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特约记者 萧 萧 德国联邦国防军8日在北部港口将“爱国者”防空导弹装船运往土耳其,开始“扩大海外派兵的重要一步”。对于德国的海外派兵行动,韩国《朝鲜日报》评论称,这代表着德军影响力逐渐扩大,将有可能填补美军战略收缩留下的空白。德国总理默克尔甚至表示:“德国的海外派兵地区很快会遍布整个世界。”然而一直秉承和平主义的德国重新加强军事地位,也引起世界各国和德国国内的警惕。 德国《焦点》周刊8日报道,德国联邦国防军支援土耳其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当天在德国北部吕贝克-特拉沃明德港开始装船。同时装船的包括300辆军车、130个满载军事装备的集装箱和170名官兵,预定于21日运抵土耳其。德国国会以461票赞成、86票反对的结果批准德军此次海外任务。德国防长德迈齐埃表示:“德国此前一直在盟国的保护下得到实惠。现在到了由我们展示能力的时候。” 德国媒体普遍将此举看成“德国扩大海外派兵的标志”。“德国之声”回顾称, 二战后,当时的西德政府多次重申永不再发动战争,向海外派兵的想法更是极少被人提及。东西德统一后,德国逐渐开始参与北约框架下的境外活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德国应美国请求,首次派出18架战机参与后勤支援任务,可算作德国海外派兵的“试水”。2001年“9·11”事件后,德国派出3000多名士兵前往阿富汗,进一步扩大出兵范围。去年8月,德国宪法法院最终决定在反恐等紧急状况下允许进行军事作战,扫清海外派兵的幛碍。 至今德军仍在全球10多个热点地区执行任务,据《南德意志报》披露,在阿富汗反恐前线,德军是除美英之外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交战最多的外国军队。为实现军队现代化和专业化,德国国防军已取消义务兵役制,将总兵力由25万人减至18.5万人,其中17万为职业军人。《朝鲜日报》称,当前美国为牵制迅速崛起的中国,将关注焦点转移到亚太地区并削减欧洲驻军规模,这也为德国加强军事地位的主张提供了理由。汉堡欧洲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埃尔哈特认为,德国政府正通过海外派兵,试图扩展自己的海外行动空间。 随着德军走向全球,德国制造的军事装备也开始向热点地区出售。原本按照德国法律规定,不能向正在发生战事或者存在战争风险的国家出售武器。但2012年沙特以超过20亿欧元的天价,向德国购买300辆最新“豹2A7+”主战坦克,让德国军工系统“喜上眉梢”。 不过德国打破惯例,向动荡的中东地区出售军火的做法也引起德国舆论的担忧。《明镜》周刊质疑,德国军事政策“说一套,做一套”,嘴上倡导和平政策,但频繁参与海外战争和借机大卖军火。德国联邦经济部公布的最新军火出口报告指出,2011年德国军售零散订单增幅达14%,约为6.6亿欧元。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称,一直奉行和平主义的德国开始逐渐加强军事地位,其目的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德国反对党也要求,在海外派兵问题上不应该给执政者太多的回旋余地。▲