2.5脾蜂,6脾子,到6月10日为24天,按老蜂死去一半,尚存1.25脾蜂,应有蜂6×5000÷2000+1.25=16.25脾蜂,然而实际只有5脾蜂,11.25脾蜂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巢温一直太高,工蜂寿命大大缩短;二是每只蜂育虫1.71过多,途中饿死(13-4)÷13×100%=69%,超过喂活成蛹变蜂,而且这些新蜂体质弱,所以繁蜂极慢。
表3 不同保温方法对蜂群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常有蜂友问我,1只蜂最多能育多少虫(也就是虫蜂比)?几十年来,我场5月上旬平气温在19~20℃,十分适宜蜂群繁殖,有少量进蜜(在南京有少量刺槐、在浙江老家有柑橘),脾口会发白,有赘蜡,蜜不压子圈。这时1~3脾交尾成功的蜂群,通常2~3成蜂能培育8成子,封盖子连片无间虫(拖虫),幼虫浆足,大幼虫色泽鲜艳,是全年群势发展最快的阶段。经过长期观察与计算:1张脾2成蜂为2500×0.2=500只,有虫为6800×0.8×2/7=1554只,这时每只蜂育虫可达1554÷500=3.1只虫。如果1只蜂育4只虫,脾上就不足1.6成蜂,我几十年还没有观察到。
上述1只蜂育3.1只虫是E组1只蜂育1.71只虫的3.1÷1.71=1.8倍。按“间虫决定于幼虫数量与哺育蜂数量的比例(即虫蜂比例),而不决定于群势”这一定义,那么这些交尾成功蜂群会出现严重的拖虫现象,群势发展应该十分缓慢,然而观察到的事实却相反,蜂群根本没有拖虫(即间虫)而是发展很快。这是适宜温度、外界有蜜、群势小、新王产卵率高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进蜜量、群势、巢温等控制着虫蜂比的变化,用“虫蜂比”来表达蜂群哺育力是根本行不通的,更何况现有的饲养管理水平,根本无法做到蜂群既能喂好幼虫又没有过剩哺育力,做到蜂群能育多少子就让蜂王产多少卵。要调节虫蜂比例,使幼虫数与哺育蜂数之比处于最佳。人们还不竟要问:用什么方法知道蜂群能哺育好多少蜂子?一天能够测得多少蜂群的“虫蜂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